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過程時間忽視」?
「過程時間忽視」是指:
當我們評估一件事情的價值、效率或吸引力時,常常忽略完成它所需要的時間與努力,只看最終的結果。
簡單來說就是——
「我們常常只看到山頂有多美,卻沒考慮爬上去有多累。」
🧠 心理學背景
這個偏誤是「時間折扣」與「決策近視」的延伸。
人類天生傾向追求快速、立即的獎勵,對「過程中所需耗費的時間與資源」敏感度極低。
📌 尤其在資訊簡化的情境中(例如:網頁廣告、行銷話術、簡報銷售),這種忽視更明顯。
🔍 生活中的例子
📚 自學課程
- 廣告說:「30天學會日語」
- 你買了,但忘了30天每天都得背單字、聽音檔、複習。
🏋️ 減肥計畫
- 「瘦10公斤只要兩週!」
- 但實際得天天運動、控制飲食、面對飢餓與壓力。
🏡 房地產買賣
- 「買房置產,年賺百萬!」
- 忽略了裝修、貸款壓力、租客風險與等待的時間成本。
🛠 常見應用場景(與陷阱)
場景怎麼被忽視行銷話術只強調結果,不講努力成本求職面試說「我完成了某專案」,沒提背後數週熬夜與協調投資推薦聚焦於回報數字,淡化持有時間與波動壓力
❗ 後果是什麼?
- ⚠️ 做決策時過度樂觀,容易後悔
- 📉 遇到困難時挫折感高,容易放棄
- 🧩 高估能力、低估環境,讓計畫失敗收場
🧘♀️ 如何避免「過程時間忽視」?
- 預演未來自己的一天:設想執行某個決策時,每天的實際生活會變怎樣。
- 問自己:「需要付出什麼?」 不只問「我能得到什麼?」
- 拆解過程時間成本:把一件事拆成步驟,估算每步所需時間與資源。
- 避免被話術催眠:看到「快速變好」的廣告,多問一句:「要做到這點,我每天得做什麼?」
📌 結語:你不是缺少成功的慾望,而是忽略了到達的距離
真正的價值,不只是結果,而是你能不能承擔那段前往的旅程。
「過程時間忽視」提醒我們:
做決策時,請把焦點從目的地,拉回到過程地圖。
這樣,你會更務實、更穩定,也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