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非常感傷的高雄分屍案
嫌犯就是標準的反社會人格,缺乏同理心、冷酷無情、想要操控他人、藐視社會規範和法律,甚至有時展現出魅力來掩飾自己。
在歷史或傳奇故事中,這樣的角色常常出現
歷史上的呂后因嫉妒與權力慾望,對戚夫人施以慘絕人寰的「人彘」酷刑,將她斷肢、挖眼、割耳鼻,最後丟入豬圈。這種殘忍手段反映了人性中嫉妒和控制欲的極端扭曲。然而,這並不僅僅屬於古代的故事,現代社會同樣存在著令人不寒而慄的暴行。
1. 曹操(東漢末年)
曹操有一句著名的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雖然歷史上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但這句話展現了他冷酷、務實的一面。曹操在戰場上的智謀和果斷,常常伴隨著殘酷的決策。若從現代心理學角度來看,他的某些行為與反社會人格特徵相符。
比喻:在金融市場中,有些操盤手會為了個人利益不擇手段,犧牲散戶,正如曹操為了權力和勝利,無懼背叛與殘忍。
秦檜是南宋著名的奸臣,主導了岳飛的冤死,表現出極端的自私和權謀心態。他表面忠誠於皇帝,實則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勢,不惜犧牲國家和忠臣。這種表裡不一、心狠手辣的特質,和反社會人格的操控特徵相呼應。
比喻:在股市中,有些看似誠信的企業高層或分析師,實則隱瞞真相,操控資訊,導致投資者損失,猶如秦檜的陰險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