這幾年屢屢感受到好萊塢創作力的下降,漫威不停翻車,享譽盛名的老導演們大多端不出新菜,續集電影,老片翻拍,前傳外傳一拍再拍(若是自己執導,通常都在砸前作的招牌),新意不說,敘事能力不如過往,也不足以回應當前世代的議題和人心。這幾年交出成績,支撐起好萊塢這塊招牌的,似乎都以外籍導演居多,如讓《銀翼殺手》、《沙丘》重生的魁北克導演丹尼‧維勒納夫,讓艾瑪史東憑藉《可憐的東西》拿下第二座小金人的希臘導演尤格‧藍西莫,輪流得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墨西哥三傑伊納利圖、戴托羅和艾方索柯朗,更別說還有奉俊昊、趙婷等,及許許多多自小在多元文化下成長的亞裔導演。
今年(2024)得到坎城金棕櫚的《艾諾拉》(Anora),是自2011年泰倫斯·馬利克的《永生樹》之後,睽違十三年才再站上坎城殿堂的美國電影。
雖說是美國電影,聚焦的卻不是美國主流文化,說的也不是happy ending有夢最美的美式童話。女主角艾諾拉(Anora)是俄裔移民第三代,布魯克林區的性工作者,父母離異另組家庭,只剩姊姊同住一個屋簷下,卻相敬如冰,習慣以艾妮(Ani)取代原本不夠美式的名字。兩位男主角都是俄羅斯人,一個是不知錢從何而來也不管錢往何處去的富豪之子,一脫離父母眼皮就日日買春嗑藥醉酒度日,一個是同在美國載浮載沉專聽使喚出拳頭維生的打手。另外兩個戲份也不少的富豪手下,則是現實中長年作為俄羅斯後院的亞美尼亞人。這個號稱是全世界第一個以基督教為官方信仰的虔誠國家,俄國老大一通電話,小老弟立馬緊張的教會也待不住,進行到一半的洗禮儀式不管不顧就奪門辦事去。
幾個角色的背景設定,劇情中看似無關宏旨的細節,就把移民處境、俄羅斯和美國、俄羅斯和周邊國家的權力關係,以及極端貧富差距(美俄皆然),刻劃出來了。
儘管設定上仍有些許刻板,主題也算不上新穎。但《艾諾拉》最令人著迷的,是當中所有角色都很鮮活,不是為服務情節需要而存在,是真真實實活在這個世界不同角落,充滿生命力的人。這是導演西恩‧貝克(Sean Baker)作品顯著的特色,也是他的長處。除了展露對弱勢群體的關注,貝克和其他有相同關懷的導演不同,他像一台攝影機,隨著時間留下悲,苦,也留下喜。或者說他更在乎,彷彿不由自主地,對那種喜,有一種從內心油然而生的欣賞。
固然現實中不被待見,缺乏話語權,但悲情往往是一種由上而下的觀看,於他們而言,日子大部分還是快樂的,身上有一天的錢,就過一天快樂的日子。何謂好,與不好,只是主流世界的單一認定。而貝克的電影正拍出了,那種無關貴賤,但凡生而為人,就值得崇敬與頌讚的生之活力。
我最佩服的是,貝克沒有為了讓大家認同艾諾拉,與艾諾拉共情,就把她神聖化,給她不符合性格一致性的正面形象,去描述她多善良還是多樂於助人(尤格藍西莫在《可憐的東西》就是這樣處理貝拉)。艾諾拉的性格是連貫一致的,即使處境有變,也未曾違背。她看重錢,需要錢,因為錢去愛,因為錢而快樂,同時也以錢為武裝,去掩飾自己更細膩的感情。當面臨富豪讓她破產、毀掉她一切的威脅,她話縱然說的再有理再傲氣,也終究要為現實低頭。她本來有的當然不多,你以為她敢背過身,就做好豁出去的準備。但沒有。她只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女孩,無論從現實考量,還是她的身分,所受的教育,都沒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足以支撐她成為讓觀眾感到大快人心的烈士。她明白自己注定是這場遊戲的輸家,世界不會讓她爭取到什麼,也不會因她改變什麼。
這是《艾諾拉》的好。艾諾拉所有的反應和對話,都以不言明的方式,反映著她的人生,過往到現在,訴說著她所經歷的,不論是產業歧視,還是階級、性別的不公。
當她斬釘截鐵的指控,伊格的眼神是「強暴的眼神」,並不是刻意的汙衊,不識好歹,抑或故意說反話。這句話反映的是她對男人的不信任,和自有身體記憶以來,男人們對她展現的赤裸的慾望(無論是因為她的工作,抑或可能的童年經驗,還是美貌招致的效應)。所謂愛,在她的字典裡,都是貪妄性,而性裡面,無論意願和經驗誰更豐富,終究都是父權力量的展現。沒有真正的尊重,沒有真正的愛護。
所以當伊格為自己辯解,他沒有想要強暴她,艾諾拉只是惡狠狠地說,那是因為你是「娘砲」。如此尖銳,刺傷的不是對方,而是直指向自己的內心。這就是她所理解的男性面貌,她所理解的男女關係。甚至到最後,還是用自己的身體,去回報別人的善意,那是她看似繁華卻蒼白的生命裡,唯一懂得的,也是最令人心碎的一刻。
當然若論缺點,貝克的作品還是有不盡寫實,過於浪漫的部分,如《歡迎光臨奇幻城堡》描繪的弱勢家庭母女,其中的媽媽們,各個都非常盡責的照顧、愛護孩子,媽媽在外頭再怎麼跟人衝突,孩子在外頭再怎麼惹事,回到家都是一片祥和,彷彿他們唯一面對的問題只有窮,而窮帶來的影響只展現在大人付不出房租、小孩買不起冰淇淋上,此外無他,親子間既沒有矛盾也沒有隔閡。《艾諾拉》裡,失去王子的女主角,身邊就出現另一個真心關愛她的男人,默默在一旁支持守護,還正人君子的不得了。只能想,或許導演還是有類型上的考量,適當加入通俗的元素,確實會讓一般觀眾的接受度更高。
瑕不掩瑜。貝克的幾部作品,已經證明他不是浮皮潦草跟風政治正確的投機者,他有真實的理解和關懷,也才能充分掌握好人物的塑造,讓大家自然而然的認同角色,甚至不負責任的富豪之子、作為反派的富豪手下,都有極其人性、貼近內心的一面。
《艾諾拉》是貝克的第八部長片,算是集大成之作。非常期待他之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