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枝能打穿盾牌嗎?(三)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GATE奇幻自衛隊」用盾的主要是步兵,因此這裡主要列出東西方步兵常用盾牌類型。

1.阿斯庇斯盾

一種古希臘重裝盾,主要由古希臘重裝步兵所使用。主體為木質,外層和盾沿用青銅裹覆。盾沿有一個握把,方便士兵持盾。

當然,能叫做重裝盾,其重量也達到驚人的8-15公斤。因此,他更多是用於組成盾牆這樣的防禦隊形,而不是進行機動作戰。

2.小圓盾

一種小型盾牌,全金屬製造。

其攜帶方便,但表面積過小,難以有效防禦投射物,通常用於重擊武器較難攻擊卻無法被盔甲保護的身體部位,如鼻子、腋下等。

3.藤牌

以藤製作,較大部分盾牌輕便,易於攜帶,中等防禦刀劍的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亦幻亦真百科
2會員
383內容數
虛幻與現實的交織,聊聊虛幻幻與現實的那些事
亦幻亦真百科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近年來,台灣的科技產業在全球舞台上越來越受到關注。從半導體到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再到多功能機器人和無人機的發展,我們正見證一場前所未有的技術變革。今天,我們就來聊聊2025年台灣最熱門的科技趨勢,看看這些技術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AI代理(AI Agent):不只是工具,更是夥伴 提
2025/04/28
近年來,台灣的科技產業在全球舞台上越來越受到關注。從半導體到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再到多功能機器人和無人機的發展,我們正見證一場前所未有的技術變革。今天,我們就來聊聊2025年台灣最熱門的科技趨勢,看看這些技術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AI代理(AI Agent):不只是工具,更是夥伴 提
2025/04/25
一部改變人類宇宙觀的傳奇望遠鏡 1990年4月24日,一個改變天文學歷史的時刻——哈勃太空望遠鏡搭乘「發現號」太空梭升空。35年後的今天,這部傳奇望遠鏡依然在為人類揭示宇宙奧秘。為慶祝這個特別的生日,NASA剛剛發布了四張令人屏息的新影像,從火星表面到遙遠星系,帶我們展開一場橫跨宇宙的視覺之旅。
2025/04/25
一部改變人類宇宙觀的傳奇望遠鏡 1990年4月24日,一個改變天文學歷史的時刻——哈勃太空望遠鏡搭乘「發現號」太空梭升空。35年後的今天,這部傳奇望遠鏡依然在為人類揭示宇宙奧秘。為慶祝這個特別的生日,NASA剛剛發布了四張令人屏息的新影像,從火星表面到遙遠星系,帶我們展開一場橫跨宇宙的視覺之旅。
2025/04/14
走在美國任何一所高中的走廊上,你會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幾乎每個學生口袋裡掏出的都是閃著蘋果標誌的手機。這不是錯覺——最新調查數據證實,iPhone在美國青少年中的普及率已達到驚人的88%,相當於每10個青少年中就有近9個使用iPhone。這個數字比起十年前增長了22%,而且更驚人的是,這些年輕用戶幾
2025/04/14
走在美國任何一所高中的走廊上,你會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幾乎每個學生口袋裡掏出的都是閃著蘋果標誌的手機。這不是錯覺——最新調查數據證實,iPhone在美國青少年中的普及率已達到驚人的88%,相當於每10個青少年中就有近9個使用iPhone。這個數字比起十年前增長了22%,而且更驚人的是,這些年輕用戶幾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馬其頓方陣是古代軍事戰術中的重要一環,起源於希臘的方陣,並在亞歷山大大帝的領導下發展出獨特的戰鬥策略。馬其頓方陣運用長矛和小盾牌,雖然其正面有著強大的攻擊力,但其側面和背面卻是最大的弱點。夥友騎兵的輔助戰術使之能在戰場上更具威脅。隨著亞歷山大去世,方陣的衰退也顯而易見,最終影響了馬其頓王國的命運。
Thumbnail
馬其頓方陣是古代軍事戰術中的重要一環,起源於希臘的方陣,並在亞歷山大大帝的領導下發展出獨特的戰鬥策略。馬其頓方陣運用長矛和小盾牌,雖然其正面有著強大的攻擊力,但其側面和背面卻是最大的弱點。夥友騎兵的輔助戰術使之能在戰場上更具威脅。隨著亞歷山大去世,方陣的衰退也顯而易見,最終影響了馬其頓王國的命運。
Thumbnail
大家好。近期陸續收到許多讀者的意見表示「拜占庭感覺好像弱弱的?」其實在十一世紀前,拜占庭的軍力一點也不弱。一言以蔽之,就是強在「齊全」二字: 全甲騎兵、弓騎兵、重步兵、輕步兵、弓手、標槍手、攻城器具、乃至於海軍,一應俱全,還有超硬的防禦工事。要是有缺,那就雇用傭兵來補(例如弓騎兵)。八世紀後,精銳
Thumbnail
大家好。近期陸續收到許多讀者的意見表示「拜占庭感覺好像弱弱的?」其實在十一世紀前,拜占庭的軍力一點也不弱。一言以蔽之,就是強在「齊全」二字: 全甲騎兵、弓騎兵、重步兵、輕步兵、弓手、標槍手、攻城器具、乃至於海軍,一應俱全,還有超硬的防禦工事。要是有缺,那就雇用傭兵來補(例如弓騎兵)。八世紀後,精銳
Thumbnail
Cataphract(Κατάφρακτος),在希臘語中,意思是「全覆裝甲騎兵」。顧名思義,這種重型騎兵全身披掛,完全由鱗甲、鎖子甲包裹,連坐騎也不例外。在古典時代,這些重騎兵揮舞長矛,朝著步兵陣列衝鋒的場面,真可說是死亡代名詞。 不過,這種騎兵並非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獨有。古典時代以來,「全
Thumbnail
Cataphract(Κατάφρακτος),在希臘語中,意思是「全覆裝甲騎兵」。顧名思義,這種重型騎兵全身披掛,完全由鱗甲、鎖子甲包裹,連坐騎也不例外。在古典時代,這些重騎兵揮舞長矛,朝著步兵陣列衝鋒的場面,真可說是死亡代名詞。 不過,這種騎兵並非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獨有。古典時代以來,「全
Thumbnail
文藝復興時期的瑞士步兵擅使長戟,瑞士戟兵是瑞士步兵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與敵國的戰爭中屢建戰功。這種長戟之所以稱為瑞士長戟,除了它斧上鏤空的十字形圖案是如今瑞士國旗的標誌之外,很大程度上是那些以強悍和殘酷著稱、曾在中世紀風光一時的瑞士戟兵以他們國家的名義聲名遠播,成為他們民族的象徵之一。
Thumbnail
文藝復興時期的瑞士步兵擅使長戟,瑞士戟兵是瑞士步兵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與敵國的戰爭中屢建戰功。這種長戟之所以稱為瑞士長戟,除了它斧上鏤空的十字形圖案是如今瑞士國旗的標誌之外,很大程度上是那些以強悍和殘酷著稱、曾在中世紀風光一時的瑞士戟兵以他們國家的名義聲名遠播,成為他們民族的象徵之一。
Thumbnail
可能跟我們想像有所不同,在中世紀戰爭中,參加作戰的騎士,其實不用特別擔心自己會命喪沙場,馬革裹屍而還,因為在中世紀之時,戰爭雖然經常發生,可是對於騎士階層來說,死亡卻未必是一件經常發生的事,也就是說,騎士在中世紀的時候的傷亡率一度驚人地低,低到我們今天都難以想像的程度。
Thumbnail
可能跟我們想像有所不同,在中世紀戰爭中,參加作戰的騎士,其實不用特別擔心自己會命喪沙場,馬革裹屍而還,因為在中世紀之時,戰爭雖然經常發生,可是對於騎士階層來說,死亡卻未必是一件經常發生的事,也就是說,騎士在中世紀的時候的傷亡率一度驚人地低,低到我們今天都難以想像的程度。
Thumbnail
十四世紀初,騎士與上世紀末區別很小。到了約1325-30年,增加板甲的使用變得常見。這是重建的williamFitzRalf爵士的穿戴,甲冑在許多方面都與上世紀末相像,主要的防禦是鎖子甲hauberk,但現在他在胳膊上有了邊溝形狀的板甲,肩上還有個圓盤狀物,另一個在護肘上,股甲保護著大腿。
Thumbnail
十四世紀初,騎士與上世紀末區別很小。到了約1325-30年,增加板甲的使用變得常見。這是重建的williamFitzRalf爵士的穿戴,甲冑在許多方面都與上世紀末相像,主要的防禦是鎖子甲hauberk,但現在他在胳膊上有了邊溝形狀的板甲,肩上還有個圓盤狀物,另一個在護肘上,股甲保護著大腿。
Thumbnail
在熱兵器時代開始進入戰場後,密集方陣就開始退出有火器的會戰了,筆者還是再強調一次,這不是瞬間改變,而是根據火器的數量與技術提高,漸進的過程。 隨著時代演進,戰場上的野戰砲與火槍越來越多,密集陣形就越來越沒意義,此時的火槍兵陣形,縱陣常用於行軍前進,冷兵器陣形的章節解釋過轉換成橫陣的便利性。
Thumbnail
在熱兵器時代開始進入戰場後,密集方陣就開始退出有火器的會戰了,筆者還是再強調一次,這不是瞬間改變,而是根據火器的數量與技術提高,漸進的過程。 隨著時代演進,戰場上的野戰砲與火槍越來越多,密集陣形就越來越沒意義,此時的火槍兵陣形,縱陣常用於行軍前進,冷兵器陣形的章節解釋過轉換成橫陣的便利性。
Thumbnail
冷兵器時代的陣型,某種程度上可以預測到對應的變化結果,還算是相當有趣。常見的縱陣轉橫陣,橫陣轉變為半包圍或是反過來的圓陣陣型,極為考驗將領的統御力,更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國力,以及政治管理技術的優劣。但這些進入到火槍時代後,開始有了一些變化,怎樣的變化?
Thumbnail
冷兵器時代的陣型,某種程度上可以預測到對應的變化結果,還算是相當有趣。常見的縱陣轉橫陣,橫陣轉變為半包圍或是反過來的圓陣陣型,極為考驗將領的統御力,更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國力,以及政治管理技術的優劣。但這些進入到火槍時代後,開始有了一些變化,怎樣的變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