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佈施:種下改變命運的因果
命運無法拘束的兩種人>>>極惡之人與極善之人。
極惡我們先不談,因為沒有人希望自己朝這個方向發展。
那麼,想要改變命運的人,唯一的方式就是積極行善。
但改變命運絕非一蹴可幾,因此我們要先理解「極善」的概念。
改變從行為開始,例如計劃如何行善。
當開始計畫時,心態也會跟著轉變,這就像寫交易日誌
當你開始記錄,投資的心態與節奏自然會改變。
行善並不一定是捐款或扶老太太過馬路,而是「隨手之勞的善行」。
對某些人來說,定期捐款是一種隨手之勞;對另一些人而言,定期擔任義工則是隨手之勞。重點不在於形式,而是當行善變成習慣,便會轉化為「隨手之勞的心態」。
剛開始行善時,或許仍會覺得刻意,但隨著時間,行善將變得自然而然。就像我之前常分享的「掃攤」:當看到攤販的老闆或老闆娘還在擺攤,我會直接把所有點心或蔬菜買下來,讓他們早點回家,而我剛好可以分享給朋友或自己食用。這就是我的「隨手之勞」。
當行善從刻意轉變為隨手之勞時,心境將提升到更高層次。
以我的感受來說,當這個階段來臨時,我會開始清楚地感受到「除了自己之外,他人的痛苦與快樂」。
即便沒有學習任何新的技術或專業,單憑心態的成長,財富自然也會跟著成長。資產增長後,捐贈的方式與金額也會變得更加多元。
這就是種因得果的概念,但我們不必將其講得太玄妙。事實上,這一切的關鍵在於
透過不斷行善,讓自己的行為與情緒轉變成正面能量,進而影響自己對世界與自己的看法。
我們的成長環境總是教導我們如何增加收入、如何選對產業,投資理財也是如此,強調技術面、基本面與總體經濟分析。
但這些都只是「助緣」,即所有人都能夠獲取的資訊。無論是老師的教導、父母的教育,還是長官的培訓,這些都是助緣。
然而,財佈施卻是讓自己種下想要的因果循環,也是改變心態的關鍵。
因此,我始終強調:「行善一定要讓自己快樂。」
如果不是出於自願,也不是真誠的,那就只是「偽善」。
金錢的絕對數量並不重要,真正關鍵的是「正確的態度」,才能帶來好的果報回饋。
只要踏上正確的財佈施之路,捐贈的能力與資源就會逐漸增加。
但要注意,若成長後變得驕傲,就如同金融市場的短期贏家
過度膨脹的人,最終都會把果報吐回給市場或生活的現實。
所以,財佈施不是單純的付出,而是一種心態與習慣的養成。
當行善變成「隨手之勞」,你將發現,自己的財富與人生,也會因此走向更穩健且豐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