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漫遊錄》:生活在他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外地試著度過四季的生活,日常的生活、拋卻由於習慣而生出陳舊之氣的生活習慣,走到另一地去過日子,重新找回生活在世間的新鮮感受。」


「生活這件事呢,不是社交應酬的那種形式,是吃飯、穿衣、走路、睡覺,如同度過家常日子那樣的,我想要更加深入本島人的生活。」



《臺灣漫遊錄》譯本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大獎,感謝文學獎項總是領我有機會認識不同的作家,首讀楊双子作品,走進南進時代為背景,以飲食作為篇章,寫內地人(日本)及本島人(台灣)間情感、幽微的互動。


書中主角千鶴子是一名作家,來到台灣旅居,由通譯王鶴子伴隨她,他們一同探索台灣的美食,也因爲身份的差距,所謂的「友情」而有了微妙的轉變。


非常喜歡的部分有楊双子寫飲食,有些食物是我鮮少再吃的台灣菜,例如米苔目、菜尾湯,作者描寫製作過程仔細但不無聊,寫千鶴子飢腸轆轆的模樣,也讓我邊讀著也邊喚起我肚子裡的小怪獸呢,好想來一場台灣美食巡迴之旅。


通常寫飲食最容易連結親情(親情我比較沒有共鳴 ^^“),這本小說寫兩個女子間的友情,因為當時的政治關係,日本人與台灣人真的能做「摯友」嗎?答案就留給大家去讀了。



avatar-img
7會員
32內容數
地球旅行中,好玩的一切正在發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地球旅行日記 的其他內容
2024下半年書單總結 延續上半年,今年總計讀了45本書,一樣分三類別,推薦程度以星星數區分。 小說類別,相較上半年讀不進長篇的心情,下半年反而讀了很多長篇,柳原漢雅、韓江、努涅茲的作品都非常值得一讀。 身心靈類別大推《當下的力量》,身心靈書籍讀過滿多,《當下的力量》仍然讓我讀完有一種遼闊之感,
英文書名是 What are you going through? 書開頭寫,愛鄰居的表現就是能夠跟對方說:「你受了什麼苦?」 書中主角某次對著鏡子說:I will get through this。 英文的through,經歷、走過、遭遇、面臨.... 小說好似扣緊這個意念,帶我從旁窺視主角的生命
身為盈萱腦粉,影后一上線必須追。 謝盈萱不愧其影后及舞台劇女王稱號,看她演戲仍然過癮。 最喜歡的故事支線是人稱綠茶婊的史艾瑪、李子齊、老薛的戲, 不過最著迷的角色是好可愛的周凡。 ((以下微雷)) ▪️史艾瑪跟李子齊▪️ 沒像網路上討論的討厭史艾瑪, 帶著夢想的二十歲女孩,有人說他了夢想不擇手
「成年的一部分,就是尋找理解你的人」-柳原漢雅 故事由四個好友出發,以大學時代作為起點,交織而成的故事,友情在此書中的描繪多於愛情,以友情爲主的小說能夠寫得如此吸睛,也是作者令我深感敬佩之處。 後來會發現故事線以神秘的裘德為主軸,所謂「神秘」,是因為裘德不可言的過往傷害,由傷害的裘德,時而逃
5/5渺小一生
從未讀過韓國作家的書,因為文學獎挑了韓江的《素食者》來讀,原先帶著一絲擔憂,怕是太過沈重、難以消化的作品,看完反倒覺得氛圍平靜,只是有無以名狀的深刻的憂傷,不曉得到底藏在哪裡。 故事分成三個章節,以三個不同人物視角書寫同一件事情的發生:英惠的老公、英惠姐姊的老公、英惠姊姊。 英惠算是故事主線,是那
哲學小書,不算輕鬆好讀,即便如此還是想推薦一番,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去相信,是自己知道你相信;而讓自己知道你相信,是不相信。」-沙特 金句太多,摘錄不完,摘錄部分: ▪️有限遊戲與無限遊戲? 前者以取勝為目的,當遊戲裡出現一個贏家,遊戲就結束了; 後者以延續遊戲為目的,自由、無限地
4/5有限與無限的遊戲
2024下半年書單總結 延續上半年,今年總計讀了45本書,一樣分三類別,推薦程度以星星數區分。 小說類別,相較上半年讀不進長篇的心情,下半年反而讀了很多長篇,柳原漢雅、韓江、努涅茲的作品都非常值得一讀。 身心靈類別大推《當下的力量》,身心靈書籍讀過滿多,《當下的力量》仍然讓我讀完有一種遼闊之感,
英文書名是 What are you going through? 書開頭寫,愛鄰居的表現就是能夠跟對方說:「你受了什麼苦?」 書中主角某次對著鏡子說:I will get through this。 英文的through,經歷、走過、遭遇、面臨.... 小說好似扣緊這個意念,帶我從旁窺視主角的生命
身為盈萱腦粉,影后一上線必須追。 謝盈萱不愧其影后及舞台劇女王稱號,看她演戲仍然過癮。 最喜歡的故事支線是人稱綠茶婊的史艾瑪、李子齊、老薛的戲, 不過最著迷的角色是好可愛的周凡。 ((以下微雷)) ▪️史艾瑪跟李子齊▪️ 沒像網路上討論的討厭史艾瑪, 帶著夢想的二十歲女孩,有人說他了夢想不擇手
「成年的一部分,就是尋找理解你的人」-柳原漢雅 故事由四個好友出發,以大學時代作為起點,交織而成的故事,友情在此書中的描繪多於愛情,以友情爲主的小說能夠寫得如此吸睛,也是作者令我深感敬佩之處。 後來會發現故事線以神秘的裘德為主軸,所謂「神秘」,是因為裘德不可言的過往傷害,由傷害的裘德,時而逃
5/5渺小一生
從未讀過韓國作家的書,因為文學獎挑了韓江的《素食者》來讀,原先帶著一絲擔憂,怕是太過沈重、難以消化的作品,看完反倒覺得氛圍平靜,只是有無以名狀的深刻的憂傷,不曉得到底藏在哪裡。 故事分成三個章節,以三個不同人物視角書寫同一件事情的發生:英惠的老公、英惠姐姊的老公、英惠姊姊。 英惠算是故事主線,是那
哲學小書,不算輕鬆好讀,即便如此還是想推薦一番,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去相信,是自己知道你相信;而讓自己知道你相信,是不相信。」-沙特 金句太多,摘錄不完,摘錄部分: ▪️有限遊戲與無限遊戲? 前者以取勝為目的,當遊戲裡出現一個贏家,遊戲就結束了; 後者以延續遊戲為目的,自由、無限地
4/5有限與無限的遊戲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燒臘?!以前我總納悶,燒臘這種肉柴又不美味的菜系怎麼會存在?直到我踏進了鳳城!『鳳城臘味粵菜』是我到台北後第一家吃的廣式燒臘,那時我才真正體會到廣式燒臘的魅力!這些年吃過不少廣式餐廳,沒有人可以超越鳳城臘味粵菜,它依然是我心中排行榜的第一名!
燒臘?!以前我總納悶,燒臘這種肉柴又不美味的菜系怎麼會存在?直到我踏進了鳳城!『鳳城臘味粵菜』是我到台北後第一家吃的廣式燒臘,那時我才真正體會到廣式燒臘的魅力!這些年吃過不少廣式餐廳,沒有人可以超越鳳城臘味粵菜,它依然是我心中排行榜的第一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現今可以慢慢大方討論起自己的性向的台灣社會中,那樣壓抑與被排擠而漂泊的人生或許是年輕一輩不容易想像的事,但卻是至今還未能被接納的人,繼續的人生!
Thumbnail
隨先生搬來美國也快一年了,說實話我相當適應不良, 總是懷念起在台灣方便且自由的日子。 為了轉換心情,多發覺住在“好山好水好無聊的州”的好(我離那些繁華的城鎮都有段距離) 我決定在這裡開啟我自己的專欄。 目標是寫下100篇文章,並配上自己畫的插圖。 在我可以更習慣(或喜歡)美國之餘,希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想想這兩年的旅行,可以說是全年無休的到處跑,真是比打卡上班還認真,而到了高雄,因計畫這次旅居半年,所以相對行程也較散漫,也可以好好看看高雄的生活。 這裡,沒有聽不懂的原住民和客家人說話,出現在耳邊的,是熟悉到不行的閩南語,因出生在台南,或許在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二年旅居在台灣不同城市,真的明顯感受到各地方所帶給的不同氛圍,那種氛圍因其地理的環境,歷史的演進而有所不同,也因這份不同,發展了出各自的生活樣貌和人文特色。 你可想像深處在阿里山石棹的生活是怎樣嗎,每到夜幕降臨,那濃霧籠罩在整個山頭,所有店家
Thumbnail
三月初和一群朋友去臺南兩天一夜輕旅行。 府城初春,氣溫宜人,正是閒逛好時節。白天到老城區走走停停看看,賞美術館、嘗小吃、逛商店,傍晚去安平看夕陽、吹海風、食海鮮,夜晚老宅酒吧聽音樂、品美酒、聊人生。 本來無意為文記錄,這幾個禮拜一些浮光掠影好像萬花筒一樣總在腦海翻轉,不寫出來有點可惜,還
Thumbnail
在臺北展開新生活已經兩個禮拜,作者忽然開始思念家鄉,這對於過去獨立堅強的性格來說是意外的鄉愁。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家鄉的生活以及回到都市後的糾結心情,充滿了懷舊情懷。
Thumbnail
來到美國已經一個月了。 常常聽到大家問我:“你過得好嗎?”、“會不會不適應啊?”、“放棄台灣熟悉的人事物,你會不會很想念呢?”等問題。 這段時間過得不錯,在新環境中,每件小事都充滿新奇,另外,在文化、飲食及生活上的適應也還不錯,只是有時候會不太習慣什麼時候要給小費。 目前我最不適應的是交和
Thumbnail
在東京求學多年,我已經深深融入這座繁華的城市。每當夜幕降臨,霓虹燈閃爍的街道上,我不禁懷念起遠方的故鄉─台灣。 偶爾會有些在台灣的朋友問我:「你在國外是不是過得很爽很棒啊?有沒有每週五晚上喝酒參加派對?每週末逛街購物?」他們眼中的國外,是一個充滿自由與刺激的樂園,然而,我的回答總是掩飾不住內心
Thumbnail
對於長年住在國外, 一年回台灣1〜2次的我來說, 其實有點搞不懂我回台灣, 究竟是「回家」還是「出國玩」。 剛來日本的前兩年還很有新鮮感, 休假就喜歡到處跑, 但日子久了, 加上疫情期間生活變成三點一線, 家裡, 公司跟超市。疫情期間不方便約朋友出門的情況下, 三年沒約了也變得不太好約, 結果
Thumbnail
在台東過了將近一年一邊遠距工作、一邊衝浪的好日子後,我就打算要出國住一陣子。 一開始的動機很單純,就是好奇心:我想看看世界上不同角落的風景、過過和台灣不一樣的生活。如果幾個月後很喜歡,我想申請數位遊牧簽證。 以前在辦公室工作時,習慣用有限的時間旅行。一年年假多少天,就有多少天的玩法。一開始在國內
Thumbnail
在現今可以慢慢大方討論起自己的性向的台灣社會中,那樣壓抑與被排擠而漂泊的人生或許是年輕一輩不容易想像的事,但卻是至今還未能被接納的人,繼續的人生!
Thumbnail
隨先生搬來美國也快一年了,說實話我相當適應不良, 總是懷念起在台灣方便且自由的日子。 為了轉換心情,多發覺住在“好山好水好無聊的州”的好(我離那些繁華的城鎮都有段距離) 我決定在這裡開啟我自己的專欄。 目標是寫下100篇文章,並配上自己畫的插圖。 在我可以更習慣(或喜歡)美國之餘,希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想想這兩年的旅行,可以說是全年無休的到處跑,真是比打卡上班還認真,而到了高雄,因計畫這次旅居半年,所以相對行程也較散漫,也可以好好看看高雄的生活。 這裡,沒有聽不懂的原住民和客家人說話,出現在耳邊的,是熟悉到不行的閩南語,因出生在台南,或許在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二年旅居在台灣不同城市,真的明顯感受到各地方所帶給的不同氛圍,那種氛圍因其地理的環境,歷史的演進而有所不同,也因這份不同,發展了出各自的生活樣貌和人文特色。 你可想像深處在阿里山石棹的生活是怎樣嗎,每到夜幕降臨,那濃霧籠罩在整個山頭,所有店家
Thumbnail
三月初和一群朋友去臺南兩天一夜輕旅行。 府城初春,氣溫宜人,正是閒逛好時節。白天到老城區走走停停看看,賞美術館、嘗小吃、逛商店,傍晚去安平看夕陽、吹海風、食海鮮,夜晚老宅酒吧聽音樂、品美酒、聊人生。 本來無意為文記錄,這幾個禮拜一些浮光掠影好像萬花筒一樣總在腦海翻轉,不寫出來有點可惜,還
Thumbnail
在臺北展開新生活已經兩個禮拜,作者忽然開始思念家鄉,這對於過去獨立堅強的性格來說是意外的鄉愁。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家鄉的生活以及回到都市後的糾結心情,充滿了懷舊情懷。
Thumbnail
來到美國已經一個月了。 常常聽到大家問我:“你過得好嗎?”、“會不會不適應啊?”、“放棄台灣熟悉的人事物,你會不會很想念呢?”等問題。 這段時間過得不錯,在新環境中,每件小事都充滿新奇,另外,在文化、飲食及生活上的適應也還不錯,只是有時候會不太習慣什麼時候要給小費。 目前我最不適應的是交和
Thumbnail
在東京求學多年,我已經深深融入這座繁華的城市。每當夜幕降臨,霓虹燈閃爍的街道上,我不禁懷念起遠方的故鄉─台灣。 偶爾會有些在台灣的朋友問我:「你在國外是不是過得很爽很棒啊?有沒有每週五晚上喝酒參加派對?每週末逛街購物?」他們眼中的國外,是一個充滿自由與刺激的樂園,然而,我的回答總是掩飾不住內心
Thumbnail
對於長年住在國外, 一年回台灣1〜2次的我來說, 其實有點搞不懂我回台灣, 究竟是「回家」還是「出國玩」。 剛來日本的前兩年還很有新鮮感, 休假就喜歡到處跑, 但日子久了, 加上疫情期間生活變成三點一線, 家裡, 公司跟超市。疫情期間不方便約朋友出門的情況下, 三年沒約了也變得不太好約, 結果
Thumbnail
在台東過了將近一年一邊遠距工作、一邊衝浪的好日子後,我就打算要出國住一陣子。 一開始的動機很單純,就是好奇心:我想看看世界上不同角落的風景、過過和台灣不一樣的生活。如果幾個月後很喜歡,我想申請數位遊牧簽證。 以前在辦公室工作時,習慣用有限的時間旅行。一年年假多少天,就有多少天的玩法。一開始在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