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科技硬體產業(主要聚焦於筆記型電腦 ODM 領域)受到顯著的季節性波動影響,總出貨量達 840 萬台,較前月下降 25%,但與去年同期持平。這一現象主要歸因於農曆新年假期導致的生產與物流延遲。然而,根據市場預測,2 月出貨量將回升至 930 萬台,年增 13%,推動 2025 年第一季度整體市場表現。該季度總出貨量預計達 2890 萬台,較上季度下降 8%,但相較去年同期仍實現 1% 的成長。
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包括 AI PC 的快速發展以及 企業級伺服器市場 的穩健擴張。隨著 2025 年上半年 x86 AI PC 產品的商業化推進,市場預期將迎來新一輪換機潮。此外,受國際貿易緊張局勢與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影響,品牌廠商採取提前備貨策略,進一步支撐 ODM 訂單需求。
廣達作為全球領先的 ODM 廠商,1 月出貨量為 280 萬台,月減 35%,年減 3%。然而,該公司營收達新台幣 1426 億元,年增 95%,顯示出其伺服器業務的顯著增長動能。預測 1Q25 總出貨量將達 1010 萬台,與去年同期大致持平。廣達的競爭優勢主要來自其在 AI 伺服器市場的深厚佈局,並持續受惠於企業級數據中心建設的擴展。
仁寶 1 月出貨量為 200 萬台,月減 13%,年減 9%。儘管筆電市場仍面臨不確定性,該公司憑藉企業級筆電的穩健需求,使 1Q25 預測總出貨量達 730 萬台,市場表現優於平均。
緯創 1 月出貨量為 150 萬台,月減 17%,但年增 15%。企業筆電市場需求增長使其受惠,1Q25 預估出貨量達 500 萬台,年增 9%。隨著 AI PC 需求的提升,緯創可能成為該市場的主要受益者。
和碩 1 月出貨量為 61 萬台,月減 19%,但年增 16%。其企業級客戶需求穩定,預計 1Q25 出貨量達 190 萬台,年增 23%。
隨著 AI 技術的快速進步,AI PC 預計將於 2025 年上半年成為市場主流。這些設備採用 x86 架構並配備高效運算能力,進一步提升 ODM 訂單規模。此外,伺服器需求持續增長,特別是廣達在該領域的市場領導地位,使其營收顯著提升。
美中貿易戰的不確定性促使品牌廠商加速提前拉貨,以應對潛在的關稅變動。另一方面,ODM 廠商正積極調整生產佈局,將部分產能轉移至 台灣與東南亞,以降低供應鏈風險並優化生產成本。
1 月出貨量的下降主要歸因於農曆新年假期的影響,但 2 月預計回升 11%,進一步帶動 1Q25 整體市場表現。相較於過去 10 年的平均水準,今年第一季度的季節性影響相對較小,這與 2024 下半年出貨量低於預期,導致 2025 年初市場需求回補有關。
Intel、AMD、NVIDIA 在 AI PC 市場扮演關鍵角色,隨著 AI PC 的普及,這些晶片的需求將大幅提升,直接影響 ODM 訂單量。
廣達、仁寶、緯創和和碩仍然主導 ODM 市場。價格競爭與生產效率將成為 ODM 廠商的關鍵競爭力。
筆電市場仍由 Apple、HP、Dell、Lenovo 佔據主導地位,這些品牌擁有較高的議價能力,進一步壓縮 ODM 廠商的利潤空間。此外,線上零售商如 Amazon、京東等的影響力不斷增強,也改變了傳統銷售模式。
作為全球最大的筆電與伺服器 ODM,廣達將持續受惠於 AI 伺服器市場的增長。
全球第二大 ODM,專注於消費型筆電與企業筆電市場,預計 2025 年業務穩健發展。
具備 AI PC 產業優勢,並積極布局企業級市場。
企業訂單穩定,全年展望樂觀。
專注 AI 伺服器市場,持續受惠於企業級運算需求。
短期內,AI PC 與伺服器市場的發展將推動 ODM 廠商的成長,廣達與緯創將成為主要受益者。中長期而言,ODM 廠商需關注貿易戰與供應鏈變革帶來的影響,並調整經營策略以因應市場變化。
本文所提供的資訊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邀約。投資具有風險,市場可能出現波動,您可能無法獲得預期的收益,甚至可能面臨資金損失。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建議您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審慎評估相關風險,並諮詢專業財務顧問。本文作者及相關單位對因依據本文資訊而做出的投資決策或其他行動所產生的任何損失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