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來使用錯誤的打字方式,建構出錯誤的肌肉記憶,以致打字速度龜速,很難有所進步,再也不能提升打字速度。英文打字速度平均每分鐘三十幾字,即時打幾多次同樣的文章,依然無法達到每分鐘四十字以上。究其原因,是我不熟悉鍵盤按鍵,需要看鍵盤來打字。
若要我打出原稿的內容,我無法兼顧一邊看原稿一邊看螢幕進行校正的工作。通常在這種狀況下,我的眼睛非常忙碌,既要記著原稿的內容,又要檢查螢幕內容是否正確,還要時而低頭看鍵盤的按鍵位。我浪費太多時間看鍵盤,無法提升打字速度。若要提升打字速度,我必須拋棄既有的打字方式,重新學習正確的打字方法。
幸好,網上有很多豐富的資源,從零開始學習正確的英文打字方法。首先是熟悉正確的指法,每隻手指放在正確的按鍵上。平時我打字很少用無名指和尾指,現在頻密地使用,感到非常不協調。這兩根手指生硬得很,動起來不甚利索,甚至出現手震的情況。
更糟糕的是心態,打字速度慢到不行,感到極度不耐煩,總是想著轉回舊有的打字方式。取易不取難是一種巨大的誘惑,放棄的意欲老是纏繞在我的腦海裡。於是,我詢問AI如何平衡心理。AI提供的建議很實際和有用:就當作是一件具挑戰性的任務,每天設定目標,不要急於求成,循序漸進逐步改善。如果堅持每天練習打字,預計一兩個月便會提升打字速度。
重新學習打字,手指生硬得很,連帶大腦也好像一併同步,變得遲鈍起來,思考速度變慢,表達能力隨之下降。估計原因是大腦花費許多容量在處理打字,無法兼顧餘下的工作,導致其她功能下降。我練習打字的過程中,都在思考我的手該放在那一個按鍵,心裡想著:這隻手指放在這個位置正確嗎?等等打錯了,真是糟糕!不對,不是放在這裡,應該放這隻手指才對。這個按鍵在哪裡?唉,我又在看鍵盤了,不看鍵盤打字真是太難了!
我向AI大吐苦水。AI建議心裡視覺化鍵盤和手指的動作,腦海裡清楚地想著鍵盤和佈局和每個鍵的位置,手指擺放在鍵盤正確的按鍵,再想像手指按下一個個鍵的畫面。結合多次打字練習,幫助大腦記憶手指的位置和動作。知易行難,現在我還在熟悉指法的初學者階段,怎會可能一步登天呢!
我再問AI一個問題:我的手指短小不修長,打字容易走位,時常要看鍵盤,手指重新放回正確的位置,所以我很難不看鍵盤就打字。久而久之,便養成了低頭看鍵盤打字的習慣。AI建議標記鍵盤,在F和J的位置貼上小貼紙,這樣不看鍵盤,也能憑感覺找到位置。我觀察F和J的位置,發現了一個驚天大發現:原來我購買的打字鍵盤的F和J鍵上有凹凸位。我用了這麼多年鍵盤,打了多少年字,還是第一次知道這個特別的設計。AI說不必驚訝,F和J鍵上的凹凸位設計是幫助打字者在不看鍵盤的情況下能迅速找到正確的手指位置,還能減少手指走位的情況,幫助使用者養成盲打的習慣。
練習打字的過程枯燥無聊,不禁感概現在的小朋友很幸運,可用豐富的免費資源和AI來學習打字。我小時候打字毫無章法,練成了錯誤的打字方法,大環境也是其中一個原因。當年沒有打字資源,學校沒有教導英文打字方法,許多人跟我一樣是摸著石頭過河,亂打一通,形成習慣。真是後悔一開始沒學好正確的打字方法,以致現在要推倒重來,重新糾正錯誤的肌肉記憶。
誠心建議小朋友剛接觸打字,便要學習正確的打字方式。切勿自行摸索,走太多的彎路,到時就後悔莫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