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ME職場溝通六大雷區:別讓「以為」毀了一場好合作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職場打怪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欸,你上次不是說週五交嗎?」

「我以為你說的是『下週五』…」 阿強和小美對望,空氣凝結三秒。

明明都開過會、講過話,怎麼還會出現這種「我以為」?


更糟的是,這種「我以為」不是偶爾發生,而是天天上演。 溝通失誤的代價, 輕則花時間補救,重則團隊互信瓦解、埋下心結。


我後來才懂,溝通之所以難,

不是因為不願意講,而是常常踩進那些「看不見的雷」

今天想和你聊聊:

READ ME 六大雷區

讓你知道,話雖然出口了,但沒說對、沒說清楚、沒確認,就等於沒說。

raw-image

雷區1|只聽一半,就急著回應(R-Receive 的陷阱)


阿豪開會時才講到一半,主管就插話:「你應該這樣做!」

結果他話都沒講完,想解釋反而越描越亂。


我們常犯的錯誤:

  • 還沒聽完,就急著回應或反駁
  • 心裡只在想「怎麼回」,沒真正聽懂對方意思

就像別人丟來一顆球,你還沒接好,就急著回丟,結果砸到自己腳上。

👉 小提醒:

下次忍住衝動,回一句:「我想先確認你的重點是…我理解得對嗎?」 你會發現,光是多聽三十秒,誤解就少一半。



雷區2|不好意思講清楚,怕顯得太計較(E-Express 的陷阱)


小慧總是客氣地說:「麻煩盡快處理。」

結果每次「盡快」都有不同版本,有人當作明天,有人當作下週。 最後她累得在心裡罵:「都不主動!都不聽懂!」


我們常犯的錯誤:

  • 不敢講明白,怕被覺得龜毛
  • 把期待藏在心裡,讓對方自己猜

這就像丟出一張模糊地圖,卻怪別人走錯路。

👉 小提醒:

改說:「我的期待是今天下午五點前完成,可以嗎?」 清楚,是一種尊重,不是計較。



雷區3|怕問顯得笨,乾脆裝懂(A-Ask 的陷阱)


阿哲每次都點頭,但心裡有一半不確定。

他想問:「這裡到底是什麼意思?」 又怕被同事笑「怎麼這麼基本還要問?」 結果,錯的不是別人,是他的不敢開口。


我們常犯的錯誤:

  • 不敢問,怕丟臉
  • 裝懂,結果後面越補越忙

不問,就像閉著眼開車,最後撞得最慘的是自己。

👉 小提醒:

勇敢開口:「這裡我有點不太確定,可以幫我再說明一次嗎?」 別怕問,問是負責,不問才是冒險。



雷區4|假裝差異不存在(D-Difference 的陷阱)


「簡單報告」這四個字,

在阿豪心裡是三頁重點, 在主管心裡是十頁含附錄的完整版本。 交出去時才發現差異, 結果就成了「我以為」又一樁。


我們常犯的錯誤:

  • 覺得講差異太麻煩,乾脆不談
  • 默默假裝大家想法一致

結果就是:

以為大家在同一艘船上,

結果一邊划去東,一邊划去西,累死還原地打轉。

👉 小提醒:

多一句:「我們對『簡單』的定義是不是相同?你是指幾頁?」 避免事後補救,不如事前確認。



雷區5|沒有回映,結果各自理解(M-Mirror 的陷阱)


阿婷在會議上聽完主管交辦後點頭如搗蒜。

回到座位,整個人迷茫:「到底要先做哪一部分?」


我們常犯的錯誤:

  • 以為聽懂了,不做確認
  • 不敢複述,怕被嫌囉嗦

結果就是:

你以為是直線,對方以為是繞圈,

最後誰也不在同一條軌道上。

👉 小提醒:

簡單回映一句:「所以,我要先完成報告大綱,再交給你審對嗎?」 這動作,看似重複,卻能讓誤解消失在第一分鐘。



雷區6|只講結論,沒確認行動(E-Exchange 的陷阱)


開完會,大家笑笑走出會議室。

結果週五到了,A以為B會交,B以為A會做。 最後只能互相瞪眼:「不是你負責嗎?」


我們常犯的錯誤:

  • 講完就散,沒有交換行動承諾
  • 沒有書面確認,憑記憶容易出錯

就像拍了一張全家福,大家看鏡頭笑,

結果回家後發現,沒人記得要帶禮物。

👉 小提醒:

會議結尾說一句:「我們再確認一下,誰做什麼、什麼時候完成,這樣好嗎?」 把承諾說出口,才有落地行動的可能。



【結語】


溝通踩雷,不是因為不夠努力,

而是因為「習慣性的模糊」, 讓信任在無聲無息中消耗殆盡。

  • 別只聽半句話
  • 別不好意思講清楚
  • 別裝懂不問
  • 別逃避差異
  • 別忘了回映
  • 別只是散場沒交換共識

READ ME 六大雷區提醒我們:

溝通,不是話講完就好,

而是彼此看見、理解、確認,再攜手前進。

把話說清楚,是能力;

把人放進心裡,是關係。

READ ME讓你讀懂他人,也讀懂自己。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68會員
331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刻意微挑戰 的其他內容
溝通最怕:「我以為你懂」,結果誰也沒說清楚。 READ ME 幫你變身溝通高手: R 接住對方觀點, E 說清楚自己的期待, A 有疑問就勇敢問, D 看見彼此差異, M 幫對方重述確認, E 最後一起交換行動共識。 一句句慢慢來, 關係更靠近, 信任自然長出來!
職場裡,最大的溝通危機是「我以為你懂」但其實沒講清楚! SEC 三步驟幫你擺脫誤解: 🔹 S(看到 & 說出來):說事實,別帶情緒腦補。 🔹 E(感受 & 期待):別悶著,直接表達需求。 🔹 C(共識 & 差異):確認彼此理解一致,減少誤會。 說清楚,事情才順,信任才穩!
上班已經夠累了,還要管別人情緒?這篇文超有感,講的就是我們常見的「情緒內耗五大地雷」:討好別人、怕拒絕、玻璃心、太敏感、腦補過頭。教你怎麼用 PEACE 模型,慢慢找回界線感,不再為別人的情緒負責,工作也能輕鬆一點。
「什麼?計畫又改了?不是昨天才說確定嗎?」「變化快才是唯一不變的事。」 職場上,計畫變來變去早已見怪不怪,但面對變更,我們可以不崩潰嗎?答案是 可以! 用 四步調適法——搞清楚變更原因、穩住情緒、拆解行動、轉換心態,讓自己越來越適應這種「說變就變」的節奏。變動不會停止,但我們可以學會更從容地應對!
「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或許,他也有故事沒說出口。 共情,不只是幫別人安慰,而是聽見別人,也看見自己。當你願意放下腦補劇場,好好傾聽,用LISTEN六步驟回應、接住、理解,會發現:你變得更懂人、更懂自己,關係不再緊繃,心裡也越來越踏實。
溝通最怕:「我以為你懂」,結果誰也沒說清楚。 READ ME 幫你變身溝通高手: R 接住對方觀點, E 說清楚自己的期待, A 有疑問就勇敢問, D 看見彼此差異, M 幫對方重述確認, E 最後一起交換行動共識。 一句句慢慢來, 關係更靠近, 信任自然長出來!
職場裡,最大的溝通危機是「我以為你懂」但其實沒講清楚! SEC 三步驟幫你擺脫誤解: 🔹 S(看到 & 說出來):說事實,別帶情緒腦補。 🔹 E(感受 & 期待):別悶著,直接表達需求。 🔹 C(共識 & 差異):確認彼此理解一致,減少誤會。 說清楚,事情才順,信任才穩!
上班已經夠累了,還要管別人情緒?這篇文超有感,講的就是我們常見的「情緒內耗五大地雷」:討好別人、怕拒絕、玻璃心、太敏感、腦補過頭。教你怎麼用 PEACE 模型,慢慢找回界線感,不再為別人的情緒負責,工作也能輕鬆一點。
「什麼?計畫又改了?不是昨天才說確定嗎?」「變化快才是唯一不變的事。」 職場上,計畫變來變去早已見怪不怪,但面對變更,我們可以不崩潰嗎?答案是 可以! 用 四步調適法——搞清楚變更原因、穩住情緒、拆解行動、轉換心態,讓自己越來越適應這種「說變就變」的節奏。變動不會停止,但我們可以學會更從容地應對!
「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或許,他也有故事沒說出口。 共情,不只是幫別人安慰,而是聽見別人,也看見自己。當你願意放下腦補劇場,好好傾聽,用LISTEN六步驟回應、接住、理解,會發現:你變得更懂人、更懂自己,關係不再緊繃,心裡也越來越踏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意見分歧可說是家常便飯。無論是專案討論、業務規劃,還是日常工作中的瑣事,總有人會持不同看法。這時候,你是選擇硬碰硬地據理力爭,還是選擇息事寧人、默默退讓?其實,最高明的做法是:用事實說話。 ​ 想像一下,小莉是某科技公司的行銷企劃,最近她正在策劃一場大型產品發表會。
Thumbnail
主管本來就需要裝傻,因為如果你直接給答案,對方就會順著你的話接下去,這是人性。
Thumbnail
前天(週五)早上,完成了最重要的關卡─股東會,心情一整個放鬆,本來想整個下午就打混到下班,回家再買鹽酥雞吃。
Thumbnail
你可以選擇朋友,但是不能選擇同事。 這句話的意思是,同事未必等於是朋友。在職場,飯可以多吃,話可不能亂說。 個案 在公司很喜歡跟同事們一起八卦,甚至講公司的壞話。 說多了,很多沒有根據的事情也變得像是真的。 然後在通訊軟體上,總會抱怨主管、老闆、或整間公司。 在持續累積這些負面能量之下
Thumbnail
職場,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樣。 就在你踏進這個門開始,沒有該教你些什麼,是你要付出些什麼? 你可以問,不會,你要問,但...不一定有人應該要回你.. 你才做過1次的事情,因為做的少,你..應該不會有什麼錯誤可以發生,那..是否做得越多的人,就不該犯任何一點錯呢? 也就是說,你有做過1次,基本
Thumbnail
上週我在商業思維學院分享30分鐘講座,主題為「職場晉升攻略:跨部門高效溝通術」,會後收到許多朋友來信詢問他面臨的跨部門溝通議題,這讓我回想起自己在職場上遇到情境,當時怎麼想?內心上演哪些小劇場?後來如何突破找到解方?
Thumbnail
在職場遇到爭議時,作者底層邏輯提供了明確答案,即有最大損失的一方應該承認錯誤。避免堅持已錯的想法,而是要寬恕他人,承擔責任,開啟新可能。
Thumbnail
衝突,對大多數人來說或許更偏向負面的感覺,但最近我卻試著不去害怕衝突,或者說帶有一點攻擊性。 會這樣說的用意不在於讓你因為一點小事就去攻擊同事,更多的是讓問題更顯化。
Thumbnail
第 10 天,分享在職場中曾犯下的大錯與學習。藉由觀察與交流,慢慢了解對方特性,逐步累積信任值,才能增加有效溝通機率與正面印象、慢慢朝向目標前進。
Thumbnail
「認錯」與「低頭」對許多人來說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清楚在職場上更重要的事情其實是「做對」,當客人固著卡關時,認不認錯不是重點,重點是如何繞過障礙,繼續幫助客人前進。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意見分歧可說是家常便飯。無論是專案討論、業務規劃,還是日常工作中的瑣事,總有人會持不同看法。這時候,你是選擇硬碰硬地據理力爭,還是選擇息事寧人、默默退讓?其實,最高明的做法是:用事實說話。 ​ 想像一下,小莉是某科技公司的行銷企劃,最近她正在策劃一場大型產品發表會。
Thumbnail
主管本來就需要裝傻,因為如果你直接給答案,對方就會順著你的話接下去,這是人性。
Thumbnail
前天(週五)早上,完成了最重要的關卡─股東會,心情一整個放鬆,本來想整個下午就打混到下班,回家再買鹽酥雞吃。
Thumbnail
你可以選擇朋友,但是不能選擇同事。 這句話的意思是,同事未必等於是朋友。在職場,飯可以多吃,話可不能亂說。 個案 在公司很喜歡跟同事們一起八卦,甚至講公司的壞話。 說多了,很多沒有根據的事情也變得像是真的。 然後在通訊軟體上,總會抱怨主管、老闆、或整間公司。 在持續累積這些負面能量之下
Thumbnail
職場,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樣。 就在你踏進這個門開始,沒有該教你些什麼,是你要付出些什麼? 你可以問,不會,你要問,但...不一定有人應該要回你.. 你才做過1次的事情,因為做的少,你..應該不會有什麼錯誤可以發生,那..是否做得越多的人,就不該犯任何一點錯呢? 也就是說,你有做過1次,基本
Thumbnail
上週我在商業思維學院分享30分鐘講座,主題為「職場晉升攻略:跨部門高效溝通術」,會後收到許多朋友來信詢問他面臨的跨部門溝通議題,這讓我回想起自己在職場上遇到情境,當時怎麼想?內心上演哪些小劇場?後來如何突破找到解方?
Thumbnail
在職場遇到爭議時,作者底層邏輯提供了明確答案,即有最大損失的一方應該承認錯誤。避免堅持已錯的想法,而是要寬恕他人,承擔責任,開啟新可能。
Thumbnail
衝突,對大多數人來說或許更偏向負面的感覺,但最近我卻試著不去害怕衝突,或者說帶有一點攻擊性。 會這樣說的用意不在於讓你因為一點小事就去攻擊同事,更多的是讓問題更顯化。
Thumbnail
第 10 天,分享在職場中曾犯下的大錯與學習。藉由觀察與交流,慢慢了解對方特性,逐步累積信任值,才能增加有效溝通機率與正面印象、慢慢朝向目標前進。
Thumbnail
「認錯」與「低頭」對許多人來說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清楚在職場上更重要的事情其實是「做對」,當客人固著卡關時,認不認錯不是重點,重點是如何繞過障礙,繼續幫助客人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