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他人、見自己

見他人、見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幾天和太太去某家百貨公司購物,因為習慣了在其他地方只要足額發票就能折抵停車費,這家百貨公司卻在繳費時一直出現系統錯誤碼。後來透過對講機詢問,才知道必須到服務台兌換停車折抵券。當下內心非常生氣,覺得這是什麼老舊又不便的系統⋯


這段時間習慣在閒暇時滑手機看短影片,不知不覺就沉迷其中。當看到大量紛擾的訊息,內心感到焦慮和厭惡。


中午和太太用餐時,聽到隔壁桌有一位媽媽帶著兩個孩子,從坐下來開始就用很差的語氣對待孩子。她不斷辱罵孩子,時而要他們閉嘴,自己的態度很不好、極沒有耐性,卻還教著孩子要好好說話、注意語氣。


這讓我吃這頓飯時感覺不太舒服,內心對那位母親有許多評價。吃完後,我們很快就離開了。


送太太回家後,我還有其他事情,開車途中回想剛才內心的狀態,發現自己的擾動感並非剛才才出現,從期末忙完後的放鬆狀態就開始有跡象了。


這段時間,我總告訴自己,忙了這麼久應該徹底休息。但靜心的時間少了,反而在手機上停留的時間變多了。


以往靜心時,我會將注意力向內,觀察自己的想法和情緒,感受內在。但當我忘了向內看,而被外在的事物吸引時,注意力就變得鬆散,與自己失去了連結。


情緒和感受就像是一個內在的檢測系統,當不舒服和躁動悄悄浮現時,正是提醒自己提起正念的時刻。


當意識到易怒、煩躁、評價這些情緒其實是來自內在,而外在的事物只是幫助我們照見紛擾的心時,就有機會重新轉向內在,尋找平靜。


有了這樣的覺察,我為自己送上欣賞,承認自己有這些感受,並接納此刻的自己。慢慢地,我開始感受到,不只是用餐時被責備的兩個孩子,甚至那位母親,也可能曾經是一個被那樣對待過的孩子。


而我的這些體驗,也許同時也看見自己過往的那個孩子吧。接納本身就是療癒。雖然我無法確定那位母親和她的孩子未來會如何,但我知道,只要我持續對自己保持好奇、覺察並接納,就是在陪伴和療癒我所經驗的世界。


外面沒有人,裡面沒有事,就算有⋯⋯


也都是自己吸引來的。

avatar-img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19會員
39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
透過學習諮商輔導,反思兒時經驗,並在與特殊孩子的互動中,重新連結過去的運動和遊戲經驗,例如桌球、籃球、羽球、撲克牌等,這些活動不僅喚醒兒時記憶,也幫助作者重新認識自己。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
透過學習諮商輔導,反思兒時經驗,並在與特殊孩子的互動中,重新連結過去的運動和遊戲經驗,例如桌球、籃球、羽球、撲克牌等,這些活動不僅喚醒兒時記憶,也幫助作者重新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