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烏俄戰爭後:美國外交利益主導全球局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再過10天,烏俄戰爭即將滿三周年(2022/2/24),參戰雙方都付出相當大的代價。然而,隨著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ohn Trump)再次上台,近來頻頻插手、甚至主導烏俄戰爭的談判。
  然而,美國的介入會如何左右烏俄戰爭的走向,對於日後國際局勢以及更現實的台海局勢又會有什麼影響?民主價值是否遠高美國利益?本文就從美國的角度來看這場鏖戰將近三年的戰役後續的發展。
烏俄戰爭即將滿三年,美國介入如何影響戰後國際局勢?

烏俄戰爭即將滿三年,美國介入如何影響戰後國際局勢?


美國的外交策略核心價值:利益

  美國的外交策略一向以國家利益為核心,無論是海灣戰爭、烏俄戰爭,還是未來可能的台海局勢,這一點始終未曾改變。

  雖然美國經常以推動民主和人權為名介入國際事務,但仔細分析其行為可以發現,美國的行動往往是基於自我利益的考量,這不僅在過去的衝突中有所體現,烏俄戰爭便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烏俄戰爭至今仍未結束,並且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迎來重要的轉折點。在這場持續近三年的衝突中,數以萬計的生命被奪走,無數家庭流離失所,這場戰爭不僅對烏克蘭本國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也在國際政治中引發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美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呈現在其盟友前的形象以及日後同盟關係的判斷。


烏俄戰爭:民主與地緣政治的交織

  2022年俄羅斯發動全面入侵烏克蘭,並迅速占領烏東和南部大片領土,進一步加劇了國際關注。美國和西方盟國的支持,尤其是軍事援助,使烏克蘭能夠抵抗住俄羅斯的進攻,並且逐步反攻,收復部分失土。

  儘管烏克蘭在這場戰爭中展現出強大的軍事韌性,並得到了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的支持,然而這場衝突的根本原因,並非僅僅是烏克蘭維護民主和領土完整的問題,而是在於俄羅斯與西方,特別是美國之間的地緣政治博弈

  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背後,既有對抗俄羅斯的政治動機,也有戰略層面的考量。美國不僅希望削弱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也想確保東歐的穩定,防止俄羅斯擴大影響力,這樣才能維護其在全球的霸權地位。

  儘管烏克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並且期待在未來能夠加入北約,但在美國政府已經表示烏克蘭不可能全面恢復所有領土的情況下,這一目標卻變得愈加渺茫,同時也向北約表示美方「未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對烏克蘭而言這場戰爭最初的戰略目標也越來越遠,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唯一獲利的,應該只有因戰爭而免於低民調下台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Oleksandrovych Zelenskyi)。


美國外交策略:以利益為導向的決策

  美國在烏俄戰爭中的角色顯示了其外交政策的兩面性:一方面,美國的支持被包裝成對烏克蘭民主的支持,另一方面,這一行為實際上也服務於美國的地緣政治利益。

  在美國的外交決策中,民主與人權的推廣經常被用作手段,而非核心目的。事實上,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並不僅僅是出於對烏克蘭的忠誠,而是為了保持其在歐洲的影響力,並進一步削弱俄羅斯的勢力。

  回顧歷史,我們不難發現,美國的外交政策長期以維護自身利益為優先。無論是1990年代的海灣戰爭,還是當前的烏克蘭危機,美國的行動多數是基於對能源資源、地緣政治優勢、以及與大國競爭的考量。

  在海灣戰爭中,美國以保護石油供應為名介入,儘管同時也強調保護科威特的主權和國際秩序。而在烏克蘭戰爭中,美國的主要目的是遏制俄羅斯的影響力,並確保自己在歐洲的存在和權力。


烏俄戰爭的結局與未來的挑戰

  隨著戰爭進入僵局,和平談判成為了目前最為關注的議題。近期報導指出,美國提出的和談方案中,烏克蘭或無法完全收復所有領土,也無法如期加入北約,這對烏克蘭而言無疑是重大打擊。烏克蘭政府表示,儘管其核心目標是保護國土和人民,但如果為了和平可以接受某些妥協,也將謹慎考慮。

  儘管如此,和談的結果並不確定。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導,和談可能會是結束這場戰爭的最佳途徑,但《金融時報》則指出,烏克蘭在談判中可能面臨巨大的外部壓力,並可能被迫做出對其國家利益不利的妥協。而《世界報》則提醒,即便和談成功,戰後的重建和政治穩定仍將是烏克蘭面臨的最大挑戰。


台海局勢的啟示

  烏克蘭戰爭的發展,對於其他地區的國際關係,特別是台海局勢,具有重要啟示。若兩岸局勢升級,並且爆發衝突,美國可能會像在烏克蘭一樣,強調自身的地緣政治利益而非台灣的民主價值,最實際的,就是美國在兩岸之間選擇建交的對象是最明顯的證明。

  身體做的,比起嘴巴說的,最誠實的永遠是行動。

  因此,若美中之間達成某種協議,台灣很可能無法直接參與談判,未來的局勢將由大國間的協議所決定。這對台灣而言是一個深刻的警示,顯示出國際政治中,國家利益和大國博弈始終是決策的核心。


戰後的烏克蘭與全球秩序的重建

  烏俄戰爭的下一步,將取決於和談的進程及國際社會的支持。對烏克蘭而言,無論是和平協議的簽署,還是戰爭的持續,都將對其未來的國家安全和政治結構帶來重大影響。

  美國的角色,無論是作為支持者還是調解者,都將直接影響到這一進程。而從更廣泛的角度看,這場衝突也為全球秩序的演變提供了重要的教訓——在大國博弈中,民主價值往往只是表面,真正驅動外交政策的,依然是國家利益

  對全球而言,烏俄戰爭後的國際秩序將面臨重塑,從能源安全到地緣政治的重新洗牌,都將影響未來幾十年的世界格局。而台海局勢、南海問題等其他熱點,也可能在同樣的外交博弈中,找到相似的結局。

avatar-img
10會員
37內容數
用純粹主觀的方式深入解析曾經發生但現在還看得見的教育現場、時事觀察與可能是所謂「創新」商業或職場議題。 一切都是Jia's Talk,Just Talk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日關注資料 17:00 IEA公佈原油市場月度報告 20:30 加拿大2月CPI月率 20:30 美國2月零售銷售月率 22:30 美國當周EIA原油庫存
鴻海如看待俄烏戰爭? 預估70%在4月底前結束,全球風險情緒降溫,黃金及原油等原物料,以及債市、美元指數 (DXY) 都將同步回落,全球股市則會反彈 15%。
切爾西的老闆Roman Abramovich在萬般不捨的情況下下台一鞠躬了,身為俄羅斯大亨,Roman早在月初就表示自己希望出售切爾西,即便他一點也不願意這麼做。
隨著烏俄戰爭的爆發,Starlink 快速地協助了烏克蘭部分地區恢復網路通訊,這讓我很好奇,所謂的衛星通訊上網背後的運作原理大概是甚麼,以及 SpaceX 正在實行的星鏈計劃最終目標是甚麼,這樣的技術可能會為人類文明與生活取得甚麼樣的突破呢?
俄烏開戰至今已13天了,多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也造成股市開始震盪了。台股3/7這天重挫了557.83點,每當這時候就會很多人開始在喊是不是該逃命了。 文章中我臆測了作價差及長期投資的思考邏輯,讓讀者們閱讀完, 自己來判斷是不是該逃命了呢?
今日關注資料 17:00 IEA公佈原油市場月度報告 20:30 加拿大2月CPI月率 20:30 美國2月零售銷售月率 22:30 美國當周EIA原油庫存
鴻海如看待俄烏戰爭? 預估70%在4月底前結束,全球風險情緒降溫,黃金及原油等原物料,以及債市、美元指數 (DXY) 都將同步回落,全球股市則會反彈 15%。
切爾西的老闆Roman Abramovich在萬般不捨的情況下下台一鞠躬了,身為俄羅斯大亨,Roman早在月初就表示自己希望出售切爾西,即便他一點也不願意這麼做。
隨著烏俄戰爭的爆發,Starlink 快速地協助了烏克蘭部分地區恢復網路通訊,這讓我很好奇,所謂的衛星通訊上網背後的運作原理大概是甚麼,以及 SpaceX 正在實行的星鏈計劃最終目標是甚麼,這樣的技術可能會為人類文明與生活取得甚麼樣的突破呢?
俄烏開戰至今已13天了,多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也造成股市開始震盪了。台股3/7這天重挫了557.83點,每當這時候就會很多人開始在喊是不是該逃命了。 文章中我臆測了作價差及長期投資的思考邏輯,讓讀者們閱讀完, 自己來判斷是不是該逃命了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美烏雙邊安全協議 今天早上看到一則新聞... 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6月13日在義大利簽署雙邊安全協議,拜登表示,目標是強化烏國長期且可恃的防衛及嚇阻能力,主要是提供武器和彈藥、情報共享、代訓烏軍,以及強化烏克蘭軍隊和北約軍隊之間的軍事互操作性,而不是派遣美軍到烏克蘭作戰。;澤倫斯
Thumbnail
歐洲三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後,更多國將跟進。美國持續拒絕"單方面承認"。 美國將解禁援烏武器,可直攻俄羅斯本土。俄羅斯進行戰術核武演練。 BJ:現在有一個國家的態度是,不管其他國家怎麼認為,只有他自己說了算。如果這不是霸權,什麼是霸權? 天佑人類。 --- BBC報導:台灣昨日Google熱搜
Thumbnail
挪威、愛爾蘭、西班牙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布林肯於國會聽證會遭批戰犯、舉血手抗議。 俄羅斯於烏克蘭周遭戰術核武演習。烏克蘭擊毀俄黑海艦隊最後一艘飛彈艦。 BJ:天佑人類。 外交是目的是和平解決衝突,要是發生戰爭,就是外交失敗。美國國務卿是外交官,他有沒將工作做好?世人一目瞭然。 至於國會聽證會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過了今年2月24日,俄烏戰爭便正式進入第三年。從烏克蘭的視角來看,目前的戰況相當不樂觀。
Thumbnail
自從去年三季度開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線便開始僵持不動,雙方互有摩擦,但俄羅斯始終無法再下戰果;烏克蘭雖然奪回了一半失去的領土,但同樣再難進一步。
Thumbnail
烏克蘭目前面臨著與俄羅斯的消耗戰,西方國家對其提供援助,但烏克蘭很難戰勝這場戰爭。雖然俄羅斯受到西方制裁,但對其能源出口仍有保障。俄羅斯有望在與西方的鬥爭中獲勝。
Thumbnail
2022/2/23 首先,只要俄軍不揮師基輔,估計北京應沿用「克里米亞模式」,繼續「堅持外交解決」,美歐無法因此連坐制裁中國。其次,美國固然在團結北約、削弱歐盟有收穫,但一來俄國強勢會使東歐更「依賴」北約,要求北約要顯示「更大信用」,則美國「印太戰略」重點不能不稍有分散。
Thumbnail
2022/4/24 從川普就任美國總統時起,許多西方國際政治學名家便對美國主導的戰後「自由國際秩序」(Liberal International Order)的前景表示悲觀。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與俄烏軍事衝突爆發,國際秩序加速下墜的預期更甚囂塵上。
Thumbnail
俄烏戰爭與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 這不是俄烏戰爭 歐盟既有問題因俄烏戰爭而加重分歧
美烏雙邊安全協議 今天早上看到一則新聞... 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6月13日在義大利簽署雙邊安全協議,拜登表示,目標是強化烏國長期且可恃的防衛及嚇阻能力,主要是提供武器和彈藥、情報共享、代訓烏軍,以及強化烏克蘭軍隊和北約軍隊之間的軍事互操作性,而不是派遣美軍到烏克蘭作戰。;澤倫斯
Thumbnail
歐洲三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後,更多國將跟進。美國持續拒絕"單方面承認"。 美國將解禁援烏武器,可直攻俄羅斯本土。俄羅斯進行戰術核武演練。 BJ:現在有一個國家的態度是,不管其他國家怎麼認為,只有他自己說了算。如果這不是霸權,什麼是霸權? 天佑人類。 --- BBC報導:台灣昨日Google熱搜
Thumbnail
挪威、愛爾蘭、西班牙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布林肯於國會聽證會遭批戰犯、舉血手抗議。 俄羅斯於烏克蘭周遭戰術核武演習。烏克蘭擊毀俄黑海艦隊最後一艘飛彈艦。 BJ:天佑人類。 外交是目的是和平解決衝突,要是發生戰爭,就是外交失敗。美國國務卿是外交官,他有沒將工作做好?世人一目瞭然。 至於國會聽證會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過了今年2月24日,俄烏戰爭便正式進入第三年。從烏克蘭的視角來看,目前的戰況相當不樂觀。
Thumbnail
自從去年三季度開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線便開始僵持不動,雙方互有摩擦,但俄羅斯始終無法再下戰果;烏克蘭雖然奪回了一半失去的領土,但同樣再難進一步。
Thumbnail
烏克蘭目前面臨著與俄羅斯的消耗戰,西方國家對其提供援助,但烏克蘭很難戰勝這場戰爭。雖然俄羅斯受到西方制裁,但對其能源出口仍有保障。俄羅斯有望在與西方的鬥爭中獲勝。
Thumbnail
2022/2/23 首先,只要俄軍不揮師基輔,估計北京應沿用「克里米亞模式」,繼續「堅持外交解決」,美歐無法因此連坐制裁中國。其次,美國固然在團結北約、削弱歐盟有收穫,但一來俄國強勢會使東歐更「依賴」北約,要求北約要顯示「更大信用」,則美國「印太戰略」重點不能不稍有分散。
Thumbnail
2022/4/24 從川普就任美國總統時起,許多西方國際政治學名家便對美國主導的戰後「自由國際秩序」(Liberal International Order)的前景表示悲觀。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與俄烏軍事衝突爆發,國際秩序加速下墜的預期更甚囂塵上。
Thumbnail
俄烏戰爭與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 這不是俄烏戰爭 歐盟既有問題因俄烏戰爭而加重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