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不只喜怒哀樂|是人類跨越文化差異的共通語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知道有多少台灣人正在面對憂鬱的問題嗎?
10萬?不只喔!50萬?你太低估這個數字了。

200萬啊!

而這也可能只是一小部分。有更多人,可能連自己都沒有察覺到,他們只是覺得自己經常提不起勁、心情低落、沒辦法專注,甚至覺得生活一點意義也沒有。

回想一下,你上次「心情不太好」是什麼時候?

期末報告被老師噹爆?

跟另一半吵架吵到心累?

還是滑IG看到朋友在國外爽玩,而你在家吃泡麵趕報告?

這些時候,心裡是不是都會有種酸酸麻麻、悶悶的感覺?而且這種感覺不會馬上消失,還會默默影響你接下來的心情和行為。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主題:「情緒」。

其實啊,我們可以把情緒想像成,你大腦裡一直在默默運行的背景運作程式!就像你的手機或電腦,就算你沒在操作,後面還是有很背景多程式在跑,更新天氣、檢查訊息、掃描病毒⋯⋯

情緒也是這樣,它們在背景不斷運作,掃描你的內在與外在環境,評估什麼是重要的、安全的、危險的,然後跳出通知——也就是你的各種感覺。

這些背景程式有時候真的超有用,可以提醒你作出反應;有時候又好像很耗電,讓你心累、判斷力下降。

今天,我們就要跟著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哲學博士迪倫.埃文斯所寫的著作,《情緒:人類跨越文化差異的共通語言》,一起來看看情緒這種神秘的背景程式到底是怎麼運作的,又該怎麼優化它們,讓你的大腦系統跑得更順暢、更快樂。

「情緒」的演變:從柏拉圖到達文西

你知道嗎?我們現在說的「情緒」這個詞,其實是近代才出現的。

在十九世紀之前,哲學家和詩人當然也會談憤怒、恐懼這些感受,但那時候根本沒有一個叫「情緒」的統稱來打包所有這些感覺。

所以那時候他們怎麼說呢?

他們會用「激情」、「慾望」、「情意」等等這些更細緻、甚至帶有詩意的詞彙。

就像你以前電腦桌面亂七八糟、資料散落在不同資料夾,還沒有開始用「分類」的概念一樣。

來看看古希臘哲學大神柏拉圖你就知道了,他主張把人類的心智分成三部分:理性、慾望,還有一個叫 Thumos,作者把他翻譯成憤怒、精神或憤慨。

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這分類確實有點抽象,但對柏拉圖來說,這樣分是為了解答「什麼是最好的生活方式」。理性當家,激情和慾望乖乖聽話,才是理想狀態。

到了斯多噶學派就更激進了,他們覺得那些會讓你暴怒、狂喜的情緒,根本就是心智的Bug,是來自於你對不重要的小事賦予過高的權限,應該全部刪掉,讓內心冷靜到底,追求一種「不動心」的平靜狀態。

直到來到了十九世紀,才有像達爾文、心理學家貝恩這樣的人,開始嘗試把所有感覺歸納整理、重組成一套新的科學系統。

他們希望用一個比較中立、比較理性的新詞,來代表人類的內在感受機制。於是,情緒這個詞就被創造出來了。

這其實就好比是一場大腦系統的重灌工程,新興的科學心理學家希望可以擺脫過去神學、倫理那套太有包袱的分類方式,改用心理學、神經科學的語言去描述心智,就像寫硬體說明書那樣:不加情緒、不帶價值判斷、只講規格。

但問題來了!

也因為這樣,這個為了科學中立而發明的新詞,從一開始就沒人能給出一個大家都同意的準確定義。兩百年過去了,到底情緒是生理的?是認知的?還是社會互動的副產品?心理學家到今天還在吵個不停!

不過,就像爵士樂大師路易斯.阿姆斯壯說的:

如果你一定要問什麼是爵士樂,那你就永遠都不會懂它。

情緒也一樣,你也許說不出定義,但你一定能感覺到它正在運作。所以對於情緒這件事,很重要的,別太糾結定義,反而應該要把注意力放在「察覺」上面,認真感受那些在你心裡默默運行的情緒通知,它們其實都在傳遞重要訊息。

情緒程式庫:基本款、進階版與客製化版本

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就是它提到了一種很不一樣的情緒分類法

第一種、基本情緒(Basic Emotions)

就像是出廠預裝的程式,是全球通用的核心模組!

它就像是你電腦一買來就內建的基礎功能,比如快樂、憤怒、恐懼、驚訝、厭惡等等。這些情緒是寫在我們基因裡的出廠設定,是天生的,不是後天文化教出來的。

它們就像呼吸一樣,你不需要去學「怎麼害怕」,當危險靠近,你的大腦就會自動跳出這個反應。

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做過一個很經典的實驗:

他把美國人各種情緒表情的照片,給從沒接觸過西方文化的原住民看,結果發現他們一樣可以正確解讀這些表情的情緒意思,這證明什麼?

證明這些情緒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的生物本能,而不是文化學習的結果。

那文化差異會出現在哪呢?主要在所謂的「表達規則 」(Display Rules)上。

也就是說,感覺到厭惡這個情緒,是自動觸發的生物反應,但你會不會「表現出來」,以及怎麼表現,這就是文化告訴你的。

艾克曼的研究也發現:

就算文化要求我們隱藏情緒,在情緒觸發的第一瞬間,我們還是會把不自覺的、真實的基本情緒表情洩露出來。

這再次證明,基本情緒是個非常快速、自動化的生物反應,文化學來的「表達控制器」是在它之後才介入的。所以說,基本情緒就像是我們大腦作業系統的底層核心碼,是由演化寫入的通用語言、跨文化共享。它反應快速、自動觸發,是人與人之間理解彼此、連結彼此的基礎橋樑。

第二種是高等認知情緒(Higher Cognitive Emotions)

是需要動腦思考的進階感受!

這類情緒就比較複雜了,它不是那種直接的刺激反應。它需要我們有更進階的思考能力,像是能夠意識到自我、理解社會互動的規則,以及和他人進行比較。

這些情緒通常跟我們的想法、信念、價值觀,甚至是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有很大的關係。這類情緒包含什麼呢?像是尷尬、驕傲、罪惡感、羞恥、嫉妒或羨慕等等。

想像一下,你在一個非常安靜、大家都在專心聽講的課堂上,你的手機突然用最大音量播起了超響亮的抖音神曲,那一瞬間,你感覺到空氣凝結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你身上,意識到自己打破了這個場合應有的安靜氛圍,你臉頰發燙,恨不得立刻找個地洞鑽進去。

這種強烈的不自在感,就是尷尬。它之所以產生,並不是因為聲音太大嚇到你,而是你在那一刻意識到其他人都在看你,你破壞了某種社會氛圍的規則,你察覺到自己的行為和群體期待不一致,才產生這種強烈的不自在感。

第三種是文化特有情緒(Culture-Specific Emotions)

可以說是地區限定外掛模組!

雖然我們剛才說的基本情緒像是作業系統的核心,幾乎大家都差不多,但你成長的文化環境,就像是幫這個系統安裝了各種「在地化語音包」和「本土限定APP」。

這會影響到我們的某些情緒更容易被觸發、怎麼感受和表達這些情緒,甚至有些感受,要在特定文化裡面才有獨特的詞彙與存在感。

就像是台灣人超愛說「不好意思」,你有沒有發現,這句話幾乎是我們的生活萬用語?

可能只是請人幫個小忙:「不好意思,麻煩一下。」

不小心撞到人:「啊,不好意思!」

接受別人的稱讚或禮物:「喔~不好意思耶!」

甚至只是單純覺得麻煩到別人的時候,就會先來一句「不好意思」。

這句不好意思的意義幾乎包山包海,裡面可能混雜了一點歉意、一點尷尬、一點害羞、感謝,還有那種「不想給人添麻煩」的感覺。

如果你硬要翻成英文,可能得用三四個詞才能翻完。

這就是文化特有情緒的魅力!每一個文化都會根據它的價值觀,去「命名」某些情緒經驗,有些感覺,可能在某個文化裡非常強烈、常見、被重視,但在另一個文化裡,可能根本沒有名字,或者也沒那麼的敏感了。

小結

也許你曾經覺得「情緒」很難搞,不穩定、無法控制、影響表現……但其實,情緒不是來亂的,它們是你的內在導航系統,告訴你哪裡有危險、哪裡不安、哪裡有連結的可能。所以,學會認識情緒,不是為了把它關掉、壓下去,而是為了在關鍵時刻,聽懂自己內心的語言,做出更貼近自己的選擇。

最後,我也想問問大家:你最近有什麼情緒,是特別強烈、但又不太能用一句話講清楚的?是一種不好意思?一點點委屈?還是那種微妙的…不知道怎麼去形容的心情嗎?

歡迎在留言區告訴我們,也許你不是孤單的,也許你說出口的那個情緒,剛好別人也都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r. ANDRE的沙龍
1會員
15內容數
哈囉!大家好,我是碩哥 Dr. André。沒錯!就是那個愛運動、愛分享、愛挑戰、愛踏出舒適圈的碩哥。 [[[一起討論,一起成長,一起交流]]] 歡迎你們來到我的頻道,記得幫我按讚訂閱分享喔!
Dr. ANDR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這篇文章探討理性與感性在決策中的作用,並以《情緒賽局》一書為例,說明情緒如何作為決策的快速通道,以及理性如何控場,輔以賽局理論闡述日常生活中如何應用理性與感性達成雙贏局面。文章也提供三個實用技巧,幫助讀者提升決策能力。
Thumbnail
2025/04/10
這篇文章探討理性與感性在決策中的作用,並以《情緒賽局》一書為例,說明情緒如何作為決策的快速通道,以及理性如何控場,輔以賽局理論闡述日常生活中如何應用理性與感性達成雙贏局面。文章也提供三個實用技巧,幫助讀者提升決策能力。
Thumbnail
2025/04/03
本文探討神經語言程式學(NLP)中的表象系統,並提供視覺型、聽覺型和感覺型三種類型的讀者,如何藉由調整學習方式和生活節奏,提升效率和專注力,擺脫收假後的倦怠感。
Thumbnail
2025/04/03
本文探討神經語言程式學(NLP)中的表象系統,並提供視覺型、聽覺型和感覺型三種類型的讀者,如何藉由調整學習方式和生活節奏,提升效率和專注力,擺脫收假後的倦怠感。
Thumbnail
2025/03/28
大學畢業後,如何像火箭般扶搖直上?關鍵在於培養七種資本:知識資本、物質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本、語言溝通資本、身體資本和心理資本。本文詳細解析如何提升這七種資本,從課外學習、理財規劃、人脈拓展、培養興趣、語言學習、健康維持到心理建設,為你的未來成功奠定基礎。
Thumbnail
2025/03/28
大學畢業後,如何像火箭般扶搖直上?關鍵在於培養七種資本:知識資本、物質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本、語言溝通資本、身體資本和心理資本。本文詳細解析如何提升這七種資本,從課外學習、理財規劃、人脈拓展、培養興趣、語言學習、健康維持到心理建設,為你的未來成功奠定基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包括感受當下的情緒、自我對話、視覺化和情緒釋放等步驟。通過這個方法,人們可以學會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情緒穩定和心靈平衡的目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包括感受當下的情緒、自我對話、視覺化和情緒釋放等步驟。通過這個方法,人們可以學會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情緒穩定和心靈平衡的目的。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也許是社會期望又或者生理變化,我們開始擁有更多情緒。本文探討情緒的出現、認知以及處理方式,並提供正念呼吸作為一個具體的情緒清理行動。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也許是社會期望又或者生理變化,我們開始擁有更多情緒。本文探討情緒的出現、認知以及處理方式,並提供正念呼吸作為一個具體的情緒清理行動。
Thumbnail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出現情緒高亢和情緒低落的狀況,但是若因為情緒過高或情緒過低而對生活、課業與工作造成影響,便可能是罹患情感性疾患。
Thumbnail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出現情緒高亢和情緒低落的狀況,但是若因為情緒過高或情緒過低而對生活、課業與工作造成影響,便可能是罹患情感性疾患。
Thumbnail
科學證據揭露喜怒哀樂如何生成
Thumbnail
科學證據揭露喜怒哀樂如何生成
Thumbnail
瞭解情緒能量管理的核心,接受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的根源、表達情緒的健康方式,為您的內心花園在情緒的陽光下綻放出更多美麗的色彩,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瞭解情緒能量管理的核心,接受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的根源、表達情緒的健康方式,為您的內心花園在情緒的陽光下綻放出更多美麗的色彩,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