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高雄找陽光:我們大了,他們老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整個月我花了大多數的時間都在參與長輩的行程。
四月初去了一趟三天兩夜的高雄,行程沒有很滿,更多的是走馬看花、聊天、吃東西,甚至出發時間都是早上9點半的車,去哪裡似乎不是重點了,對人生過大半的人來說,相聚可能比什麼都讓人需要珍惜。

衛武營

衛武營

我們大了,他們老了。
所以我們來到溫暖的南台灣想追陽光,但這幾天恰逢多雲時晴、還有很大的風,算是舒服涼爽的天氣。

抵達高雄的第一站就直奔翰品酒店的港都茶樓。
雖然倫敦的中國城也有很多飲茶的選項,但是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對阿珍,我的母親來說,那裡儘管是他心之所向的國度,永遠無法成為他的故鄉,他習慣的人和味道還是在這裡。

港都茶樓 | 翰品酒店

港都茶樓 | 翰品酒店

「雖然已經過了幾年,但是失去父母的痛苦還是沒有消失。」阿珍說道。

抬起頭,就能看見阿姨的眼角泛著淚光。

家中的長輩承襲著爺爺謹言的作風,我嘴裡掛著的「白癡」和「智障」對他們來說都跟國罵沒有兩樣的粗鄙不堪,面對痛苦也是,你只會聽到喃喃地安慰彼此那是人生,對於痛苦的大哭、憤怒的大吼都難以見到,但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感受要被壓抑。

從小,我就覺得這樣好辛苦。

爺爺離開的那年我很忙,直到得知消息的時候有點不敢置信,雖然人的時間是有限的,死亡也很正常,但是我們難以直觀的去接受。我看著我們倒數的人生和倒數的相聚,絲毫對時間的存在沒有任何的感知。

而死亡之於我的意義,就像是你知道你和某個人共同的時間線停止在那一刻。
那時,只能和他說聲永別。而你們再也不會一起創造未來,不但不會、也無法爭取、更沒有努力的空間——再做什麼都是徒勞無功。

那不只是失去,更是一種徹底的無能為力。

我們老了,他們就會死了。
吳家金桔豆花🍊

吳家金桔豆花🍊

吃完飯之後,阿珍說他要去鹽埕吳家金桔豆花,我們三個人到門口卻撲了空——原來是公休日!我們只好先到飯店辦理入住,並坐在沙發聊天。

聊起了十年前的歐洲之旅,是盛夏的時候。
那年的行前,阿珍囑咐過我「這是陪伴長輩的行程」,因為安排的路線我們幾乎都已經走過,而那一趟旅行也是我們最後一次三代同堂的出遊。

「誰會想到是最後一次呢?」阿珍難掩悲傷。

「對啊......」阿姨附和道。

也許就是因為想過會是最後一次,那一年你們才堅持要花了大筆積蓄,在暑假這個觀光旺季帶我們飛到遙遠的地方,只是誰又願意相信是最後一次呢?

『明天再去吃那家豆花啊!』我提議著。

路邊看到別人家種的山苦瓜

路邊看到別人家種的山苦瓜

最近我在看《論生命之短暫》,就如同塞內卡說的:生命其實也沒這麼短阿!只是浪費了太多時間去追逐不屬於自己需要的東西。

什麼是重要的?

對幾年前的我來說也許是當一個病態的工作狂,被充滿吸引力、形形色色的生活精彩包圍,儘管當時我還是堅持家庭的重要場合不缺席;現在,應該是稀有的重要他人、內心平靜、簡單的生活步調以及不吵雜的環境。

我常常說家裡的長輩太過於關心和諧的氣氛了,總把自己累得半死。
從家裡有人開始賣直銷到身為教育者總有件不完的學生,但年年歲歲終於會讓他們看見自己的舒服與不舒服。

路途中,阿姨笑著說:「我前陣子第一次哦!很直接地拒絕了不想買的產品,那一刻覺得好輕鬆!」

後來我跟阿珍說:『你的時間有限,應該留給想見的人、想約的局,累了就休息,而不是因為誰想見你就逼自己去服務他們。』

『你是回來度假的,應該要像現在一樣很鬆散。』我補充道。

愛河河岸

愛河河岸

兩天晚上,我們都在愛河散步,其中一天去遊河。
愛河有一股鹹鹹的味道,周圍是還沒有蓋滿高樓的夜景,遊河的時候,一位大哥認真的介紹著:「駁二是以前的倉庫、高雄港這一區以前是軍事區域,一般人不能進來。」

「看那一棟就是八五大樓、這邊這個是高雄的帝寶。」直直的雷射光就照射在建築上。

我們吹著風尋找站在橋墩的夜鷺,愚鈍如我只覺得像極了不同顏色的海鷗。牠們悠哉地梳理羽毛,就連捕食魚兒之前,那鎖定獵物的眼神都像在發呆。

充滿設計的展演空間、建築和停在碼頭岸邊、耗資不斐的遊輪一一掠過。
高雄,已經從記憶裡廢氣和貨櫃變成一個有文化感的地方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也需要想著:這一次,是否會是最後一次?
原來我們終究會對歲月恐懼,只能在微不足道的片刻裡,用力記得彼此的模樣。


阿塊ᴬᵏᵘᵃ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反正是阿塊寫的
26會員
45內容數
一個生在地球上人類的murmur。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雖然已經過了幾年,但是失去父母的痛苦還是沒有消失。」阿珍說道。 抬起頭,就能看見阿姨的眼角泛著淚光。
Thumbnail
「雖然已經過了幾年,但是失去父母的痛苦還是沒有消失。」阿珍說道。 抬起頭,就能看見阿姨的眼角泛著淚光。
Thumbnail
離開台灣前,我和八十幾歲的阿嬤一起住了三年,阿嬤守寡了二十幾年,看政論節目成為阿嬤晚年的晚餐標配。 我回家的時間多半晚,阿嬤常常都已經入睡,所以我們並不常聊天。 只有那麼一兩次,我們有機會聊天。 阿嬤曾說念女中的她,為了躲避白色恐怖的迫害,從東部搬到南部生活。 我很喜歡阿嬤寫的字,細
Thumbnail
離開台灣前,我和八十幾歲的阿嬤一起住了三年,阿嬤守寡了二十幾年,看政論節目成為阿嬤晚年的晚餐標配。 我回家的時間多半晚,阿嬤常常都已經入睡,所以我們並不常聊天。 只有那麼一兩次,我們有機會聊天。 阿嬤曾說念女中的她,為了躲避白色恐怖的迫害,從東部搬到南部生活。 我很喜歡阿嬤寫的字,細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住在台北的阿公都會帶我出門趴趴走,那時的他還會開車。 隨著年紀增長,體況每況愈下。 從2020年開始,高齡97歲的曾祖母需要有人照顧,那是我阿公的媽媽,他堅持不請看護,要自己與阿嬤回台中照顧曾祖母,就這樣在台中度過了兩年,曾祖母在2022年暑假就病逝了。 在台中住的期間,他也退化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住在台北的阿公都會帶我出門趴趴走,那時的他還會開車。 隨著年紀增長,體況每況愈下。 從2020年開始,高齡97歲的曾祖母需要有人照顧,那是我阿公的媽媽,他堅持不請看護,要自己與阿嬤回台中照顧曾祖母,就這樣在台中度過了兩年,曾祖母在2022年暑假就病逝了。 在台中住的期間,他也退化
Thumbnail
感慨年長的阿嬤曾經照顧我,如今我長大了,換我來照顧她。在年老的阿嬤身上看到了偉大的女性形象。
Thumbnail
感慨年長的阿嬤曾經照顧我,如今我長大了,換我來照顧她。在年老的阿嬤身上看到了偉大的女性形象。
Thumbnail
八十六歲老菩薩出門是件大事 新竹台中算長途女兒媳婦環侍 心心念念探望老媽腿傷終成行 二舅媽來家小住破天荒第一次
Thumbnail
八十六歲老菩薩出門是件大事 新竹台中算長途女兒媳婦環侍 心心念念探望老媽腿傷終成行 二舅媽來家小住破天荒第一次
Thumbnail
回憶在母親生病時的心情及手足之間的親情和支持。這種親情的溫暖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顯得尤為珍貴。
Thumbnail
回憶在母親生病時的心情及手足之間的親情和支持。這種親情的溫暖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顯得尤為珍貴。
Thumbnail
媽媽和外婆的身影,隨著美麗的故鄉,又沉睡在記憶的深處裡...
Thumbnail
媽媽和外婆的身影,隨著美麗的故鄉,又沉睡在記憶的深處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