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自宅廚房中島的桌板材質,是這種柚木實木拼接的桌面,木料的厚度有3公分。我訂素料,沒讓工廠上漆,我自己上木料油保養。少了漆面的隔絕,廚房裡也許是醬油、烏醋、咖啡漬、又或許是鐵罐頭生鏽,這些污漬都會滲透進桌板造成使用痕跡,我是無所謂,這些都是生活的記憶。在使用好幾年後,我清空桌面再次上油保養時拍下了這張照片,我認為這樣的桌面很美。
有些建材是活的,例如木料、黑鐵、銅、鋁,原面石材等等,都會隨著時間與使用,產生色澤與光澤的變化,但如果一開始就用漆面封住,那材質就死了(專業術語:死性),有趣的是,生漆也是種活的材質,生漆本身也會變化,不過現在的家具建材都是使用化工漆。
這是我自己對物件的生活情懷,其實我不太貿然向業主推薦這樣的材質使用觀念,因為必須用心保養,我能接受這樣的痕跡,但我不強迫業主能理解或接受。
這部相機自從我有印象以來,就是父親幫家人拍照的相機,經典的PENTAX SP,烤黑漆的機身在邊緣稜線處都已經露銅,滿是歲月的質感。
這是我隨身都會攜帶的手電筒,LED手電筒不是什麼老東西,不過丟在工地包或隨身包那樣複雜的環境裡,它被磨出滿身的痕跡,烤漆下的金屬光澤都露了出來。而這折刀是我放在書桌上的一把小折刀,由於經常使用,稜角稜線處也都已經露出了金屬的輝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