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讀書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

作者:洪愛珠

出版社:遠流



我看書的風格極窄,

這幾年成為母親之後,

更是以教養書為主。




年輕的時候,

為了維持少女體態,

鮮少看這些書寫食物的書,

原因大抵是:

看著看著就忍不住流口水,

肚子也就餓了,

又礙於飲食控制,

不想徒增困擾,

久而久之就索性不看。




而妹妹的書櫃,

充滿了美食美酒與旅行,

好像藉著這些飲食,

可以走遍全世界。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就是在她書櫃裡發現的寶物。




-

前些日子,

老公問我新聞上說的「黑白切」到底是什麼?

我一時語塞,

只說了:大約是麵攤上有什麼就切什麼吧!

那些滷水之類的。




正巧讀到洪愛珠家對切仔麵的熱愛,

清楚詮釋了「黑白切」真正的意思。




黑白切,在此指的是一盤之中,拼兩種肉,計一份肉的價,專供單獨用餐的食客,是店家的體貼。我自小胃口養大了,一人吃切仔麵時備感受困,切了東就得放棄西。不甘心專吃一種肉,就點黑白切。一人點一盤三層肉和豬肝雙拼,粉麵一碗,青菜一份。營養俱足,心頭滋潤。一百出頭,是常民式澎湃。

(摘自原文)




洪愛珠從她自小浸潤的蘆洲、大稻埕出發,

寫下她往昔不曾覺察的吃食烹煮細節。




看著她的文字,

忍不住熱淚盈眶,

裡面寫著不只是食物,

更是對母親的想念。




她說:「把一道家常菜反覆練熟,隨身攜帶,是自保的手段。逝者喚不回,如果連菜也丟了,味覺以後就無處可泊岸。」




寫的真的好,

用辭遣字也帶有老派的氣味,

選了三句我最喜歡的句子,

跟大家分享,

非常推薦一看!




✨「喝茶十年,習慣深如杯身茶漬」、




✨「不時能將兒時溫柔,敷在成年後的傷口上」、




✨「世人有時輕看物質,不知道人生難料,需有舊物相伴,回憶才能輕輕附著其上。」




#莉娜家的書房 #2025第一本 #莉娜讀書筆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許多家庭會面對孩子情緒上的挑戰。 從心理師陳品皓的著作《心理韌性》中的觀點出發,重申了情緒教育的重要性,並探討了母親在孩子情緒表達中的角色。希望能通過這些方法,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韌性,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以父親的暢銷書《與成功有約》的7個習慣為基礎,西恩·柯維用故事的方式,幫助孩子將7個重要的習慣運用在生活中。 裡面緊扣著七大主題: 1️⃣主動積極 2️⃣以終為始 3️⃣要事第一 4️⃣雙贏思維 5️⃣知彼知己 6️⃣統合綜效 7️⃣不斷更新
最暖心❤️的一句話分享給大家: 「是你陪著我慢慢走,是我們一起辦到了。」 能有祖父母(阿公阿嬤爺爺奶奶)陪伴的孩子是幸福的, 這些回憶都是無可取代, 也把 #阿公的跟屁蟲 這本書推薦給大家!
一直覺得,繪本不只是給小朋友看的, 大人也可以在裡面收穫幸福。 從小到大,每個人或多或少會有受傷的經驗。 受傷、結痂,最後痊癒, 不管是身體的疤還是心裡的傷疤, 最終都會慢慢好起來, 留下的只是那淡淡的痕跡, 還有當時滿滿的回憶, 而我們就在這樣的過程長大茁壯。
「孩子心裡想的事情,會說出口的部分連1%都不到」 父母跟老師要隨時觀察孩子, 才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孩子的異狀。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許多家庭會面對孩子情緒上的挑戰。 從心理師陳品皓的著作《心理韌性》中的觀點出發,重申了情緒教育的重要性,並探討了母親在孩子情緒表達中的角色。希望能通過這些方法,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韌性,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以父親的暢銷書《與成功有約》的7個習慣為基礎,西恩·柯維用故事的方式,幫助孩子將7個重要的習慣運用在生活中。 裡面緊扣著七大主題: 1️⃣主動積極 2️⃣以終為始 3️⃣要事第一 4️⃣雙贏思維 5️⃣知彼知己 6️⃣統合綜效 7️⃣不斷更新
最暖心❤️的一句話分享給大家: 「是你陪著我慢慢走,是我們一起辦到了。」 能有祖父母(阿公阿嬤爺爺奶奶)陪伴的孩子是幸福的, 這些回憶都是無可取代, 也把 #阿公的跟屁蟲 這本書推薦給大家!
一直覺得,繪本不只是給小朋友看的, 大人也可以在裡面收穫幸福。 從小到大,每個人或多或少會有受傷的經驗。 受傷、結痂,最後痊癒, 不管是身體的疤還是心裡的傷疤, 最終都會慢慢好起來, 留下的只是那淡淡的痕跡, 還有當時滿滿的回憶, 而我們就在這樣的過程長大茁壯。
「孩子心裡想的事情,會說出口的部分連1%都不到」 父母跟老師要隨時觀察孩子, 才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孩子的異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澪之料理帖》介紹了主角澪的料理旅程,充滿了對料理和食物的熱愛。書中詳細描述了澪對料理的堅持和信念。每一集都有一些特別的料理故事,充滿了審美的品味和料理的巧思。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T頻道!謝謝大家! 昨天只休一天假! 但還是有從桃園騎車回樹林陪爸媽! 晚上回桃園前! 老媽又弄了很豐盛的晚餐給我吃! 除此之外還有包手卷給我吃! 每次都吃不完! 那就來拍照寫炫耀文吧!
Thumbnail
家裡自己開夥的回憶,獨一無二,就像懷念母親的料理一樣。不管你是不是開夥高手,端出令人驚艷的美食,都讓回憶永恆。
Thumbnail
身為一位母親,偶爾懶得下廚,想外食的時候,為了孩子的健康,我一定會張大眼睛,根據以下重點區域挑選小吃店家。
Thumbnail
說到食物,撇除掉為了滿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的目的之外,對你來說,是否還有其他的象徵意義存在?對作者來說,食物封存的是和至親之間的美好往昔,童年母親的台菜手藝、岳母經典的江浙菜色、太太融會世界各地的多元創新料理,這些味覺經驗,連繫的是無可替代的情感。復刻記憶中的菜色,流露而出的是作者對摯愛的無盡思念。
Thumbnail
最近的生活好嗎?閒?忙?還是做什麼都累?無論多累,別忘了跟家人、朋友聊聊!分享一份關於母親與食物的溫情回憶。
Thumbnail
《燕食記》是透過一對廚匠師徒的故事,交織粵港的近代變遷。書的開展我是此料不及的,那些絲線密鏠的故事,有我耳聞目睹吃過的,有我以前從書裡讀來的,亦有我婆輩的痕跡。
Thumbnail
一開始閱讀洪愛珠的文字,便想起自己在研究所時為逃避學業,每日上菜市場和在人稱美食沙漠的新竹四處尋找好吃食物的日子,那陣子也很常在臉書上寫一些紀錄食物的短文。在作者的書寫下,更加強了我一直以來的理論。食物啊,味覺啊,嗅覺啊,是跟一個人的童年記憶、家庭背景、成長過程分不開的。
Thumbnail
回憶起年少時母親在廚房裡烹煮的場景,充滿著愛與思念的故事。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於料理中充滿特別滋味的思念,並將特別的調味料應用在烹飪中,代表著愛與思念的傳遞。
Thumbnail
《澪之料理帖》介紹了主角澪的料理旅程,充滿了對料理和食物的熱愛。書中詳細描述了澪對料理的堅持和信念。每一集都有一些特別的料理故事,充滿了審美的品味和料理的巧思。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T頻道!謝謝大家! 昨天只休一天假! 但還是有從桃園騎車回樹林陪爸媽! 晚上回桃園前! 老媽又弄了很豐盛的晚餐給我吃! 除此之外還有包手卷給我吃! 每次都吃不完! 那就來拍照寫炫耀文吧!
Thumbnail
家裡自己開夥的回憶,獨一無二,就像懷念母親的料理一樣。不管你是不是開夥高手,端出令人驚艷的美食,都讓回憶永恆。
Thumbnail
身為一位母親,偶爾懶得下廚,想外食的時候,為了孩子的健康,我一定會張大眼睛,根據以下重點區域挑選小吃店家。
Thumbnail
說到食物,撇除掉為了滿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的目的之外,對你來說,是否還有其他的象徵意義存在?對作者來說,食物封存的是和至親之間的美好往昔,童年母親的台菜手藝、岳母經典的江浙菜色、太太融會世界各地的多元創新料理,這些味覺經驗,連繫的是無可替代的情感。復刻記憶中的菜色,流露而出的是作者對摯愛的無盡思念。
Thumbnail
最近的生活好嗎?閒?忙?還是做什麼都累?無論多累,別忘了跟家人、朋友聊聊!分享一份關於母親與食物的溫情回憶。
Thumbnail
《燕食記》是透過一對廚匠師徒的故事,交織粵港的近代變遷。書的開展我是此料不及的,那些絲線密鏠的故事,有我耳聞目睹吃過的,有我以前從書裡讀來的,亦有我婆輩的痕跡。
Thumbnail
一開始閱讀洪愛珠的文字,便想起自己在研究所時為逃避學業,每日上菜市場和在人稱美食沙漠的新竹四處尋找好吃食物的日子,那陣子也很常在臉書上寫一些紀錄食物的短文。在作者的書寫下,更加強了我一直以來的理論。食物啊,味覺啊,嗅覺啊,是跟一個人的童年記憶、家庭背景、成長過程分不開的。
Thumbnail
回憶起年少時母親在廚房裡烹煮的場景,充滿著愛與思念的故事。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於料理中充滿特別滋味的思念,並將特別的調味料應用在烹飪中,代表著愛與思念的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