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在遇到困境時,才會想尋求心靈的平靜與解脫。是的,我就是這麼庸俗的人。
2024 年初,我的職涯遇到了瓶頸。同業經銷老闆蔡師兄得知後,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可以發願、懺悔、感悟、修訂、開智慧。」好吧,既然如此,我就先去看看他們在台北大巨蛋舉辦的祈福法會,體驗一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沒想到,這竟開啟了我人生的另一扇窗。
我修習《孔雀明王經》已有一年。從一個只會到廟裡拜拜的小白,到現在竟也能管中窺豹。我最有底氣的支撐,是每週四晚上不間斷參加共修,並參與了數場讓人大開眼界的祈福法會,在義工群中被稱作「師兄」。這一年來,我逐步熟稔這部咒語眾多、艱澀難讀的經文,進化到能在誦念時精神奕奕,不再打瞌睡。
每週四共修
《孔雀明王經》是佛教密宗的重要經典,與其說它探討人生觀、世界觀,不如說它更側重於祈福的功效。因此,自唐朝以來,它常被運用在國家層級的祈福儀式、戰爭前的加持,以及民間瘟疫的防治。我個人意見是,對於那些排斥宗教勸誘、不喜歡被傳教的人,這部經可能是個相對容易接受的起點。
在個人層面,它更是白紙黑字地描述:免除毒蛇、毒蟲侵害;保護上山下海旅途平安、工作順利;速消業障,增長智慧與福報。
我開始相信,這些經文中提到的諸佛菩薩、諸天鬼神,或許真的在護佑我這個凡夫俗子。而我,就是見證。
我習慣在跑步或開車時誦念孔雀明王咒,跟著 YouTube 上的音樂一起唸。但最奇妙的體驗,來自於靜心坐著時的共鳴感。我閉上眼,放下雜念,竟能感受到腦海深處產生共振,彷彿進入了冥想狀態。那一刻,外界的紛擾仿佛被淨空。
當然,我會提醒自己「不要執著、別亂祈求」,但實際上,每次誦念後,心情都會轉為平靜,思緒也變得清晰。有些棘手的難題,在不急躁緩口氣之後,總能找到新的解決思路——這是最直接的影響。
不過,我並非高人。念誦時,常常還是雜念突起,甚至會自覺「運氣真好、有底氣」,覺得那些剛剛在會議上跟我叫板的人真可憐——他們沒有信仰的支撐,生活和工作肯定不如我吧!哈哈,果然塵埃未盡,不小心又陷入比較之中。
蔡師兄向來腦洞大開,想別人之不敢想。舉例來說,台北大巨蛋這個工程完成後還問題重重,他卻發大願要在這裡辦祈福法會,並試圖溝通鬼神來護持協助。結果,他竟真的辦成了!難道台北市長、遠雄巨蛋的董事長都是信仰者?不然,他們怎麼會同意?
而就在這個月,他又推動了一場連續七天的祈福法會,地點正是台北市原第一殯儀館的舊址。這個構想,竟然才萌生三週,就成了現實。蔡師兄認為,殯儀館拆除固然是好事,但也許有一些神靈因此失去了供養,無處可去,於心不忍。因此,他決定舉辦法會,幫助這些朋友找到歸宿。
這樣的想法聽起來異想天開,然而,不可思議的是,台北市政府竟然同意了,當地議員與里長熱烈歡迎。就在我們還在煩惱法會的碩大帳篷該去哪裡租較便宜時,這場活動已獲得各方首肯,即將舉行——這簡直是無中生有!
過去,我總覺得蔡師兄吹牛。他常說,無論是生意業績,還是法會構想,往往不是他去強求,而是這些機會自己找上門來。發願,相信它,『纔憶念者,⋯⋯必獲安穩』,所求滿願。
帶著女兒參加法會
我在努力理解這些現象的同時,也試圖從「吸引力法則」或「量子糾纏」等理論中尋找解釋。這樣的經驗,讓我不禁思考:難道,這世界真的有某些未知的規則在運行?
這是我過去一年修習的心得。它無涉宗教信仰,卻可以是人生中的另一個選項。你可以視它為某段時間的過客,也可以讓它成為你的指引——端看你願不願意,推開這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