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未來市場會有很多#通膨陷阱#中國#德國#台灣#銅#黃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有訂閱VIP的人,這一段就在社團聽影音就可以了

---------------------------------------------------

德國明明GDP都在衰退!怎麼指數再創歷史新高??

全球資金避風港效應:隨著歐洲經濟衰退,資金轉向頭部企業,這些企業多為全球化經營,並未受歐洲內部需求放緩影響。

例如 安聯(Allianz)與慕尼黑再保險(Munich Re)受惠於全球資產增長與風險定價能力

製造業自動化與軍工產業推升:西門子、巴斯夫、拜耳等公司受惠於長期科技創新,尤其 萊茵金屬(Rheinmetall)因軍備需求暴增,股價一年翻倍,市場已經重新定價歐洲的軍工產業。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59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投資咖啡因的交易聖經、投資心靈的人生能量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57會員
1.3K內容數
投資心理學的核心地位 心理情緒交易占比70%:掌控交易勝率關鍵 市場波動常常引發人性的兩大情緒:貪婪與恐懼。這些情緒會驅使投資者做出非理性的決策,例如在市場高點追漲、在恐慌時拋售。 成功的投資者懂得對抗情緒,以理性和規劃來取代本能反應。 "市場上的成功,往往來自做不自然的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財經咖啡因的窩 的其他內容
教學範例 僅供參考 均無投資建議買賣 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 統一超商在2025年1月創下歷史新高的營收紀錄,但股價卻未能同步上揚 甚至未回到2019年疫情前的高點。這背後的原因其實很好解答 首先
我們在投資、職場或是人生任何時刻 時常遇到"明明感覺不對,卻還是做錯決定"的情況。 把這類歸屬為玄學的話,不是知識不足,而是"福報"不夠,導致容易受錯誤的訊息引導,判斷力下降。 福報不單指宗教概念,而是一種能量、運勢、心態與行動累積的結果。 一個人若長期累積善念、穩健行事,往往擁有
市場的心理戰:恐慌的幻覺與財富轉移 市場從來不是真實的世界,它更像是一場心理遊戲,一個設計來影響大多數人決策的舞台。每一次恐慌、每一次政策動盪、每一次媒體的狂轟亂炸,都是在為多數人建構一座心理監獄,讓他們困在恐懼與不確定性之中。當所有人都認為「完蛋了」,當市場情緒跌入谷底,那些真正的贏家
教學範例 僅供參考 均無投資建議買賣 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 不管是#第一銅還是#銅期貨 都已經開始按照我們預期上揚創今年新高 規劃的預期市場共鳴機會是要在還沒有人再算的時候才有意義 現在只會有更多投資人落後"查新聞跟查資訊" 我們只需要保持優勢就可以享受到最後 就是
財佈施:種下改變命運的因果 命運無法拘束的兩種人>>>極惡之人與極善之人。 極惡我們先不談,因為沒有人希望自己朝這個方向發展。 那麼,想要改變命運的人,唯一的方式就是積極行善。 但改變命運絕非一蹴可幾,因此我們要先理解「極善」的概念。 從行為開始,讓心態跟著改變 改變從行為開始
最近非常感傷的高雄分屍案 嫌面就是標準的反社會人格,缺乏同理心、冷酷無情、操控他人、藐視社會規範和法律,甚至有時展現出魅力來掩飾其真實意圖的人。 在歷史或傳奇故事中,這樣的角色常常出現 歷史上的呂后因嫉妒與權力慾望,對戚夫人施以慘絕人寰的「人彘」酷刑,將她斷肢、挖眼、割耳鼻,最後丟入豬圈。這
教學範例 僅供參考 均無投資建議買賣 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 統一超商在2025年1月創下歷史新高的營收紀錄,但股價卻未能同步上揚 甚至未回到2019年疫情前的高點。這背後的原因其實很好解答 首先
我們在投資、職場或是人生任何時刻 時常遇到"明明感覺不對,卻還是做錯決定"的情況。 把這類歸屬為玄學的話,不是知識不足,而是"福報"不夠,導致容易受錯誤的訊息引導,判斷力下降。 福報不單指宗教概念,而是一種能量、運勢、心態與行動累積的結果。 一個人若長期累積善念、穩健行事,往往擁有
市場的心理戰:恐慌的幻覺與財富轉移 市場從來不是真實的世界,它更像是一場心理遊戲,一個設計來影響大多數人決策的舞台。每一次恐慌、每一次政策動盪、每一次媒體的狂轟亂炸,都是在為多數人建構一座心理監獄,讓他們困在恐懼與不確定性之中。當所有人都認為「完蛋了」,當市場情緒跌入谷底,那些真正的贏家
教學範例 僅供參考 均無投資建議買賣 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 不管是#第一銅還是#銅期貨 都已經開始按照我們預期上揚創今年新高 規劃的預期市場共鳴機會是要在還沒有人再算的時候才有意義 現在只會有更多投資人落後"查新聞跟查資訊" 我們只需要保持優勢就可以享受到最後 就是
財佈施:種下改變命運的因果 命運無法拘束的兩種人>>>極惡之人與極善之人。 極惡我們先不談,因為沒有人希望自己朝這個方向發展。 那麼,想要改變命運的人,唯一的方式就是積極行善。 但改變命運絕非一蹴可幾,因此我們要先理解「極善」的概念。 從行為開始,讓心態跟著改變 改變從行為開始
最近非常感傷的高雄分屍案 嫌面就是標準的反社會人格,缺乏同理心、冷酷無情、操控他人、藐視社會規範和法律,甚至有時展現出魅力來掩飾其真實意圖的人。 在歷史或傳奇故事中,這樣的角色常常出現 歷史上的呂后因嫉妒與權力慾望,對戚夫人施以慘絕人寰的「人彘」酷刑,將她斷肢、挖眼、割耳鼻,最後丟入豬圈。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重點整理 歐洲央行於 7 月會議維持利率不變,未來貨幣政策不預設立場。 預估明年通膨將回到 2% 水準。 市場預估年底前歐洲央行仍有降息 1 ~ 2 碼的空間。
Thumbnail
融資維持率還在169% 人性指標回到中性邊緣 黃金、白銀、銅的波動已經越來越小,反彈也越來越小,所以確定市場的贏家資金都有一樣共鳴,獲利到的原物料財富不是看戲就是佈局其他題材 德國指數20周反彈 法國指數60周反彈 道瓊指數則在10周~20周反彈 6/21第二季四巫日結算只剩4個交易
【重點前瞻】今晚市場聚焦歐央行降息,將基準存款利率從4%的歷史高點下調0.25個百分點,對應的是歐元區通脹率已接近歐洲央行2%的目標水準,且此前央行官員已經對降息開啟作了許多鋪墊,所以今晚決定市場走向的在於歐央行對於後續進一步降息的表態和對經濟、通脹預測的更新。
Thumbnail
透過新聞,可了解市場的潛在風險。 與其期待降息,不如思考萬一升息會帶來的可能衝擊! 藉由通膨,我們更該認真檢視理財的重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zw07HG_bZU
Thumbnail
加息還未開始,埃及鎊暴跌、黃金飆升,各國股市接連突破歷史高點,這背後的原因是真的牛市到來,還是另有玄機? 比爾蓋茲、傑夫貝索斯、馬克祖克伯、摩根大通執行長、巴菲特等大老開始增加手上的現金持有量,這中間有什麼原因?
Thumbnail
『欲取其上 必得其中』 重點摘要: 1. 『總經概況』2月經濟儀表板,製造端補庫存持續,但消費端略為放緩 2. 『消費力道』逐漸轉弱,信用擴張將轉為負向因子 3. 『通膨重現』物價上漲的火源未被完全熄滅,近期有重燃的風險
Thumbnail
不少人存金融股的原因,除了股價波動與配息能力都較科技股穩定外,其實只要掌握大環境,也就是系統性風險的循環週期,比如政府的利率政策、財政政策等,對應不同類型的金融業務,對於未來獲利掌握度也會提升。
Thumbnail
經過2022年高通膨的肆虐,2023年一開始投資人其實都對全球景氣及股市行情打上一個大問號,美國聯準會為了打壓通膨仍舊維持原調、持續調高利率,因高利率而增加的營運成本及貸款利息衝擊了企業獲利及民眾消費力,這些都讓人產生了經濟走向硬著陸的疑慮。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 『經濟增長』高於歷史平均且未來將持續上升。 2. 『正面看待市場』通膨放緩和季節性足以支撐趨險漲勢。 3. 簡單來說:近期的經濟數據略為放緩,但還是相當健康;聯準會也已經轉向,未來再度轉鷹派、收緊流動性的機率偏低。因此,此時投組可以增加風險性比較高的資產,承擔風險並獲取報酬。
重點整理 歐洲央行於 7 月會議維持利率不變,未來貨幣政策不預設立場。 預估明年通膨將回到 2% 水準。 市場預估年底前歐洲央行仍有降息 1 ~ 2 碼的空間。
Thumbnail
融資維持率還在169% 人性指標回到中性邊緣 黃金、白銀、銅的波動已經越來越小,反彈也越來越小,所以確定市場的贏家資金都有一樣共鳴,獲利到的原物料財富不是看戲就是佈局其他題材 德國指數20周反彈 法國指數60周反彈 道瓊指數則在10周~20周反彈 6/21第二季四巫日結算只剩4個交易
【重點前瞻】今晚市場聚焦歐央行降息,將基準存款利率從4%的歷史高點下調0.25個百分點,對應的是歐元區通脹率已接近歐洲央行2%的目標水準,且此前央行官員已經對降息開啟作了許多鋪墊,所以今晚決定市場走向的在於歐央行對於後續進一步降息的表態和對經濟、通脹預測的更新。
Thumbnail
透過新聞,可了解市場的潛在風險。 與其期待降息,不如思考萬一升息會帶來的可能衝擊! 藉由通膨,我們更該認真檢視理財的重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zw07HG_bZU
Thumbnail
加息還未開始,埃及鎊暴跌、黃金飆升,各國股市接連突破歷史高點,這背後的原因是真的牛市到來,還是另有玄機? 比爾蓋茲、傑夫貝索斯、馬克祖克伯、摩根大通執行長、巴菲特等大老開始增加手上的現金持有量,這中間有什麼原因?
Thumbnail
『欲取其上 必得其中』 重點摘要: 1. 『總經概況』2月經濟儀表板,製造端補庫存持續,但消費端略為放緩 2. 『消費力道』逐漸轉弱,信用擴張將轉為負向因子 3. 『通膨重現』物價上漲的火源未被完全熄滅,近期有重燃的風險
Thumbnail
不少人存金融股的原因,除了股價波動與配息能力都較科技股穩定外,其實只要掌握大環境,也就是系統性風險的循環週期,比如政府的利率政策、財政政策等,對應不同類型的金融業務,對於未來獲利掌握度也會提升。
Thumbnail
經過2022年高通膨的肆虐,2023年一開始投資人其實都對全球景氣及股市行情打上一個大問號,美國聯準會為了打壓通膨仍舊維持原調、持續調高利率,因高利率而增加的營運成本及貸款利息衝擊了企業獲利及民眾消費力,這些都讓人產生了經濟走向硬著陸的疑慮。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 『經濟增長』高於歷史平均且未來將持續上升。 2. 『正面看待市場』通膨放緩和季節性足以支撐趨險漲勢。 3. 簡單來說:近期的經濟數據略為放緩,但還是相當健康;聯準會也已經轉向,未來再度轉鷹派、收緊流動性的機率偏低。因此,此時投組可以增加風險性比較高的資產,承擔風險並獲取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