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認為事實與客觀是世界的主宰,如果你認為最好的想法、最大的數字或正確的答案才會脫穎而出,那麼一個好故事的影響力會讓你抓狂。
關於好故事,以下是幾個值得記住的要點:
------------------------------------------------------------------------------------好故事除了從書本中獲得,從演講中也能學到說故事的能力,或短動畫或漫畫也能從中學習。滑社群媒體的過程,課程或商品廣告海報會放大重點內容,並輔以圖片引導受眾閱讀海報的順序,口說故事和寫作過程亦是如此,演講段落間的停頓和聲音轉換、文章中大小標題和項目符號的編列,都是加深受眾在過程思考和記憶的提示。
實際執行是找到最佳方法的路徑。持之以恆的練習,最終可以找到自己的風格。
------------------------------------------------------------------------------------
大多數決策都不是用試算表做成,不是只要加加數字,就會跳出明確的答案。決策受到人類這項因素影響,而人類難以量化、也難以解釋,甚至看似可能完全偏離最初的目標,但是這股影響力卻比其他任何因素更大。
歷史學家威爾·杜蘭曾說:「邏輯是人類的發明,可能會被宇宙忽視。」...世界之所以有這麼多的挫折與意外,原因就是我們想要把人類的情感與賀爾蒙化為數學方程式。
圖表難以呈現事情的來龍去脈。有些事情無比重要。它們無法量化或是難以量化。但是它們能夠讓世界改頭換面,而且它們之所以具備這種力量,通常正是因為它們無從量化,導致人們低估它們的關聯性,甚至否認它們的存在。貝佐斯曾說:「我發現,當聽聞和數據不一致,聽聞通常是正確的,有問題的是衡量方法。」
經濟體有靈魂、情緒與感覺。凱因斯(英國經濟學家)稱之為「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s)」。希爾(英國生理學家)也有同樣的發現,只不過對象是人體,他稱之為「道德因素(moral factors)」。...人有感覺、情緒與恐懼,這些因素都匯調節我們的能力。這些因素全都難以衡量。
羅伯特·葛林(美國作家)曾經寫到:「對確定性的需求是心靈上最嚴重的疾病。」...如果每個人都認為世界遵守一套明確的理性法則,那麼我們將一無所獲。...在這個世界上,你所看到每一項別人做的商業或投資決策,絕對不會和你對事物該怎麼發展的希望與夢想達成一致。
------------------------------------------------------------------------------------
職場工作經歷雖未滿5年,但發覺好的圖表是首要說服聽眾的第一項原則,體面端莊有內涵,接續討論的報告或談話內容才能有效被接收。其次是好的故事,循序漸進的邏輯和引人入勝的發展,是提升專注度的方法。最後是無法預測和衡量的是當下對方的情緒和狀態。
但瞭解很多事無法量化評估後,就知道要控制能控制的,其餘的事降低期望值,如此不會有大失所望的感受,也不會否定自己對可量化評估事項的工作。我一直覺得,即使無法得到所有人的認同,但努力所累績的事不會不見,會逐一成為自己的養分。很喜歡這句話「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無法預測機會何時出現,然而如何準備可以安排,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無法運算的事物就留由宇宙安排。
司馬庫斯-彩虹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