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最近的你,有沒有發現周圍的氣氛有點不一樣?街上的花店開始忙碌起來,甜點店的櫥窗裡也擺滿了精緻的巧克力。
沒錯,是那個充滿愛的日子,情人節快到了!
說到愛,碩哥雖然不是專家,但有一句話確實讓我對愛有所感悟,那就是宮崎駿老師在《霍爾的移動城堡》中寫的:
愛,不是尋找一個完美的人,而是學會用完美的眼光,欣賞那個並不完美的人。
生活中,不管你賺多少錢,總有人比你多;不管你長得多好看,也總有人更出眾。
但在愛裡,就算你只是個平凡人,也能成為某個人眼中,全世界最特別的存在。
這就是愛最奇妙的地方,也是它的力量所在。
當然,愛不只是存在於戀人之間,朋友之間、家人之間,甚至是對自己的愛,都值得被珍惜,每一種愛都能溫暖我們的心。
不過,有時候夜深人靜,可能還是會浮現一些疑問:
「我感受不到他的愛。」
「我明明已經盡力愛她了,為什麼她還不滿意?」
是愛出了問題嗎?不是,或許是我們在傳遞愛的訊號的過程中,不小心讓它消失了。所以我們應該怎樣表達愛,才能讓對方感受到呢?
今天,碩哥就要和大家聊聊,由美國知名婚姻輔導員蓋瑞.巧門所寫的《愛之語》。
書中提到,愛的語言其實在每個人身上都不同,就像中文與英文的差異一樣。
如果你和對方都只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愛,那對方可能永遠也無法真正聽懂你的心意。
那什麼是愛的語言?我們又要如何才能找到屬於彼此的愛的語言呢?
大家想想看,你上一次對伴侶、家人或朋友說肯定的話是什麼時候?還是因為生活忙碌,早就把這些話忘在一邊了呢?
所謂肯定的語言,其實包含兩個層面:稱讚和鼓勵。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說過:
人內心最深處的渴望,就是被賞識和肯定。
語言不僅是溝通的工具,它還能加深彼此的了解,穩固感情,讓關係更加緊密。一聲真心的稱讚,比如:「你真的很棒!」、「今天的你超漂亮!」這些簡單的話語卻能帶來強大的力量,讓對方瞬間感受到被欣賞的快樂。
而鼓勵呢,是幫對方找到勇氣完成某件事的方式。像是:「我相信你一定可以!」、「你的設計真的很厲害!」、「這次的報告,你觀察得超細緻!」這些話不僅表達支持,還能讓對方更有信心。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找到稱讚和鼓勵的機會。像朋友換了髮型、穿了新衣服,我們可以誇他新髮型很適合、新衣服很好看,這些簡單的話,就是最真實的肯定語言。
意思就是把精神和時間放在對方身上,透過兩個人的相處,達到心靈上的交流。這樣的時刻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分享彼此的想法,建立更深的連結。
這些精心時刻可以很簡單,比如一起在海邊散步、一場精心策劃的約會,或者跟朋友喝個下午茶。重點在於,你的注意力必須完全放在對方身上,而不是被其他事情分散。
想像一下,即使你們兩個人待在同一個房間裡,但你滑你的手機,他也滑他的,這可不是精心時刻,因為彼此之間沒有真正的交流和連結。
那什麼才是高品質的精心時刻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就是對話。這意味著你要帶著同理心,真正去傾聽對方,而不是急著給出解決方案。
舉個例子,當女朋友跟你說:
「這禮拜工作真的好累,主管什麼事都不管,事情都丟給我們做。」
如果你回答:
「這是給你的磨練,好好學著做就對了!」
這樣的回答其實不是精心的對話,因為你沒有感受到她話語背後的情緒。對方可能需要的,只是有人幫她舒緩心情,而不是一個說教的答案。
精心時刻的真正意義,就是把你的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讓他感受到你的關注和在乎。這樣的交流,才能讓彼此的連結更深刻。
禮物是一種簡單但意義深遠的愛的語言,正如作者所說:
禮物是一種愛的視覺象徵。
當我們收到禮物時,那種被愛的感覺,往往和禮物的價值無關,而在於它背後的意義。
但這個愛的語言看似容易,真正的關鍵在於,送的禮物是否真的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愛。舉個例子:
有位朋友每年生日都收到家人送的實用家居用品,比如新的煮飯鍋或清潔用具。雖然實用,但他並不喜歡,因為這些禮物感覺像是在提醒他日常的責任,而不是純粹讓他感受到被關愛。他更希望收到的是一些能讓他放鬆或感到受寵的禮物,比如一本喜歡的書、一件精緻的小飾品,或是一張電影票,邀請他一起去享受一場輕鬆的時光。這樣的禮物,不僅是物品,更是對他需求和喜好的重視。
送禮的重點不只是表達心意,更是讓對方感受到「我很在乎你,我知道你的喜好和需求。」選禮物時,不妨多觀察對方的興趣,或記住他無意中提到的小細節。
記住,禮物的價值不在於價格,而在於它背後那份為對方用心思考的愛意。
所謂服務行動,就是用實際的幫助來表達愛。
當我們願意為朋友或家人花時間、花心力去做一些具體的事情,其實就是在用行動告訴他們:
「我很在乎你。」
服務行動的形式可以有很多,比如朋友需要人談心時,你放下手邊的事,耐心傾聽;家人生病時,你幫他去買菜、幫他準備一頓飯;或者幫忙整理家裡,讓家人下班回家的時候有一個乾淨又舒適的環境。
這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其實蘊含著滿滿的愛和關心。
但要記得,服務行動的價值並不在於事情有多偉大,而在於背後的用心和態度。
如果你是主動又真心地幫忙,這些行動會成為愛最有力的象徵。相反的,如果你在幫忙時態度敷衍、滿嘴抱怨,那傳遞的可能不是愛,而是壓力。所以,服務行動的核心不在於做了什麼,而是你願意用行動來傳遞對對方的在乎與用心。
這種愛的語言其實很容易理解,對某些人來說,在雙方都同意並感到舒適的情況下,被觸摸會讓他們感受到內心深處的連結。
在很多文化裡,身體接觸是一種自然的表達愛意方式。例如:
因此,身體接觸不只是肢體上的互動,更是一種心靈的交流,讓彼此的關係更加緊密。
以上是作者在書中歸納出的五種愛的語言,作者強調:
愛可以透過各種方式來表達,每一種愛的語言都能帶來溫暖和力量,但關鍵在於,我們需要了解自己和對方的愛的語言,然後用心去學會用對方的語言來表達愛。
當然,每一個人都會偏好於不同的愛的語言,如果我們只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愛,而忽略對方的需求,就會出現「雞同鴨講」的情況。
對方可能感受不到你的愛,甚至漸漸以為愛已經消失了。
因此,搞清楚自己的愛的語言,並學會用對方的愛的語言去表達愛,是維繫關係的重要秘訣。
要找到彼此的愛的語言其實不難,我們可以試著:
1. 觀察對方的日常行為模式;
2. 回想過去對方所抱怨的事情;
3. 仔細聆聽對方需求等方式。
透過這些小努力,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知道什麼方式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用心。當你用對的語言表達愛,就能讓關係更加親密,讓對方真切地感受到你的在乎。
愛,其實不需要轟轟烈烈,往往是那些日常的小細節最能打動人心。
一句暖心的鼓勵、一個輕輕的擁抱、或者一份貼心的小禮物,看似微不足道,卻能讓對方的一整天充滿溫暖和陽光。
愛的本質,就在於這些小小的行動中,讓彼此感受到支持與在乎。
想要和伴侶、家人或朋友建立更深的連結,光是認識五種愛的語言還不夠,我們還需要花時間去了解對方的愛的語言。
就像要得到「2」的答案,不一定是「1+1」,還有更多的可能性,愛也是如此。
只有用對的方式表達愛,才能讓對方真正感受到你的心意,讓彼此的關係更加穩固。
希望透過今天的分享,大家都能找到屬於彼此的愛的語言,讓關係更加親密,也讓愛的力量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