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 腹中論第四十,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黃帝問曰: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此為何病。歧伯對曰:名為鼓脹。  帝曰:治之柰何。歧伯曰: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
  • 鼓脹: 心口與腹部脹滿,日間可以進食,夜晚無法進食
  • 以雞屎白治療


帝曰:其時有復發者何也。歧伯曰:此飲食不節,故時有病也。雖然其病且已,時故當病,氣聚於腹也。
  • 飲食沒有節制,鼓脹可能會再復發。


帝曰:有病胸脇支滿者,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時時前後血,病名為何。何以得之。歧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若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也。
  • 胸口與肋骨滿悶,阻礙進食,發病時先聞到腥臭的味道,流出透明的鼻涕,先吐出含有血液的唾液,四肢冰冷,目眩,時不時會前後陰出血。此病源於年少時曾大量失血,或是經常飲酒後行房。若是女子有此病,月經會衰少甚至不來。


帝曰:治之柰何,復以何術。歧伯曰:以四烏鰂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為後飯,飲以鮑魚汁,利腸中及傷肝也。
  • 以上不議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為何病,可治不
  歧伯曰:病名曰伏梁。
  帝曰:伏梁何因而得之。
  歧伯曰: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
  帝曰:何以然。
  歧伯曰:此下則因陰必下膿血,上則迫胃脘生鬲,俠胃脘內癰。此久病也難治。居齊上為逆,居齊下為從,勿動亟奪,論在刺法中。
  • 伏梁: 小腹部腫大,因有膿血結於該處,在皮內腸胃之外。不可按摩,按摩會使膿血往上下移動。向下移動則膿血向下排出,向上移動則會到胃脘處造成化膿性炎症(癰)。這種疾病如果是在臍部以上會比較難治療(離排除的管道較遠),在臍部以下會比較好治療(離排除的管道較近)。黃帝內經的刺法篇有論述這樣的疾病如何治療。


帝曰:人有身體髀股䯒皆腫,環齊而痛,是為何病。歧伯曰:病名伏梁,此風根也。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齊下,故環齊而痛也。不可動之,動之為水溺濇之病。
  • 人體的大腿內外側腫大,並且環繞臍部而痛,病名也稱為伏梁。致病原因是受了風寒之故。並且影響到大腸與肚臍的筋膜。


帝曰:夫子數言熱中消中,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藥,石藥發瘨,芳草發狂。夫熱中消中者皆富貴人也,今禁高梁,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藥,是病不愈,願聞其說。
歧伯曰:夫芳草之氣美,石藥之氣悍,二者其氣急疾堅勁,故非緩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
帝曰:不可以服此二者,何以然。
歧伯曰:夫熱氣慓悍,藥氣亦然,二者相遇恐內傷脾。脾者土也而惡木,服此藥者,至甲乙日更論。
  • 人體中央部位有熱邪、亢進的症狀,古人認為不可以服用肥甘厚味、芳草、礦物類的藥物,有些芳草與礦物類的藥物,會對人體產生亢進、生熱的效果,對於這類病人會有負面影響。古代貴族的飲食習慣偏差,肥甘厚味吃得過多,也會對這類症狀有不好的影響。

 

帝曰:善。有病膺腫頸痛胸滿腹脹此為何病,何以得之。
歧伯曰:名厥逆。
帝曰:治之柰何。
歧伯曰:灸之則瘖,石之則狂,須其氣并,乃可治也。
帝曰:何以然。
歧伯曰:陽氣重上,有餘於上,灸之則陽氣入陰,入則瘖,石之則陽氣虛,虛則狂,須其氣并而治之,可使全也。
  • 以上不議


帝曰:善。何以知懷子之且生也。歧伯曰:身有病而無邪脈也。
  • 如何知道婦人有孕? 身體突然不適,卻沒有相對應的脈象出現。現代稱之為懷孕初期前兆,嚴格來說這樣的婦人也還是身體不太健康。最典型的例子,因懷孕而容易嘔吐。


帝曰:病熱而有所痛者,何也。歧伯曰:病熱者,陽脈也,以三陽之動也,人迎一盛少陽,二盛太陽,三盛陽明,入陰也,夫陽入於陰,故病在頭與腹,乃䐜脹而頭痛也。帝曰:善。
  • 以上不議
avatar-img
0會員
44內容數
從麻瓜到稍微有點靈通,探討身心靈的健康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醫毉心路 的其他內容
黃帝問曰:余聞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善言古者,必有合於今;善言人者,必有厭於己。如此,則道不惑而要數極,所謂明也。今余問於夫子,令言而可知,視而可見,捫而可得,令驗於己而發蒙解惑,可得而聞乎。 歧伯再拜稽首對曰:何道之問也。帝曰:願聞人之五藏卒痛,何氣使然。  歧伯對曰: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
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後熱,熇熇暍暍然,熱止汗出,難已,刺郄中出血。 瘧疾影響到足太陽經脈,使人腰痛頭重、後背發寒、先發寒後發熱,熱勢猛烈,發特停止後汗出,難以痊癒。在委中穴放血治療 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㑊,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刺足少陽。 瘧疾
黃帝問曰:余聞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善言古者,必有合於今;善言人者,必有厭於己。如此,則道不惑而要數極,所謂明也。今余問於夫子,令言而可知,視而可見,捫而可得,令驗於己而發蒙解惑,可得而聞乎。 歧伯再拜稽首對曰:何道之問也。帝曰:願聞人之五藏卒痛,何氣使然。  歧伯對曰: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
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後熱,熇熇暍暍然,熱止汗出,難已,刺郄中出血。 瘧疾影響到足太陽經脈,使人腰痛頭重、後背發寒、先發寒後發熱,熱勢猛烈,發特停止後汗出,難以痊癒。在委中穴放血治療 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㑊,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刺足少陽。 瘧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傷寒」,傷寒邪入厥陰,裡寒很盛,「噦而腹滿」,不停的在打嗝,體內寒濕很盛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前指的是小便,後指的是大便,厥陰證患者最怕大小便不通,小便不通會造成腹水,大便不通肝臟的毒素就無法排出,前者可以用五苓散利尿,後者可以在處方中加入大黃幫助排便,基本上這種狀況都是能治
「下利後,更煩」,更煩代表下利之前就有煩,下利後沒有出現其他的逆證,只是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心下指的是胃的地方,按下去空空軟軟的,沒有東西,「為虛煩也」,沒有東西叫做虛,虛熱會往上造成失眠,這是重病將近痊癒的時候會出現的現象。
「下利,腹脹滿」,通常下利後,腹部又脹滿的情況是體內寒濕很盛,「身體疼痛者」,這是表實,也就是有外感寒邪造成的體痛,「先溫其裡,乃攻其表」,有表證、裡證實同時存在時,一定是先溫裡,去掉裡的寒濕,然後才可以解表,這是法則,「溫裡宜四逆湯」,溫裡用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裡溫後才可以解表,用桂枝湯。
「下利清穀」,腸胃都虛寒掉了,吃什麼就拉什麼,食物無法被消化,「裡寒外熱」,身體微熱,因為裡寒極盛把陽都給迫出去了,這是陽脱的現象,「汗出而厥者」,浮陽往上跑到頭面,只有頭面流汗,患者手腳冰冷,脈都摸不到了,人會昏厥過去,這是陰陽不能調和,亡陽的危證,「通脈四逆湯主之」,通脈四逆湯是乾薑五錢、生附子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病入陰證時,體內寒濕很盛,容易出現寒痛的現象,「若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如果痛的感覺從胃的地方慢慢轉移到少腹,就是水滲到腸子裡面去了,水就會從大腸下利出來。 這種轉氣的感覺,就如同懸飲內痛者,服用十棗湯後,一開始痛在中脘,然後往下痛及腹部,最後痛至少腹而水瀉
Thumbnail
生病的時候,要喝雞湯,心靈生病的時候,也喝心靈雞湯。生病時喝的雞湯提供你濃縮的精華,迅速補充缺乏的能量。心靈雞湯提供你清澈的思路,擦拭你晦暗不明的眼光;給你一道暖流溫暖你的心涼。
這是邪從少陰轉屬到陽明,胃家實證,此為熱實,用「大承氣湯」來治療。如果是寒實便秘就是用「大黃附子細辛湯」。
Thumbnail
「從子至寅上」,也就是少陰病要恢復的時候是晚上11點~半夜5點的時候,胃氣會回來,這時候肚子會感覺到餓。
Thumbnail
你常常因為工作或考試,連吃飯都必須秒嗑嗎? 你常常肚子脹氣、乾嘔、胃腸悶痛不適,甚至影響到日常工作與睡眠嗎? 你自幼腸胃就不好,找西醫也是反覆發作嗎? 洪醫師分享診間遇到的腸胃疾病案例,讓你用一篇文章的時間,瞭解腸胃治療與平常保健的重點!
「傷寒」,傷寒邪入厥陰,裡寒很盛,「噦而腹滿」,不停的在打嗝,體內寒濕很盛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前指的是小便,後指的是大便,厥陰證患者最怕大小便不通,小便不通會造成腹水,大便不通肝臟的毒素就無法排出,前者可以用五苓散利尿,後者可以在處方中加入大黃幫助排便,基本上這種狀況都是能治
「下利後,更煩」,更煩代表下利之前就有煩,下利後沒有出現其他的逆證,只是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心下指的是胃的地方,按下去空空軟軟的,沒有東西,「為虛煩也」,沒有東西叫做虛,虛熱會往上造成失眠,這是重病將近痊癒的時候會出現的現象。
「下利,腹脹滿」,通常下利後,腹部又脹滿的情況是體內寒濕很盛,「身體疼痛者」,這是表實,也就是有外感寒邪造成的體痛,「先溫其裡,乃攻其表」,有表證、裡證實同時存在時,一定是先溫裡,去掉裡的寒濕,然後才可以解表,這是法則,「溫裡宜四逆湯」,溫裡用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裡溫後才可以解表,用桂枝湯。
「下利清穀」,腸胃都虛寒掉了,吃什麼就拉什麼,食物無法被消化,「裡寒外熱」,身體微熱,因為裡寒極盛把陽都給迫出去了,這是陽脱的現象,「汗出而厥者」,浮陽往上跑到頭面,只有頭面流汗,患者手腳冰冷,脈都摸不到了,人會昏厥過去,這是陰陽不能調和,亡陽的危證,「通脈四逆湯主之」,通脈四逆湯是乾薑五錢、生附子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病入陰證時,體內寒濕很盛,容易出現寒痛的現象,「若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如果痛的感覺從胃的地方慢慢轉移到少腹,就是水滲到腸子裡面去了,水就會從大腸下利出來。 這種轉氣的感覺,就如同懸飲內痛者,服用十棗湯後,一開始痛在中脘,然後往下痛及腹部,最後痛至少腹而水瀉
Thumbnail
生病的時候,要喝雞湯,心靈生病的時候,也喝心靈雞湯。生病時喝的雞湯提供你濃縮的精華,迅速補充缺乏的能量。心靈雞湯提供你清澈的思路,擦拭你晦暗不明的眼光;給你一道暖流溫暖你的心涼。
這是邪從少陰轉屬到陽明,胃家實證,此為熱實,用「大承氣湯」來治療。如果是寒實便秘就是用「大黃附子細辛湯」。
Thumbnail
「從子至寅上」,也就是少陰病要恢復的時候是晚上11點~半夜5點的時候,胃氣會回來,這時候肚子會感覺到餓。
Thumbnail
你常常因為工作或考試,連吃飯都必須秒嗑嗎? 你常常肚子脹氣、乾嘔、胃腸悶痛不適,甚至影響到日常工作與睡眠嗎? 你自幼腸胃就不好,找西醫也是反覆發作嗎? 洪醫師分享診間遇到的腸胃疾病案例,讓你用一篇文章的時間,瞭解腸胃治療與平常保健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