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的嘴從出生起就與眾不同。
他的嘴巴天生旋轉了90度,閉合時不是上下,而是左右。巨大的嘴唇垂直於地面、像一根柱子豎立在他的臉上。這樣的生理特徵讓他在出生的那一刻,便成了眾人注目的焦點。
牙齒的秘密
法蘭克的牙齒並非普通人的排列方式。牙齒的生長方向與嘴巴的閉合方式一致,呈現垂直排列,像一排尖銳的微型刀片。不僅如此,他的牙釉質極為堅硬,像動物的齒骨般,能承受強大的咬合力。他的牙齒還擁有自我修復的特性,細小的裂痕會隨著時間自行修補。
科學家後來分析發現,他牙齒的結構中含有一種獨特的無機晶體,能在極大壓力下保持穩定,並釋放出微弱的能量。這種能量讓他的牙齒可以輕易切斷纖維狀物質,甚至能咬開堅硬的材料。
在村子裡,法蘭克的嘴巴成了孩子們嘲笑的對象。
「你的嘴巴是故意這樣裝飾的嗎?」 「你咀嚼時會不會很奇怪啊?」 每一句話都像刀子一樣刺進他的心。
母親總是細心地為他準備柔軟的食物,避免他因咬合方式異常而受傷。但法蘭克並不感激,他總覺得母親的呵護更像是在提醒他自己的缺陷。
有一次,他在家附近的樹林裡玩耍,無意間發現,自己的牙齒能輕鬆咬斷粗大的植物纖維,甚至像切豆腐一樣切開木枝。他嘗試用這項能力幫助母親做家務,比如咬斷繩子或切開蔬菜,卻遭到了制止。「不要亂用你的嘴,」母親嚴厲地說,「這只會讓人覺得你更奇怪。」
從那天起,他開始隱藏自己的能力,但他內心深處,知道這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
長大後,法蘭克搬到了城裡。他想掙脫村莊的嘲笑與排擠,過上屬於自己的生活。然而,無論到哪裡,他的嘴巴依然吸引著異樣的目光。工作面試時,面試官總是忍不住問:「你的嘴巴不會影響工作吧?」
他每次都點頭,回答:「不會影響。」但他內心深知,自己的外貌使他在社會中難以被接受。
他找到了一份圖書館的管理工作,這份工作安靜且不需要太多的人際交流。在一次圖書館的公共活動中,一位母親帶著哭鬧的孩子來到圖書室。法蘭克無意中發出了那種特殊的低頻聲音,孩子竟然安靜下來,甚至露出了笑容。母親滿是感激地說:「你的聲音真讓人放鬆,孩子好像聽懂了什麼。」這讓法蘭克第一次感到,自己的特殊能力或許能給人帶來價值。
法蘭克決定進一步挖掘自己的能力。他學習聲音共振的原理,並結合自己的嘴巴構造,開發出一種專注治療的方法。他的音頻能夠調節人們的情緒,幫助緩解焦慮、失眠,甚至提升學習專注力。
同時,他發現自己的牙齒能力也能應用在藝術創作中。他開始雕刻纖維和木頭,用牙齒切割出精美的細節。他的雕塑作品逐漸引起注意,甚至在藝術界小有名氣。人們稱他為「雙重藝術家」——他的聲音療法和雕刻作品同樣令人讚嘆。
然而,法蘭克心中仍有不安。他時常懷疑,人們關注的,是他的才能,還是他的外表異樣。
歲月在法蘭克的臉上刻下了皺紋,但他的嘴巴依舊堅硬有力。他開始教授年輕一代的聲音治療師與雕刻家,分享自己的經驗與理念。有一天,一位學生問他:「老師,如果你能選擇一個普通的嘴巴,你會改變嗎?」
法蘭克沉思了一會,微微一笑:「如果沒有這樣的嘴巴,我或許就無法感受到生命的多樣性,也無法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那一刻,法蘭克終於與自己的特異完全和解。他明白,嘴唇如柱的他,雖然與眾不同,但正是這份不同,讓他擁有了與眾不同的生命旅程。
嘴之柱法蘭克的一生,如他的名字般充滿力量與獨特。他的牙齒和嘴巴,賦予了他無與倫比的能力,也讓他在這條人生道路上綻放出無法被取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