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不過,如此賣力的大肆清掃,如果能搭配良好的整理習慣,相信一定可以好好維持一定的整潔度,不再復亂。
新的一年,家裡乾淨了,是時候該來落實一些清潔小習慣,把清爽跟整齊還給自己,也減少日間做家事清潔的時間,好好享受專屬的me time 吧!
過去,在練習物品減量的過程中,我也親身體驗到了隨手養成的清潔小習慣有多麽的有效率及重要,雖然是幾個簡單小動作,但如果能在日常落實,就能好好享受美好的居家生活。
那麼,就開始吧!
我們家一進門就是鞋櫃,將物品歸位的順序分別為:鑰匙>>鞋子>>包包與外套則掛在牆壁上。
如果外套與包包不是平常常攜帶的款式,也會在上述物品歸位後,先拿進去衣櫥掛放好,而非隨意擺在椅子或沙發上,如此一來,才算是完成整個回家的流程。
我們沒有在玄關擺放任何穿鞋椅凳,便不會有在上面堆積大量物品的煩惱。孩子跟我們回家也是同樣的動作,我希望可以透過這個習慣教他學會自律。
很多時候,覺得家裡凌亂就是因為很多東西找不到或是沒有自己的「家」,而整理的關鍵重點,就是希望能讓「家中的物品都有自己的位置」,推薦大家可以多多練習,將玄關的這個小習慣放大至其他區域,當物品在使用後都回到自己的位置,就不容易亂了。
沒有擺放物品的桌子,擦拭起來是不是便利又快速呢?客廳的工作桌是我日常工作、與家人用餐的地方,每當工作、用餐結束,都會讓桌面恢復空無一物的狀態(有時可能只擺個還在使用的水杯)。
另外,我還有個堅持的習慣是在睡前,一定要把桌面整個淨空。
我們家的掃地機器人是同時可以吸塵與濕拖的,我所需要做的工作只有將椅子倒掛、懶骨頭收進房間、把孩子的玩具箱暫時放在沙發上即可。這個排程通常送完孩子去學校後進行,將一切清掃乾淨後,也能快速進入工作狀態。
當地板乾淨了,貓咪與小孩都可以盡情在地上玩耍。
家裡每個人的用水習慣不同,所以我特別在洗臉台邊掛了一條薄巾,洗手、洗臉後順手將洗臉台邊多餘的水珠擦拭乾淨,一來避免積水養垢,二來也預防潮濕發霉。
我習慣在水槽下吊掛一把小的水槽刷,無論是早晨洗臉或是睡前刷牙時,要是發現洗手台內累積污垢,就能快速刷洗,下次使用就不覺噁心。
不管你家是乾濕分離或是有浴缸的浴室,我都相當推薦準備一把除水刮刀,在使用完浴室之後花個三分鐘把壁面及玻璃門多餘的水珠刮除,之後開啟乾燥模式(如果家中浴室有裝多功能暖風乾燥機的話),長久下來有助於維持浴室乾燥喔!
這個習慣算是我小時候看著老媽耳濡目染下養成的,所以在晚餐洗完碗後,我會接著搭配電解水將爐台檯面一次擦拭,若是遇到油污嚴重的區域,就不使用抹布,而是以廚房紙巾替代,如此一來亦省去再次清洗油膩抹布的麻煩。
每次定期花3分鐘擦拭爐台,總比一次花上20~30分鐘刷洗累積硬化的油垢來得順心輕鬆不是嗎?
部分家庭雖然會每天洗碗,但不一定會每天刷洗廚房水槽及底部的瀝水網吧?你不孤單,因為我也是屬於懶得每天清潔的那一方(笑)。廚房水槽算是很容易因為延遲清潔而累積滋長出油垢、黴菌的地方,但是可不能長時間逃避喔!
一旦有逃避的心態,水槽就會不斷堆積黃色油垢和黑霉,進而造成心理壓力,同時也降低煮飯的慾望,所以我固定會在每週五~週日之間,只選擇一天的晚上來做個徹底清潔。例如:心有餘裕時,就選週五晚間,或是週日不煮飯,那就在週六的最後一餐,把水槽一次洗起來,等待下週一的使用。
你有整理錢包的習慣嗎?每天檢視錢包不只是清空裡面的無用垃圾,學會理財的好習慣喔!自從開始記帳之後,我會將紀錄完畢的收據、信用卡簽單丟掉;拿出零錢存進存錢筒裡,這個是從山下英子的《家事斷捨離》一書中學習到的。
“不要小看零錢的力量,存到一定金額之後就離慾望清單更靠近一步了”
清空後,錢包看起來不再鼓鼓的、很難受的樣子,反而能夠好好「放鬆休息」。順帶一提,我的錢包中除了鈔票,只有重要證件跟一張提款卡、兩張信用卡(master&JCB),沒有集點卡與會員卡。
全家人都起床之後,摺棉被對我來說,是個晨起開始的儀式感,把被單對折再對折,幾乎不到一分鐘的小動作,卻能賦予一種:「好,準備開始」的啟動力,加上陽光從窗邊透進的明亮全揮灑在床上,感覺自己好像也擁有滿滿的能量了。
身為一個同時要工作、育兒、做家務的「媽媽」來說,【時間】是我很寶貴的資產,不管是平日或假日,我都不希望花上太多時間來做清潔打掃,特別是難得的週末假期,可能有時會睡得稍晚一些,如果還要花上2~3小時來完成一週清潔量(洗衣、打掃、整理環境),很容易就覺得一個上午的時間就消失了,特別是有幼童的家庭,更增加清掃的困難度。
平常養成幾個自律清潔的好習慣,即使到了假日也能簡單快速地進行清理,這不僅是我維持居家整潔的小秘訣,也盡可能減少打掃家務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