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ME職場溝通六大雷區:別讓「以為」毀了一場好合作

READ ME職場溝通六大雷區:別讓「以為」毀了一場好合作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職場打怪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欸,你上次不是說週五交嗎?」

「我以為你說的是『下週五』…」 阿強和小美對望,空氣凝結三秒。

明明都開過會、講過話,怎麼還會出現這種「我以為」?


更糟的是,這種「我以為」不是偶爾發生,而是天天上演。 溝通失誤的代價, 輕則花時間補救,重則團隊互信瓦解、埋下心結。


我後來才懂,溝通之所以難,

不是因為不願意講,而是常常踩進那些「看不見的雷」

今天想和你聊聊:

READ ME 六大雷區

讓你知道,話雖然出口了,但沒說對、沒說清楚、沒確認,就等於沒說。

raw-image

雷區1|只聽一半,就急著回應(R-Receive 的陷阱)


阿豪開會時才講到一半,主管就插話:「你應該這樣做!」

結果他話都沒講完,想解釋反而越描越亂。


我們常犯的錯誤:

  • 還沒聽完,就急著回應或反駁
  • 心裡只在想「怎麼回」,沒真正聽懂對方意思

就像別人丟來一顆球,你還沒接好,就急著回丟,結果砸到自己腳上。

👉 小提醒:

下次忍住衝動,回一句:「我想先確認你的重點是…我理解得對嗎?」 你會發現,光是多聽三十秒,誤解就少一半。



雷區2|不好意思講清楚,怕顯得太計較(E-Express 的陷阱)


小慧總是客氣地說:「麻煩盡快處理。」

結果每次「盡快」都有不同版本,有人當作明天,有人當作下週。 最後她累得在心裡罵:「都不主動!都不聽懂!」


我們常犯的錯誤:

  • 不敢講明白,怕被覺得龜毛
  • 把期待藏在心裡,讓對方自己猜

這就像丟出一張模糊地圖,卻怪別人走錯路。

👉 小提醒:

改說:「我的期待是今天下午五點前完成,可以嗎?」 清楚,是一種尊重,不是計較。



雷區3|怕問顯得笨,乾脆裝懂(A-Ask 的陷阱)


阿哲每次都點頭,但心裡有一半不確定。

他想問:「這裡到底是什麼意思?」 又怕被同事笑「怎麼這麼基本還要問?」 結果,錯的不是別人,是他的不敢開口。


我們常犯的錯誤:

  • 不敢問,怕丟臉
  • 裝懂,結果後面越補越忙

不問,就像閉著眼開車,最後撞得最慘的是自己。

👉 小提醒:

勇敢開口:「這裡我有點不太確定,可以幫我再說明一次嗎?」 別怕問,問是負責,不問才是冒險。



雷區4|假裝差異不存在(D-Difference 的陷阱)


「簡單報告」這四個字,

在阿豪心裡是三頁重點, 在主管心裡是十頁含附錄的完整版本。 交出去時才發現差異, 結果就成了「我以為」又一樁。


我們常犯的錯誤:

  • 覺得講差異太麻煩,乾脆不談
  • 默默假裝大家想法一致

結果就是:

以為大家在同一艘船上,

結果一邊划去東,一邊划去西,累死還原地打轉。

👉 小提醒:

多一句:「我們對『簡單』的定義是不是相同?你是指幾頁?」 避免事後補救,不如事前確認。



雷區5|沒有回映,結果各自理解(M-Mirror 的陷阱)


阿婷在會議上聽完主管交辦後點頭如搗蒜。

回到座位,整個人迷茫:「到底要先做哪一部分?」


我們常犯的錯誤:

  • 以為聽懂了,不做確認
  • 不敢複述,怕被嫌囉嗦

結果就是:

你以為是直線,對方以為是繞圈,

最後誰也不在同一條軌道上。

👉 小提醒:

簡單回映一句:「所以,我要先完成報告大綱,再交給你審對嗎?」 這動作,看似重複,卻能讓誤解消失在第一分鐘。



雷區6|只講結論,沒確認行動(E-Exchange 的陷阱)


開完會,大家笑笑走出會議室。

結果週五到了,A以為B會交,B以為A會做。 最後只能互相瞪眼:「不是你負責嗎?」


我們常犯的錯誤:

  • 講完就散,沒有交換行動承諾
  • 沒有書面確認,憑記憶容易出錯

就像拍了一張全家福,大家看鏡頭笑,

結果回家後發現,沒人記得要帶禮物。

👉 小提醒:

會議結尾說一句:「我們再確認一下,誰做什麼、什麼時候完成,這樣好嗎?」 把承諾說出口,才有落地行動的可能。



【結語】


溝通踩雷,不是因為不夠努力,

而是因為「習慣性的模糊」, 讓信任在無聲無息中消耗殆盡。

  • 別只聽半句話
  • 別不好意思講清楚
  • 別裝懂不問
  • 別逃避差異
  • 別忘了回映
  • 別只是散場沒交換共識

READ ME 六大雷區提醒我們:

溝通,不是話講完就好,

而是彼此看見、理解、確認,再攜手前進。

把話說清楚,是能力;

把人放進心裡,是關係。

READ ME讓你讀懂他人,也讀懂自己。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76會員
332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刻意微挑戰 的其他內容
真正的高手,不是學得多、做得多,而是懂得「給自己出題」。他們不等主管交任務,而是主動從每次工作中挖出可以練習的角度,讓自己越做越深、越走越穩。出題力代表你能看懂問題本質,延伸練習,主動成長,這是從熟手變高手的分水嶺。
用 ALERT 讓對方警鈴響起! 你講的明明是關鍵,但對方總是一臉無感?因為大腦會自動忽略模糊又沒壓力的訊息。用 ALERT 五原則——抓注意、說清楚、舉例子、講理由、挑時機,幫助對方感受到:「這件事我得處理!」讓每一次提醒不再白說,真的轉化成行動。
我們常以為自己懂了,其實只是太快套用舊經驗。真正的理解,不是反應快,而是能停下來想:「我真的弄懂了嗎?」用 GAPS 框架幫自己釐清資訊落差、語意模糊、優先順序與視角不同,你會發現,不夠懂的地方,才是進步的起點。能誠實說「我還不太確定」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真正的高手,不是學得多、做得多,而是懂得「給自己出題」。他們不等主管交任務,而是主動從每次工作中挖出可以練習的角度,讓自己越做越深、越走越穩。出題力代表你能看懂問題本質,延伸練習,主動成長,這是從熟手變高手的分水嶺。
用 ALERT 讓對方警鈴響起! 你講的明明是關鍵,但對方總是一臉無感?因為大腦會自動忽略模糊又沒壓力的訊息。用 ALERT 五原則——抓注意、說清楚、舉例子、講理由、挑時機,幫助對方感受到:「這件事我得處理!」讓每一次提醒不再白說,真的轉化成行動。
我們常以為自己懂了,其實只是太快套用舊經驗。真正的理解,不是反應快,而是能停下來想:「我真的弄懂了嗎?」用 GAPS 框架幫自己釐清資訊落差、語意模糊、優先順序與視角不同,你會發現,不夠懂的地方,才是進步的起點。能誠實說「我還不太確定」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