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Amazon)正式超越沃爾瑪(Walmart)成為季度營收最高的零售巨頭,2024 年第四季營收達 1,878 億美元,超過沃爾瑪的 1,806 億美元。這一里程碑標誌著兩大零售巨頭競爭格局的重大變化,亞馬遜憑藉電商優勢、AWS 雲端運算業務的高速增長,以及廣告業務的強勁貢獻,穩步縮小與沃爾瑪的年營收差距。投資者需要評估這一營收變化是否代表長期趨勢,或僅是短期現象。
亞馬遜的營收增長受多重因素推動,包括假日購物季帶來的強勁銷售、AWS 雲端業務的持續擴張,以及廣告收入的快速增長。AWS 於本季度貢獻 242 億美元,同比增長 13%,而廣告業務增幅更達 27%,貢獻 146 億美元。與此同時,沃爾瑪雖然維持穩健增長,但由於消費者支出趨於謹慎,零售市場競爭激烈,使其營收增長速度相對較慢。
儘管亞馬遜本季度的營收超越沃爾瑪,但後者仍然在 年度總營收 方面保持領先地位。根據最新預測,沃爾瑪 2025 財年總營收 仍可達 7,087 億美元,略高於亞馬遜預計的 7,008 億美元。這意味著,亞馬遜雖然在個別季度取得領先,但能否在 全年營收上全面超越,仍有待觀察。若 AWS、電商及廣告業務持續增長,亞馬遜或將逐步確立領先地位。
市場對此消息的反應相對冷靜,亞馬遜股價雖創下新高,但發布財報後仍 下跌 1%,收報 222.40 美元,顯示投資者對未來零售市場需求及成長潛力持謹慎態度。相比之下,沃爾瑪股價下跌 6.25%,至 97.50 美元,反映市場對沃爾瑪 增速放緩 的擔憂,特別是其保守的財測引發投資者對零售行業景氣度的擔憂。
從長期增長來看,亞馬遜的 五年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為 20%,遠高於沃爾瑪的 5%,表明亞馬遜在營收增長速度上仍然具有明顯優勢。亞馬遜的增長來自於 電商業務擴張、AWS 高利潤業務的推動,以及廣告業務的崛起。相較之下,沃爾瑪的增長更多來自於 實體零售與線上購物的整合,其擴張策略相對穩健但增長速度較為緩慢。
兩家公司在 商業模式 上存在根本性差異,這也是其業務發展的關鍵影響因素。亞馬遜的優勢在於 多元化收入來源,除了電商業務外,還依賴 AWS 和廣告業務提供高利潤率收入。而沃爾瑪的核心收入來源仍是 實體零售與食品雜貨,這使其營運模式在低毛利率的條件下,需要依靠 規模化運營 來保持穩定獲利。
盈利能力方面,亞馬遜的 AWS 雲端運算業務毛利率高達 25% 以上,遠高於傳統零售業的 3% 至 4% 水平,使其整體盈利能力遠勝於沃爾瑪。沃爾瑪的成本結構主要受 物流、倉儲與人力成本影響,其盈利模式的彈性相對較小。投資者在評估兩家公司時,需要考慮這些 結構性差異 對長期財務表現的影響。
在 電商市場 的競爭方面,亞馬遜依然遙遙領先。根據數據統計,亞馬遜在 2019 年至 2023 年間,美國電商銷售額成長了 1,420 億美元,而沃爾瑪在相同期內的電商銷售額增長約 550 億美元。雖然沃爾瑪在數位轉型方面進展迅速,並透過 線上與線下結合 提升競爭力,但仍難以撼動亞馬遜的市場主導地位。
展望未來,亞馬遜計劃 投入 1,000 億美元 發展人工智慧與物流技術,目標是透過 自動化倉儲、AI 供應鏈管理與智能推薦系統 來提升運營效率,這些新技術將有助於進一步提高獲利能力。而沃爾瑪的重點則放在 優化供應鏈、拓展電商業務與提升線上食品雜貨銷售,希望透過整合數據與 AI 優化物流管理,與亞馬遜在電商市場正面競爭。
經濟因素與消費行為變化仍將對兩家公司產生影響。隨著 通膨壓力減緩,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可能發生變化。沃爾瑪的 價格競爭優勢 使其能夠在經濟低迷時吸引 預算導向型消費者,但亞馬遜的 Prime 會員制度與個性化推薦技術 也讓其擁有更高的 用戶黏著度。因此,未來市場需求如何變化,將決定哪家公司能更有效地吸引並留住客戶。
然而,亞馬遜與沃爾瑪都面臨潛在風險。亞馬遜正受到 反壟斷調查 的影響,監管機構可能會對其電商與 AWS 事業施加限制,影響其擴張計劃。而沃爾瑪則需應對 供應鏈成本上升、人力支出增加與競爭加劇 等問題,尤其是在電商市場仍需大規模投資的情況下,盈利壓力不容忽視。
亞馬遜超越沃爾瑪的季度營收,象徵零售市場正在經歷結構性變革,但這是否意味著亞馬遜已經全面取代沃爾瑪,仍需進一步觀察。投資者在評估這一變化時,應綜合考慮 業務成長率、利潤率、戰略投資與市場競爭力,並持續關注兩家公司未來的營運表現與財報數據。隨著零售與科技的融合加速,亞馬遜與沃爾瑪仍將是全球市場的兩大重要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