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佛的時間長短。」蘋果、鮮花供上去,什麼時候撤供才標準?
各道場常常會用大的餅乾盒,四方形或很漂亮圓形用膠帶貼得讓它站在盤子上面,好像供養很多,倒是不必。
花看起來沒有凋謝,可以擺一個禮拜;一個月不凋謝,可以擺一個月。花瓶的水臭,或花已經開始萎縮、不好看了,就要撤。
供餅乾、供物多久撤?看狀況。
如果是大乘的午供。佛陀中午進食,中午供養擺上去,幾秒鐘、幾分鐘撤下來呢?就看那時候的狀況而定。
在大法會的時候,像修《觀世音菩薩》唱儀軌唱到要獻燈,事業金剛拿一條卡達(拿卡達莊嚴;第二個原因,手有手汗,抓頭髮、摸摸臉不乾淨,用卡達墊著供品。)把供品接起來,然後大家一邊唱,事業金剛獻三圈就供完了。時間就是這樣,為什麼?剛才說看狀況。
修 藥師八佛的千供的時候,一盤珠寶要拿起來 ,這樣就代表「供」。「供」的心態,不是我一個人供;我是代表今天所有的人擔任事業金剛或者香燈師,來對本尊或上師三寶作廣大的供養,供完了就放下來,又接著下一個。這個時候的狀況是比較緊湊的,然後供完,有地方放當然繼續供在那裡;沒地方放就是撤供。
佛要應你的「供」,剎那之間就應供。薈供法會一個半鐘頭、兩個鐘頭,長一點的都有,就兩個鐘頭以後撤供。
家裡供,一般認為「供品擺上去就要久一點」、「佛祖還沒吃飽」,請問佛祖吃飯快還慢?你也不知道,對不對!所以,供上去以後,大家去上班、上課,傍晚回來就收。今天太累,明天早供再一起收,就不如法。
早上供了水,可以供上去立刻撤掉;再久一點,人性化一點,你心比較安一點,可以想一盞茶的時間,假如是半小時好了,泡一泡茶一個小時好了,你覺得是這樣是合理,就供半小時、一小時再撤掉。通常標準是早上供,傍晚的時候就要撤供。水就要倒下來去澆花,去利益有情。
該撤供就要撤供。把供品放在那邊七天、十天,你還說:「沒關係!保存期限還沒到。」這是不行的。很有名的大廟,你帶供品去,你擺都擺不上去,供桌擺得滿滿的,大家排隊都在那邊供。為什麼人家這麼興旺?人家在廣結眾善、廣結善緣。你弘法辦道努力,供上去就撤。
如果大法會時間長,是一整天,常有從早供到晚,但是一整天下來有沒有要添供、換供?如果說自生在修對生本尊的時候,一般就要添供了。八供杯裡面要加米、加水、換燈;瓶生本尊有瓶生本尊的次第,這些都是。
所以不要自己發明怪怪的文化:「佛堂供桌上沒東西好寒酸,就把餅乾留兩、三天。」你心裡是要面子,還是真心供佛呢? 給你擺個便當,吃完了兩、三天不給你收,你受得了嗎?凡夫都覺得這不好的東西,為什麼要去佛前做呢?是不是。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