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聲明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感謝「關鍵評論網」轉載(連結)
當我看到孫生的新聞,我無法平靜地入睡,因為我想著:如果今天被騷擾的是我的女兒,她該怎麼辦?她要怎麼相信這世界是安全的?她要怎麼確信,當她勇敢說出口,社會會站在她這邊,而不是讓加害者輕描淡寫地帶過?
這不只是孫生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對性騷擾的容忍文化。他的言論試圖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而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許多加害者總能在「粉絲忘記力」的庇護下,重新回到鎂光燈下。
更讓人憂心的是,這樣的價值觀正影響著我們的下一代——讓女兒學會忍耐,讓兒子以為這無所謂。
但我們不能再這樣下去。我們能做的是,拒絕遺忘,讓這些人真正付出代價;品牌與消費者該用行動表態,停止讓這類公眾人物享受流量紅利;更重要的是,從現在開始,讓我們的兒子學會尊重,讓我們的女兒知道,她有權利說「不」。
這不只是一次新聞事件,而是我們選擇為孩子創造什麼樣的世界。我不能沉默,因為我有女兒,而她值得更好的未來。
我是父親,我有一個女兒。
當我看到孫生性騷擾的新聞,我試著壓下憤怒,告訴自己,這種事情在這個社會並不罕見,但我依然無法平靜,因為我無法想像,如果今天被騷擾的是我的女兒,她該怎麼辦?
作為一個男人,我知道這世界對女性的不公平。作為一個父親,我無法接受,這個世界對女兒的保護,竟然這麼薄弱。
在這次事件中,最讓人無法接受的,並不只是加害者的行為,
而是在他被判刑後,竟然還能輕描淡寫地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這些話,不只沒有反省,甚至試圖塑造出「這根本沒什麼」的氛圍。更令人憤怒的是,他的言論並非特例,而是這個社會長期以來對性騷擾的淡化與縱容。
你一定聽過這些話:
當這些話被重複太多次,受害者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我真的誤會了?是不是這件事其實沒那麼嚴重?
但當我看到孫生的案例,我才更確定——這些加害者,根本不覺得自己做錯事!他不是無知,而是知道這個社會對這類事件過於寬容,所以他選擇用玩笑帶過,試圖模糊焦點,讓自己看起來沒有錯。這樣的價值觀,讓人害怕,
因為如果我們不做點什麼,未來這樣的行為,依然會被合理化、被遺忘,直到下一個受害者出現。
這次事件讓我最擔憂的,不只是加害者的行為,而是這樣的價值觀,正在影響著我們的孩子。
我擔心,當我的女兒長大後,她會不會被灌輸這樣的觀念:
我擔心,當我的兒子長大後,他會不會在一群人起鬨時,也變得麻木,覺得這些行為無所謂?他會不會因為環境影響,而失去了對他人界線的尊重?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因為這不只是孫生一個人的問題,而是一整個世代的價值觀選擇。
這不是第一起,也不會是最後一起,但如果我們不做些什麼,這件事就會像過去的所有性騷擾案件一樣,過一陣子就被淡忘。所以,我們該做的不是憤怒,而是改變環境。
第一,拒絕「忘記力」,讓加害者真正付出代價
這個社會有一種病,就是「事情過了就算了」。但對受害者來說,傷害不是五分鐘的新聞,而是可能一輩子的陰影。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輕易遺忘,不讓這些人輕易回到鎂光燈下。
第二,品牌應該停止支持這類公眾人物,消費者也該用錢包投票
孫生的老闆說:「建議廠商發業配給反骨男孩。」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不在乎道德,只在乎流量。」,但我們能決定,哪些品牌值得支持,哪些該被市場淘汰。
第三,從現在開始,讓我們的兒子學會尊重,讓我們的女兒知道,她們值得更好的世界
如果你有兒子,請從小教他,尊重不是選擇,而是基本的做人原則。如果你有女兒,請讓她知道,她有權利說「不」,她不必容忍任何不舒服的行為。
這不是一場「性騷擾嚴不嚴重」的辯論,而是我們要為下一代創造什麼樣的環境。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每個試圖合理化這種行為、試圖讓受害者噤聲的人。這不只是關於我們自己,而是關於我們的孩子將來要面對的世界。
我們不可能期待世界瞬間變好,但我們可以選擇不縱容、不妥協、不淡忘。
如果你也是一個父母,請和我一起做選擇。
選擇支持那些真正尊重人的品牌。選擇給孩子一個更清晰的價值觀,而不是「這沒什麼啦」。選擇不讓這些人繼續享受流量紅利,不讓這些錯誤變成常態。
因為我們的孩子,值得更好的世界。
謝謝你讀到這裡,謝謝你願意一起為這個社會守住底線。如果你也認同,請分享這篇文章,讓我們一起,為下一代創造真正的改變。
我們,下篇文章見,但不是寫這個類型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