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賭城,大家都一定狂推的就是看秀、賭博還有吃Buffet。身為Buffet遍地的台灣人怎可不來好好踩個點體驗一下。
很多人都以為自助餐是來自於拉斯維加斯,但其實是來自於歐洲。真正的自助餐概念可追溯到 16 世紀的 瑞典。當時,瑞典貴族會在宴會前準備一張 “smörgåsbord”(斯莫加斯堡)桌,上面擺滿冷盤,如醃魚、麵包、起司等,讓賓客自由取用,作為正式晚宴前的開胃菜。這種方式後來在 20 世紀被國際餐飲業者改良,成為現代的自助餐(Buffet)。
而 法國 19 世紀也有類似的概念,稱為 “buffet”,原指擺滿食物的自助取餐桌。這種餐飲形式在 20 世紀初隨著歐洲文化傳播至美國,並在拉斯維加斯得到進一步發展,成為世界知名的吃到飽文化。
賭城自助餐的起源則可以追溯到1940年代的 Flamingo 賭場。在當時,El Rancho Vegas 酒店的經理 Herb McDonald 想出了一個點子,提供名為“Midnight Chuck Wagon Buffet”的午夜自助餐,僅需 1 美元即可享用各種簡單但美味的料理,目的是吸引遊客留在賭場更長的時間。這種低成本、高價值的用餐形式迅速受到歡迎,其他賭場紛紛效仿。
到20世紀後期,隨著拉斯維加斯的酒店和賭場規模越來越豪華,自助餐的形式也逐漸升級,從早期的簡單選擇發展為提供全球各地料理的高端饗宴。例如 Caesars Palace 的 Bacchanal Buffet 和 Bellagio Buffet 等,將自助餐打造成奢華的用餐體驗,成為吸引旅客的一大特色。
這次來到Wynn集團住宿,就順便吃了住宿贈送的Buffet。一般遊客要進場的話必須一一排隊,但如果是酒店住客的話可以直接skip the line長驅直入,算是非常令人滿意的貴賓體驗。
介紹Buffet的基本款就是直接上菜色。
先來個前菜區。
再來一個有現切牛排的主食區(不得不說這在美國真的是很少見...雖然在台灣到處都是)。
海鮮區,出現手抓海鮮可以狂拿,這倒是在台灣不會看到。
配菜區。
亞洲菜的部分也是該有的都有,還有現煮的越南河粉。
還有現做墨西哥捲餅。
甜點區。
連美國人最愛的烤棉花糖夾餅乾甜點S'mores都可以做成豪華現做版。
(S'mores是一種美國和加拿大常見的露營甜點,通常由烤棉花糖、巧克力和餅乾,餅乾部分通常是 Graham Crackers夾在一起組成。)
冰淇淋部分也是充分展現美國人本色。
大致上東西種類真的很多,美國Buffet的大份量也是一定可以餵飽每一個人。另外有侍者可以幫忙上一些可以單點的飲料或是茶,算是跟台灣比較不一樣的地方(畢竟美國有小費文化)。
然後因為東西很多,也不會有取不到餐或大排長龍的地方。在精緻度上,其實還是台灣的Buffet略勝一籌,但是在食物的多元性上面,賭城的Buffet絕對算是盡善盡美,肉的部分也是超級大方。算是一個體驗的小小紀錄囉。
這家早午餐也是Wynn裡面的餐廳,一樣也是透過住宿獲得了早餐credit,但因為實在太好吃了,不得不開一個小篇幅介紹一下,應該可以榮登我在美國吃過最好吃早午餐。
早餐就輕鬆點了班尼迪克蛋跟法式吐司。
光是茶的部分就非常非常好喝。
班尼迪克蛋其實就是個非常普通的早午餐選項,但是第一口吃下去就瞬間發現這家早午餐把班尼迪克蛋做出新高度,就是~哇噻!原來可以這麼好吃。是一個好吃得很具體的品項。薯餅部分也是炸出新高度,沒想過炸物可以這麼好吃。
法式吐司部分也非常在水準之上,說是數一數二好吃的法式吐司都不為過。
如果是午餐時間來吃,還有麵包可以取用,麵包的部分侍者有給了我們一點,也是很好吃,感覺就是酒店自己做的,非常驚人。
結尾用很好吃的巧克力作結,令人十分滿意。
帶走的咖啡還另裝一杯新的,這在台灣很常見,但在美國簡直是太感人了...
大概就是這樣囉~賭城吃吃喝喝的數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