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被遺忘的筆記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林然是一名軟體工程師,每天的生活都在程式碼和資料中度過。他的世界充滿了邏輯與演算法,精確到毫秒的執行速度和零誤差的程式碼是他追求的目標。從事這行已經七年,他早已習慣了加班和熬夜的生活節奏,甚至對電腦螢幕上的藍光產生了某種依賴感。對他而言,生活似乎就是這樣,簡單而重複,沒有太多波瀾。

每一天,他都穿梭在公司與家的兩點一線之間,生活被切割成無數個相同的日子。每當夜幕降臨,他總是一個人走在空曠的街道上,看著城市霓虹燈閃爍,心中卻感到莫名的孤獨。雖然他的工作能夠帶來不錯的收入,但他總覺得內心深處似乎缺少了什麼。

林然並不是沒有夢想。年輕時,他曾渴望成為一名作家,創作出打動人心的故事。那時候的他,總是拿著一本筆記本,寫下腦海中浮現的靈感和片段。然而,現實生活的壓力讓他不得不選擇一條更為穩定的道路。於是,他走上了工程師的職業生涯,把那本筆記本鎖進了抽屜深處,再也沒有翻開過。

某天深夜,他疲憊地加班回家,路過一家新開的咖啡店。店門口掛著一塊黑板,上面寫著:「故事夜—分享你的故事,釋放你的心聲。」他停下腳步,看著那幾個字,內心深處忽然湧上一股久違的悸動。他不由自主地走進咖啡店,點了一杯咖啡,坐在角落靜靜地聆聽。

舞臺上,一位年輕女孩正在講述她與家人的故事,言語中充滿了對親情的感悟。隨後,一位中年男子分享了自己創業失敗後的低潮與重生。每一個故事都像是一扇窗戶,讓林然看到了不同的人生和情感。他忽然想起了自己曾經的夢想,那些塵封已久的文字與情感。

「下一位,有誰想上來分享?」主持人溫柔地問道。

林然猶豫了一下,心跳加速,但他最終還是舉起了手。他走上舞臺,望著台下的觀眾,深吸一口氣,開始講述自己作為工程師的生活,還有那個被遺忘已久的夢想。他坦誠地分享了自己內心的迷茫與孤獨,也講述了他曾經對寫作的熱愛與渴望。

當他講完時,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他驚訝地看著觀眾的眼神,那些眼神中充滿了認同與鼓勵。那一刻,他感覺心中的重擔似乎輕了許多,彷彿找回了一部分遺失的自我。

從那天起,林然重新拿起了筆記本,開始在下班後的夜晚寫作。他不再侷限於冷冰冰的程式碼,而是在文字中找回了情感與溫度。他寫下自己的故事,也創作了許多虛構的人物與情節。這些文字讓他感受到自由與快樂,彷彿終於找回了那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他的生活依然忙碌,但心境卻發生了變化。白天,他依然是那個認真負責的工程師,但夜晚,他化身為文字的編織者,在字裡行間尋找靈感與共鳴。那些被壓抑已久的情感,終於有了宣洩的出口。

幾個月後,林然的作品在咖啡店的故事夜中獲得了極大的反應,甚至被一位編輯相中,邀請他投稿至文學雜誌。他的文章逐漸被更多人看到,並收穫了讀者的共鳴與感動。他開始意識到,寫作不僅僅是他的夢想,更是一種與世界對話的方式。

一天夜裡,他再次走在回家的路上,抬頭望著滿天星鬥。那一刻,他感覺到從未有過的自由與滿足。程式碼依然在他的生活中佔據重要地位,但他知道,自己不再被它束縛。他找到了平衡,也找回了那個充滿夢想與情感的自己。

程式之外,還有廣闊的人生。林然終於明白,夢想從未遠離,只是在等待他重新拾起。

林然的生活開始變得豐富起來。

白天,他依然專注於程式碼與演算法,解決複雜的技術難題,維持著工程師應有的專業水準;而夜晚,他則沉浸在文字的世界中,任由思緒在紙上飛舞。

他發現,這樣的生活節奏讓他感到充實而有意義,彷彿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平衡點。 他的故事不再僅僅是孤獨與迷茫,而是融入了更多的情感與人生體驗。

林然開始以不同的角度觀察身邊的人與事,從同事間的對話中捕捉靈感,從街頭巷尾的生活細節中尋找題材。

他甚至會在午休時帶著筆記本,走到公司附近的公園,記錄下隨時冒出的片段與靈感。隨著他持續地書寫,林然的作品開始受到更多人的關注。他的文章在網路上引發了熱烈討論,有讀者留言表示從中找到了共鳴,也有人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故事。這些回饋讓林然深受感動,他發現自己的文字不僅僅是在表達自我,更是在連結人心,搭建了一座通往世界的橋樑。

某天,他收到了一封來自文學雜誌主編的電子郵件,邀請他參加一場文學沙龍活動。林然猶豫了一下,畢竟他對這類社交場合並不擅長,但他最終還是答應了。這或許是他進一步拓展寫作視野的機會,也是認識志同道合夥伴的契機。

活動當天,他穿上了平時很少穿的襯衫與西裝褲,走進了那家佈置典雅的文學咖啡館。場內的氛圍溫暖而放鬆,牆上掛滿了不同作家的肖像與經典語錄,書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文學作品。

林然有些緊張,但他深吸一口氣,告訴自己要勇敢跨出舒適圈。在活動中,他結識了一群熱愛文字的作家與詩人。他們分享了各自的創作經歷,討論著靈感的來源、文字的力量,甚至對社會議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

林然被這些人的熱情與才華深深打動,也在他們身上看到了不同於工程師世界的活力與自由。他特別與一位名叫蘇晴的年輕女作家聊得投緣。

蘇晴性格開朗,寫作風格細膩且充滿情感,她能輕易捕捉人性最真實的脆弱與力量。林然驚訝於她的洞察力,兩人從文學聊到生活,再到彼此的夢想與掙扎。

他感覺自己從未如此自在地與人交流過,彷彿找到了可以傾訴內心的夥伴。

活動結束後,蘇晴邀請林然參加他們的寫作聚會,並鼓勵他繼續寫下去。

林然感激地答應了,內心充滿了期待。他感受到自己的人生開始有了轉變,不再只是程式碼與螢幕的單調,而是多了一層色彩與溫度。

隨著時間的推移,林然與蘇晴的友誼逐漸加深。他們經常相約在咖啡館寫作、討論故事情節,甚至會一起參加文學講座與書展。這段友情不僅讓林然的作品更加豐富,也讓他感受到情感的流動與共鳴。

他發現自己變得更加敏感,也更懂得觀察與體會生活中的每一刻。

然而,隨著寫作事業的發展,林然也面臨了新的挑戰。他開始接到更多的邀約與稿件,但這也意味著他必須在工程師的工作與寫作之間找到平衡。

有時,他會因為交稿期限而熬夜,有時則必須在工作與創作中不斷切換角色,這讓他感到疲憊與壓力。面對這些挑戰,林然並沒有退縮。

他開始學習時間管理,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並且更加珍惜每一段創作的時光。他深知自己正在走上一條充滿未知的道路,但他也明白,這條路正是他一直渴望追尋的夢想之路。

林然不再迷茫,他找到了一個既屬於工程師、又屬於作家的自己。這樣的雙重身份讓他的人生更加立體,也讓他的故事更加真實而動人。

他知道,未來還有許多挑戰等待著他,但他已經準備好,無論是程式碼還是文字,他都會全心投入,勇敢前行。

隨著責任增加,他的時間被切割得更加零碎,每天都要在程式碼與文字間來回切換,甚至有時感到精疲力竭。

有幾次,他在公司加班到深夜,回到家後卻依然打開筆記本,寫下一段又一段情感豐富的文字。疲憊與充實交織,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同時也體會到生命的厚度與深度。

一次寫作聚會上,蘇晴關心地問:「你看起來有些疲倦,還好嗎?」

林然勉強地笑了笑:「只是最近有點忙,不過沒事,我可以應付。」

蘇晴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說:「別忘了,寫作是為了讓自己快樂,而不是另一種壓力的來源。」這句話像是一記當頭棒喝,讓林然陷入了沉思。

他開始反思自己過於追求完美,反而忽略了最初寫作的初衷。

於是,他調整了自己的步調,不再給自己過多的壓力,而是以更輕鬆的心態面對寫作。他學會適時地休息,也學會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到片刻的寧靜。

他開始養成習慣,每週留出一段時間去公園散步,或是靜靜地坐在咖啡館,觀察人群,尋找靈感。

隨著心態的轉變,林然的創作也變得更加自然且富有生命力。他的文字不再拘泥於形式,而是充滿了情感與溫度。讀者們紛紛留言表示,他的作品帶給他們感動與共鳴,甚至有人因為他的故事而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

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封來自出版社的邀請,對方希望能夠將他的短篇故事集結出版。林然看著那封電子郵件,心中充滿了激動與感慨。他從未想過,自己年輕時的夢想竟然真的有機會實現。

然而,他也清楚地知道,要完成這本書並不容易。除了寫作,他還必須面對編輯的建議、稿件的修改,甚至是宣傳活動等一連串挑戰。但這一次,他不再感到恐懼或迷茫,而是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勇氣與自信。

在出版社的協助下,林然的第一本書終於問世。新書發表會上,他站在臺上,面對台下滿滿的讀者,感到無比的激動與感恩。他分享了自己從程式工程師到作家的心路歷程,也談到了自己如何在現實與夢想之間找到平衡。

當晚,蘇晴走上前,微笑著說:「恭喜你,林然。你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林然回以微笑:「謝謝妳,沒有妳的鼓勵,我可能早就放棄了。」蘇晴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別忘了,我們還有更多故事要寫,一起加油吧!」

林然點了點頭,望向窗外的夜空。星光閃爍,他感覺到自己的人生不再只有單調的程式碼與冷冰冰的資料,而是充滿了情感與可能性。他終於明白,生活不需要二選一,只要找到平衡,就能夠在現實與夢想之間自由穿梭。

從那天起,林然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而有意義。他依然是那個專業且認真的程式工程師,但同時,他也是一名溫暖且充滿情感的作家。他用程式碼改變世界,也用文字溫暖人心。

他的故事,還在繼續書寫。

分享追劇心得、美食、跟小說創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君的生活像一幅久經風霜的畫,漸漸失去了原有的光澤。每一天,他都生活在無盡的循環中。早晨的鈴聲響起,他便從床上爬起,帶著沉重的步伐走向那間車間。這是一份他已經做了十多年的工作,雖然賺得不多,但也足夠他應付眼前的生活開銷。這些年來,他已經習慣了那種生活的枯燥與沉默。只不過,這種平淡的日子
默默守護的愛情故事,最終因為從未說出口的愛而留下遺憾。文章描寫了男主角多年來默默守護女主角,卻始終沒有表達愛意,最終只能看著她與他人幸福的過程。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女孩小潔暗戀同班同學小江的故事,她因為自卑和害怕破壞友誼而無法表達自己的愛意,只能將這份情感深藏心底。文章探討了『說不出口的愛』這個主題,闡述了即使無法實現,默默的付出和愛也是珍貴的。
他總是在遠處看著她。 在晨曦微露的校園裡,在圖書館靜謐的午後,在雨滴輕敲窗台的黃昏,他的目光總是不經意地追隨著她。不是刻意的,只是無法控制地被吸引。她的笑容像晨光一樣溫暖,她認真讀書時微蹙的眉間像一幅最精緻的畫,他甚至喜歡她偶爾發呆時輕輕咬住筆桿的模樣。 他喜歡她,很久了。 他們並
時間推進,一切都變了。從秒回的熱絡到如今的冷淡,暗戀的過程就像冬日陽光般冰冷。文章細膩描寫了暗戀中從期待到失望,最後學會放手的過程,以及對話速度變化帶來的感情轉變。
這篇文章探討暗戀的苦澀與無奈,描寫暗戀者內心的掙扎、幻想與自我欺騙,以及最終接受現實的無可奈何。透過細膩的文字,深刻展現暗戀者默默付出、只能遠觀的無言心痛,引起讀者共鳴。
江君的生活像一幅久經風霜的畫,漸漸失去了原有的光澤。每一天,他都生活在無盡的循環中。早晨的鈴聲響起,他便從床上爬起,帶著沉重的步伐走向那間車間。這是一份他已經做了十多年的工作,雖然賺得不多,但也足夠他應付眼前的生活開銷。這些年來,他已經習慣了那種生活的枯燥與沉默。只不過,這種平淡的日子
默默守護的愛情故事,最終因為從未說出口的愛而留下遺憾。文章描寫了男主角多年來默默守護女主角,卻始終沒有表達愛意,最終只能看著她與他人幸福的過程。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女孩小潔暗戀同班同學小江的故事,她因為自卑和害怕破壞友誼而無法表達自己的愛意,只能將這份情感深藏心底。文章探討了『說不出口的愛』這個主題,闡述了即使無法實現,默默的付出和愛也是珍貴的。
他總是在遠處看著她。 在晨曦微露的校園裡,在圖書館靜謐的午後,在雨滴輕敲窗台的黃昏,他的目光總是不經意地追隨著她。不是刻意的,只是無法控制地被吸引。她的笑容像晨光一樣溫暖,她認真讀書時微蹙的眉間像一幅最精緻的畫,他甚至喜歡她偶爾發呆時輕輕咬住筆桿的模樣。 他喜歡她,很久了。 他們並
時間推進,一切都變了。從秒回的熱絡到如今的冷淡,暗戀的過程就像冬日陽光般冰冷。文章細膩描寫了暗戀中從期待到失望,最後學會放手的過程,以及對話速度變化帶來的感情轉變。
這篇文章探討暗戀的苦澀與無奈,描寫暗戀者內心的掙扎、幻想與自我欺騙,以及最終接受現實的無可奈何。透過細膩的文字,深刻展現暗戀者默默付出、只能遠觀的無言心痛,引起讀者共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我從23歲開始的職涯歷程,如何從一開始的軟體工程師轉為全職遠端工作者的過程,包含了在日本工作、投資房地產和股票等經歷。透過不斷學習新技術和挑戰自己,我在職涯中獲得了成長和財務上的回報。
Thumbnail
暑假帶著孩子們東奔西跑,連上班都帶著他們進公司(自家經營的小公司)。 今天我準備開始工作,整理一下心情,把東西定位,這時我注意到我兒子,從下車開始到坐在椅子上,他已經將手機打開,沉靜在自己的網路世界,我猜他在看短影片,有時候笑有時候皺眉。他沒有跟任何一個人說話,大家在旁邊你一言我一語的聊天,不知道
Thumbnail
  小說停更一週,那就多發點日常或短篇好了?   今天幾乎都泡在電腦前修稿,調整先後順序比我想像中的要難上許多,尤其是調整過後還要加上原本沒有的段落,前後劇情跟對話也要大幅調整,才不會有銜接上的問題,這好考驗耐心,翩翩是個沒什麼耐心的人。   感謝我桌面的幾位帥哥為我提神,我好受多了!  
Thumbnail
林似乎從那淡薄的回憶之中爬梳了那個原點。那份握在他手上的原稿複本,透著依然如此獨特的味道,有些作品、文字、句子、文字世界所建構出的畫面,就像是被刻上了記號一樣,純粹的記號,那可能不是AI技術或者大數據才能餵養出來的產物。 那個被靈魂刻劃的段落,有時並不具備真實的邏輯,單純得像是孩童第一次作畫那樣只
Thumbnail
小李是一位在台北知名科技公司工作的工程師。每天清晨,他都會在鬧鐘響起的瞬間迅速起床,趕忙洗漱、換裝,然後匆匆踏上通勤的捷運。在公司的辦公室裡,他總是那個最早打卡、最晚離開的人。無論是日常的專案開發還是臨時的技術支援,小李都以百分之兩百的熱情和專注投入,力求做到完美。然而,這樣的工作方式讓他疲憊不堪,
Thumbnail
在一個忙碌的大城市裡,有一位年輕的軟件工程師,名叫王晨。他每天的生活充滿了編程、加班和無盡的會議。他感覺自己陷入了一成不變的循環,心中渴望挑戰自我。 某天,他的好朋友李琳約他在一家咖啡館見面。李琳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總是充滿活力和創意。
不知不覺也轉職做了半年多,想說好好打成一些文章當紀錄,也讓有些想轉職的人不小心搜到這文章可以當作參考。雖然說個人經驗只適用於個人,但我想多數人還是需要一些成功的經驗分享當作鼓勵。
Thumbnail
追求乾淨的程式碼是好的開始,但不要陷入過度設計的陷阱,導致程式難以維護。實際上,考慮團隊狀況和專注於解決真正的問題更為重要。了解公司的規模和現實情況,適時調整工作重心。技術不斷進步,使得寫程式變得更加容易,但這並不意味著工程師的角色會消失。在選擇技術時,也要考慮隱形成本有時簡單的解決方案反而更有效。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資工系學習的狀況,以及對程式和小說的態度。作者表示將更努力投入學習程式,並停止沉迷於小說。
Thumbnail
#職場故事 #網頁設計 #前端工程師 #轉職 #跨領域 八、軟體公司的前端工程師之路 新公司不是做網頁專案的,而是自己研發資安軟體的公司,主要只有一個大專案,跟很多客製化的需求。 我在這次轉職時有考慮到,我其實不太喜歡一個案子做完就結束的感覺,因為那會讓我覺得這些作品做完好像也不是我的東西..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我從23歲開始的職涯歷程,如何從一開始的軟體工程師轉為全職遠端工作者的過程,包含了在日本工作、投資房地產和股票等經歷。透過不斷學習新技術和挑戰自己,我在職涯中獲得了成長和財務上的回報。
Thumbnail
暑假帶著孩子們東奔西跑,連上班都帶著他們進公司(自家經營的小公司)。 今天我準備開始工作,整理一下心情,把東西定位,這時我注意到我兒子,從下車開始到坐在椅子上,他已經將手機打開,沉靜在自己的網路世界,我猜他在看短影片,有時候笑有時候皺眉。他沒有跟任何一個人說話,大家在旁邊你一言我一語的聊天,不知道
Thumbnail
  小說停更一週,那就多發點日常或短篇好了?   今天幾乎都泡在電腦前修稿,調整先後順序比我想像中的要難上許多,尤其是調整過後還要加上原本沒有的段落,前後劇情跟對話也要大幅調整,才不會有銜接上的問題,這好考驗耐心,翩翩是個沒什麼耐心的人。   感謝我桌面的幾位帥哥為我提神,我好受多了!  
Thumbnail
林似乎從那淡薄的回憶之中爬梳了那個原點。那份握在他手上的原稿複本,透著依然如此獨特的味道,有些作品、文字、句子、文字世界所建構出的畫面,就像是被刻上了記號一樣,純粹的記號,那可能不是AI技術或者大數據才能餵養出來的產物。 那個被靈魂刻劃的段落,有時並不具備真實的邏輯,單純得像是孩童第一次作畫那樣只
Thumbnail
小李是一位在台北知名科技公司工作的工程師。每天清晨,他都會在鬧鐘響起的瞬間迅速起床,趕忙洗漱、換裝,然後匆匆踏上通勤的捷運。在公司的辦公室裡,他總是那個最早打卡、最晚離開的人。無論是日常的專案開發還是臨時的技術支援,小李都以百分之兩百的熱情和專注投入,力求做到完美。然而,這樣的工作方式讓他疲憊不堪,
Thumbnail
在一個忙碌的大城市裡,有一位年輕的軟件工程師,名叫王晨。他每天的生活充滿了編程、加班和無盡的會議。他感覺自己陷入了一成不變的循環,心中渴望挑戰自我。 某天,他的好朋友李琳約他在一家咖啡館見面。李琳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總是充滿活力和創意。
不知不覺也轉職做了半年多,想說好好打成一些文章當紀錄,也讓有些想轉職的人不小心搜到這文章可以當作參考。雖然說個人經驗只適用於個人,但我想多數人還是需要一些成功的經驗分享當作鼓勵。
Thumbnail
追求乾淨的程式碼是好的開始,但不要陷入過度設計的陷阱,導致程式難以維護。實際上,考慮團隊狀況和專注於解決真正的問題更為重要。了解公司的規模和現實情況,適時調整工作重心。技術不斷進步,使得寫程式變得更加容易,但這並不意味著工程師的角色會消失。在選擇技術時,也要考慮隱形成本有時簡單的解決方案反而更有效。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資工系學習的狀況,以及對程式和小說的態度。作者表示將更努力投入學習程式,並停止沉迷於小說。
Thumbnail
#職場故事 #網頁設計 #前端工程師 #轉職 #跨領域 八、軟體公司的前端工程師之路 新公司不是做網頁專案的,而是自己研發資安軟體的公司,主要只有一個大專案,跟很多客製化的需求。 我在這次轉職時有考慮到,我其實不太喜歡一個案子做完就結束的感覺,因為那會讓我覺得這些作品做完好像也不是我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