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1980年代系列📞歐美迪斯可舞曲介紹+連續組曲NON-STOP(下)/讓您一次聽到爆🎉

呼叫1980年代系列📞歐美迪斯可舞曲介紹+連續組曲NON-STOP(下)/讓您一次聽到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以下將繼續介紹80年代的Disco音樂發展過程及派別,下篇介紹:Dance-pop、Dance-pop+R&B、Dance-pop+New Jack Swing三個時期的經典歌曲及歌手。閱讀文章前請先欣賞為您精心製作的「80年代歐美迪斯可歌曲介紹+連續組曲NON-STOP」影片!觀賞影片請按此▶️。

Disco+Pop➡️Dance-pop(舞曲流行)

隨著傳統Disco在80年代中期逐漸退燒,融合Disco與Pop(流行音樂)的Dance-pop音樂開始成為主流,由於有著快節奏的音樂,可以在舞廳由DJ播放給大家跳舞,又具備流行的旋律,所以也適合在電台播放聆聽,此種將流行音樂朗朗上口的曲調(有些是老歌重新編曲)與Disco舞曲的快節奏融合的新曲風,很快就在全球流行起來,也成為80年代後至今的主流舞曲風格。

Two Of Hearts/Stacey Q(1986年)

Stacey Q在1983年以電子合成樂團SSQ的主唱出道,此曲為單飛後推出的第二首單曲,除了具有Dance-pop曲風,並採用聲音取樣在歌曲中重複唱出「I need You」,成為當時一句經典的洗腦歌詞,使其登上Billboard單曲榜的第三名、舞曲榜冠軍,後來風行到亞洲也有多位歌手翻唱(日本:長山洋子山下直美中森明菜、韓國Setorae)和「I need You」的取樣(Wonder Girls的Tell Me)。

Venus/Bananarama(1986年)

此曲收錄於英國女子團體Bananarama的第三張專輯裡,原唱為1969年荷蘭搖滾樂團Shocking Blue,由於朗朗上口的旋律加上輕快的舞曲節奏,翻唱版推出後在Billboard單曲榜,及澳洲、芬蘭、紐西蘭、南非和瑞士的排行榜均名列第一,也讓這一波老歌旋律+迪斯可節奏的新風潮接續延燒(以下還有三首)。

隔年第四張專輯她們繼續推出Dance-pop曲風的主打歌曲〈I Heard a Rumour〉,MV以裝扮各種電影明星造型為主題,好聽好唱的旋律加上大量的合成器音色,讓人很有記憶點,推出後在Billboard單曲榜獲得第四名、英國OCC排行榜獲得第14名,在加拿大排行榜則獲得第二名。

專輯裡的另一首主打歌曲〈Love In The First Degree〉也在Billboard舞曲榜獲得第十名、英國OCC排行榜獲得第三名。歌詞描述了自己發現因愛而接受法庭審判的夢境,MV中團員在牢房中演唱並交替穿著黑色服裝和囚服的畫面,則是取材自貓王1957年的電影「監獄搖滾」。

Lost In Emotion/Lisa Lisa & Cult Jam(1987年)

樂團於1983年成立,由主唱Lisa Velez、吉他手/貝斯手Alex和鼓手/鍵盤手Mike Hughes所組成,此曲收錄於第二張專輯。由於Lisa豐富多樣的嗓音讓這首Dance-pop舞曲充滿魅力,而MV裡的遊樂園多人集體舞蹈表演也給人即興的感覺,推出後登上Billboard單曲榜及黑人單曲榜的冠軍,並在舞曲榜排名第八,專輯銷售超過百萬張。

同一張專輯裡的另一首主打歌曲〈Head To Toe〉,在強烈的鼓點重擊加上Lisa的好歌聲下,讓人一面聽也不由得跟著舞動起來,推出後在Billboard單曲榜、黑人榜、舞曲榜均登上冠軍寶座。

I Think We're Alone Now/Tiffany(1987年)

此曲最早於1967年由搖滾樂團Tommy James和Shondells所演唱,並登上Billboard單曲榜第四名,後來在當時才16歲(還是高中學生)的Tiffany翻唱下而再度流行起來,在重新編曲後也成為一首帶有Funk元素的Dance-pop歌曲,MV則在猶他州的多家購物中心拍攝,跟她一開始宣傳此曲時在全美各大購物中心做免費巡演相呼應,推出後登上Billboard單曲及專輯榜連續兩週冠軍,也讓她成為首張專輯便獲得Billboard排行榜冠軍的最年輕女歌手。

隔年第二張專輯的Dance-pop曲風主打歌曲〈Radio Romance〉,旋律簡單易唱,加上傳統的迪斯可節奏與70年代風格的合音,讓人聽起來很有復古感,推出後在Billboard單曲榜獲得第35名、英國OCC排行榜獲得第13名,在南非排行榜則獲得第三名的佳績。

It's A Sin/Pet Shop Boys(1987年)

此曲收錄於英國二人團體Pet Shop Boys的第二張專輯,融合了dance-pop與Synth-pop的編曲在一開場前奏便極具震撼性,歌曲最後則用拉丁文背誦了天主教的「懺悔錄」甚有特色,由於歌詞、旋律、編曲及MV場景充滿史詩與戲劇性,推出後在英國單曲榜獲得冠軍,並在Billboard單曲榜排名第九。

Disco Mix單曲版由Stephen Hague重新混音後被收錄在其「Actually: Further Listening 1987–1988」專輯中,樂曲氣勢更為磅薄!

同年11月他們為了紀念Elvis Presley(貓王)逝世十週年,被英國ITV電視台邀請在節目中表演〈Always on my mind〉的重新編曲版本,由於融合dance-pop、disco和hi-NRG風格的新唱版本大獲好評,於是便將其作為單曲發行,推出後獲得英國單曲榜四周冠軍,並在Billboard單曲榜排名第四。

1988年他們將此曲重新混音後收錄在第三張專輯「Introspective」中。

The Loco-motion/Kylie Minogue(1988年)

此曲最早於1962年由Little Eva(排行榜第一名)所演唱,之後又有迪斯可樂團Ritz等四組歌手的翻唱版本,1987年澳洲歌手Kylie則再度翻唱此曲,並在澳洲Kent Music榜連續七周登上榜首,隔年她與倫敦的PWL唱片公司簽約,並重新錄製新版本在全球發行,推出後在英國OCC和美國Billboard排行榜獲得了第二、三名的佳績。

同一張專輯裡的另一首主打歌曲〈I Should Be So Lucky〉乃融合了Pop流行和hi-NRG(high energy)的Dance-pop曲風,強烈又穩定的鼓點、大量的合成器音色,加上飽滿充實的歌聲,是一首聽了會很有精神的舞曲,推出後獲得Billboard舞曲榜第十名,在英國、澳洲、瑞士、南非、德國等國都登上冠軍。

Dance-pop+R&B & New Jack Swing

因融合了Disco、R&B、House、Techno、Funk、Electropop、New Jack Swing等曲風的Dance-pop,在80年代中期後已成為主流舞曲風格,也使得傳統的Disco曲風在美國逐漸退潮(但之後卻在亞洲滋長茁壯,近年則被KPOP再度發揚光大),而其中融合R&B及New Jack Swing的這兩個新曲風,搭配街舞(如:霹靂舞、機械舞、鎖舞等)新型態的演出方式,則成為80年代後期~90年代的新舞曲主流。

Looking For A New Love/Jody Watley(1987年)

Jody Watley能歌擅舞,曾是Funk樂隊Shalamar的成員,此曲收錄於單飛後的首張專輯,由於錄唱前她剛經歷分手,所以歌聲中自然流露出渴望新感情的吶喊,搭配強烈重音鼓組節奏,成為不同於傳統Disco節奏的新形態舞曲,推出後在Billboard單曲榜登上第二名,並獲得葛萊美獎最佳R&B女歌手提名。

Straight Up/Paula Abdul(1988年)

Paula Abdul從小學習芭蕾舞、爵士樂和踢踏舞,大一時成為湖人隊的啦啦隊舞者,而後轉為歌手的編舞老師,此曲收錄於她的首張專輯,因其獨特的切分音及搖擺節奏,加上個人精湛的舞蹈,使此曲奪得Billboard單曲榜連續三週冠軍及16國的排行前十名,而這部由大衛芬奇執導、她親自編舞的黑白MV,也獲得當年MTV音樂錄影帶獎的四項大獎。

同一張專輯裡的另一首主打歌曲〈Forever Your Girl〉,融合了Pop流行和New jack swing的Dance-pop曲風,強烈具切分音的鼓點及合成器音色,加上好歌聲與超炫的踢踏舞,推出後在Billboard單曲榜連續兩週位居榜首,在加拿大也登上冠軍。

Every Little Step/Bobby Brown(1988年)

為Bobby Brown於1985年從New Edition單飛後的第二張專輯中單曲,是以嘻哈(Hip hop)融合R&B及New jack swing的Dance-pop曲風,由於編曲大量使用數位合成器、電子鼓機及採樣節拍,也成為一股新興舞風,此曲在Billboard單曲榜排名第三、R&B/Hip-Hop榜排名第一,他也獲得了隔年葛萊美最佳R&B男歌手獎。

Miss You Much/Janet Jackson(1989年)

這首單曲收錄於Janet Jackson的第四張專輯,強勁的節拍配上易記的旋律,加上副歌中不斷重複M-I-S-S,讓人印象深刻,在MV中她穿著黑色帥氣軍裝,和舞群整齊劃一的機械舞令人眼界大開,此曲共獲得Billboard單曲榜四週冠軍、舞曲榜和節奏藍調榜各兩週冠軍,並奪得全美音樂獎最受歡迎靈魂/節奏藍調單曲和最受歡迎舞曲兩項大獎。


avatar-img
馬克樂透客/Mark Happy Talk的沙龍
131會員
149內容數
這裡是分享【好聽音樂和好看影劇】的園地,讓我們一起來聆聽🎧悅耳的國、台語、西洋、日文Jpop及韓文Kpop流行歌曲🎼,欣賞動聽的古典音樂🎹,閱讀精彩的影劇介紹📽️及其配樂欣賞🎶,在這裡有的就是▶️「好聽的歌曲、音樂和好看的影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介紹80年代的Disco(迪斯可)音樂發展過程,包括傳統迪斯可、歐陸迪斯可、後迪斯可三個時期(1980~1986年)的歌曲,共有ABBA、Michael Jackson、Madonna、Billy Ocean、Kool & the Gang、Laura Branigan等十位歌手及其17首歌曲。
本文介紹80年代的14首歐陸舞曲,並有連續組曲NON-STOP的影片欣賞,讓您一次聽到爆🎉! 歐陸舞曲(Eurodance)指80年代中期流行於歐洲的舞曲,旋律好唱好記、節拍強勁,一般而言歐陸舞曲在北美比較不流行(僅有少數舞曲在北美造成轟動),但在亞洲(日本、台灣及東南亞)及南美洲則相當受歡迎。
本文介紹包括:ABBA、Taylor Swift、U2、Céline Dion、Mariah Carey、Bon Jovi、Europe、B.B.King等演唱的20首跟新年相關的西洋歌曲,就讓我們聽著這些歌曲,「倒數計時」迎接這新的一年,也祝福您闔家:「Happy New Year🎊新年快樂!」
本文(下篇)介紹六個在90年代推出過錄音室專輯的台灣樂團,包括:五月天、旺福、四分衛、董事長、閃靈、濁水溪公社等樂團。文章內容包括:樂團成員介紹、樂曲風格、成團過程、樂團及團員後續發展,及其二十一首經典歌曲賞析。
本文(上篇)介紹七個在90年代推出過錄音室專輯的台灣樂團,包括:伍佰&China Blue、亂彈、糯米糰、拖拉庫、Why Not、鐵之女、刺客等樂團。文章內容包括:樂團成員介紹、樂曲風格、成團過程、樂團及團員後續發展,及其二十一首經典歌曲賞析。
本文介紹中山美穗八部她主演的電視劇、五部電影、及七首經典歌曲。中山美穗1970年出生於東京,1985年高一時在原宿被星探發掘後以偶像身份出道,一路從廣告與雜誌模特兒闖蕩到影歌雙棲,被稱為日本「四大偶像天后」,因為美麗的外表也多次當選「最美麗的偶像」,是日本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歌影兩棲藝人之一。
本文介紹80年代的Disco(迪斯可)音樂發展過程,包括傳統迪斯可、歐陸迪斯可、後迪斯可三個時期(1980~1986年)的歌曲,共有ABBA、Michael Jackson、Madonna、Billy Ocean、Kool & the Gang、Laura Branigan等十位歌手及其17首歌曲。
本文介紹80年代的14首歐陸舞曲,並有連續組曲NON-STOP的影片欣賞,讓您一次聽到爆🎉! 歐陸舞曲(Eurodance)指80年代中期流行於歐洲的舞曲,旋律好唱好記、節拍強勁,一般而言歐陸舞曲在北美比較不流行(僅有少數舞曲在北美造成轟動),但在亞洲(日本、台灣及東南亞)及南美洲則相當受歡迎。
本文介紹包括:ABBA、Taylor Swift、U2、Céline Dion、Mariah Carey、Bon Jovi、Europe、B.B.King等演唱的20首跟新年相關的西洋歌曲,就讓我們聽著這些歌曲,「倒數計時」迎接這新的一年,也祝福您闔家:「Happy New Year🎊新年快樂!」
本文(下篇)介紹六個在90年代推出過錄音室專輯的台灣樂團,包括:五月天、旺福、四分衛、董事長、閃靈、濁水溪公社等樂團。文章內容包括:樂團成員介紹、樂曲風格、成團過程、樂團及團員後續發展,及其二十一首經典歌曲賞析。
本文(上篇)介紹七個在90年代推出過錄音室專輯的台灣樂團,包括:伍佰&China Blue、亂彈、糯米糰、拖拉庫、Why Not、鐵之女、刺客等樂團。文章內容包括:樂團成員介紹、樂曲風格、成團過程、樂團及團員後續發展,及其二十一首經典歌曲賞析。
本文介紹中山美穗八部她主演的電視劇、五部電影、及七首經典歌曲。中山美穗1970年出生於東京,1985年高一時在原宿被星探發掘後以偶像身份出道,一路從廣告與雜誌模特兒闖蕩到影歌雙棲,被稱為日本「四大偶像天后」,因為美麗的外表也多次當選「最美麗的偶像」,是日本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歌影兩棲藝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