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開箱:塵封已久的童年生活,以及我記憶中的父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你有沒有算過,你還剩幾年可以健康的生活?四十年?三十年?二十年?如果有一天你突然發現,自己已經沒剩多少時間,那你還會繼續委屈自己嗎?

昨天看到方格子 vocus官方貼出了「開箱你的美好生活:一起來寫開箱賺獎金!#品牌合作」的活動公告,看起來應該是想要推廣蝦皮的活動,但同時也有方格子自己的活動。就想說順手寫寫自己的生活,沒想到刪刪改改之後,留下來的是這些片段。

📌在開始看這篇文章之前,我要先提醒你,這篇文章沒有甚麼重點。只是單純分享我的童年生活,以及我記憶中的父親。整篇文章長達五千五百多個字,稀碎的講述曾經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些陳年往事。

如果你看到這裡仍然感興趣,那就繼續看下去吧!

你是誰?我是枇杷

我是枇杷,一個在接近三十五歲的年紀,卻毅然決然辭去工作的中年大叔。枇杷原先不是我的筆名,而是有一天我在玩線上遊戲的時候,創造角色所使用的名稱。

當時不知道要取甚麼名稱,正巧看到旁邊的枇杷膏上印著「養氣潤肺止咳化痰枇杷膏」幾個大字,因此我就拿來用了。但可能因為這個名字太長了,久而久之大家都簡略地叫我枇杷。

就這樣,十幾年下來,我也習慣跟別人介紹的時候說,「你好,我是枇杷。」

📌以前的筆名太羞恥,所以後來就不用了。現在想想小時候真中二,雖然枇杷好像也沒多好。

只是個中年離職的普通大叔

我不會跟你分享怎麼賺錢,因為我不是因為財富自由而離職;同樣我也不會告訴你怎麼做會成功,因為我並不覺得我是一個成功的人。

我離職純粹只是因為我厭倦了職場的紛擾,同時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三十多歲的身體似乎也沒辦法負荷沒日沒夜工作的行銷生活。所以我選擇用極低的物慾,開始了超過半年的無職人生。

我沒有結婚也沒有小孩,名下沒有車也沒有房。住在老家幾十年的小公寓裡,使用一個三坪不到房間。房間很簡陋,只有床、櫃子、桌子、以及現在打字用的電腦而已。

💡其他關於我的介紹,可以到沙龍裡面看,也歡迎大家訂閱追蹤我,以及加入我的沙龍。我會不定期地分享一些3C產品的開箱介紹,同時也會寫一些行銷或職場相關的心得,或許會對你有些幫助。

塵封多年的開箱,記憶中的童年生活

記憶就像是一個個裝滿照片的箱子,每發生一件事情,我們就會隨手將照片放進箱子裡面。有些事情我們記得特別清晰,就放在比較上面;有些東西我們不願想起,所以就放在下面一點,再用其他開心的記憶將其蓋起來。直到關於這段的記憶裝滿了,我們將箱子蓋上放在一旁,然後拿出另一個箱子,準備裝下一段記憶。

「哎呀,你們年輕人吼,就是命太好了拉,都吃不了苦,哪像我們那個時候...」這樣類型的起手式,你是不是曾經在和某一位長輩對話中聽到過呢?最近外婆的鄰居長輩聽到我離職的消息,就用起了這套長輩聊天起手式跟我攀談。

我沒有否定他的說法,因為我覺得沒有必要。但實際上我覺得,沒有哪一代的年輕人是真的命太好,也沒有哪一代的年輕人吃不了苦。只要認真去比較不同時代背景的年輕人,就會發現,他們都有著不同的壓力。

回過頭看看我自己的童年生活,好像是一個可以講很久的故事。

父母忙於賺錢,外公外婆撫養長大

對於孩童時期的記憶,其實已經很模糊了。我甚至不能確切地說出來發生過哪些事情,但有些事情卻依舊歷歷在目,即便我不想要想起,我可能也不會忘記。

依稀記得小時候,父親除了早出晚歸之外,很常要值班過夜,因此我幾乎很少會看到他。母親則是忙於工作,回家的時間大多是晚上十點之後。所以我就像其他隔代教養的孩童一樣,放學就被送去外婆家,吃晚餐、寫作業、看電視、睡覺,直到我父親休假或是母親忙完,再來把我接回家。

在外婆家的記憶是很有趣的,可能因為外公外婆都很疼我,所以我每天都無憂無慮的,只要負責吃飯、睡覺、跟看電視,當個北爛的小屁孩就可以了。

我的爺爺和外公都是從中國來的「外省人」,外公是跟著國民黨政府撤退來台灣的職業軍官,爺爺則是普通的湊數軍人。兩個人在位階上似乎有著不小的差距,所以我好像從未有兩位「阿公」共同出現的記憶。

後來向母親詢問,為什麼我小時候是在外婆家長大的?母親跟我解釋,當時因為有外公的幫忙,因此在他們剛結婚的時候,就決定在南部置產買房。雖然只挑選了一間兩房一廳的小公寓,但恰巧她在那個時候懷上了我,所以她們不只要還房貸,還要擠出一點錢來養我,當時的生活並不好過。

為了要還房貸和車貸,他們兩個人只好都去工作,也就只好把我丟給外公外婆來撫養。

關於我的父親,他其實對我蠻好的

每次談起我父親的時候,我總會說「我爸對我蠻好的」。但其實,在我的記憶裡,更多的是關於他負面的回憶。

我並不是一個愛面子的人,之所以會說我爸對我蠻好的,是因為我用現在的觀念,回過頭去看二十幾年前我父親的言行舉止。我想他確實在用他的方式來對我好,即便在當時我覺得相當痛苦。

記憶中的父親,總是會帶我去吃他認為好吃的東西,或者買我想要的東西給我,這是他認為愛我的方式。

印象中父親曾告訴我「小時候我的家庭很窮,所以我甚麼都沒有,我不想你這樣長大。」

那時候 PlayStation、Gameboy、怪獸對打機這類型的電動玩具剛推出,我看別人在玩,就說我也想玩。當時父親二話不說就帶我去買,因此我在很小的時候,就接觸到了普通家庭接觸不到的電動玩具。

小時候的我不知道電動玩具很貴,也不知道家裡其實很窮。所以當父親買給我的時候,我從不覺得有甚麼問題,只記得母親總是會對父親說「那個很貴,你怎麼又買給他?」

到後來長大了才知道,原來在那個年代,這些電動玩具都是相當昂貴的奢侈品,甚至可以說是經濟狀況比較好的家庭才能買得起的東西。我不知道以父親當時的收入,是如何買給我的,或許是借錢買來的吧?

但無論如何,我都相當感謝我父親。要不是因為他買了這些電動玩具給我,讓我在孩童時期就接觸這些電子產品,我也不會長成現在這個樣子。

你看哪個小孩像你這麼幸運?

「你看哪個小孩像你這麼幸運?」這是父親時常會對我說的話,彷彿我就是一個人在福中不知福的人。但他從未想過,其實這並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雖然父親會帶我去吃大餐,買電動玩具給我,給了我本不該擁有的物質生活,但其實那並不是我想要的。

我沒有吃大餐的慾望,不會因為吃高檔餐廳而感到喜悅。也沒有一直想要玩新遊戲的衝動,一個簡單的遊戲就可以讓我玩好久好久。我是一個物慾很低的人,但這個觀念直到我長大才明白。

可是父親並不這麼想,對他來說,因為他給我了,所以我必須要給他有所回應。這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情緒勒索,但當時並沒有這樣的概念。對父親來說,他給我他的愛,我必須要接受,也必須要給他回應。

嚴格的教育,其實就是一種家暴

在那個年代,「家暴」似乎是常態,父母總是會用「打你是為你好」來教育孩子。

記得還在念小學的時候,某天假日的早上,我在房間裡打電動,應該是世紀帝國II吧?

那天父親剛下班回來,走進房間問我在做甚麼,我回他說「等一下我在玩這個沒有空。」在接下來的記憶,就是父親拿著衣架在打我。

記憶中,那次他拿著衣架,把我的手掌、手臂、屁股、大腿打到全都是瘀青,我在家裡一邊哭一邊閃躲。沒過多久母親回來看到嚇到,問他到底在幹甚麼?父親理直氣壯的說「你看他這是甚麼態度?」

那一次我被父親打得不要說站不穩了,甚至連坐著都沒有辦法。母親打了電話幫我向學校請假,也不敢帶我回外婆家,怕我外公看了會氣到高血壓。

後來去上學的時候,老師注意到我身上的傷痕,問我發生甚麼事情,我說被爸爸打的。學校打電話來關心,母親跟學校解釋說沒有事情,只是父親管教比較嚴厲。

現在想想,要不是那個時候「家暴」觀念還不盛行,否則父親高機率是會被告的吧?但其實,父親是相當可憐(可悲)的。在我的記憶裡,他根本不懂的怎麼愛人,不知道怎麼跟對方好好說話。只知道用花錢的方式,買東西給對方,帶對方去吃好吃的東西,這就是他認為的愛。

他甚至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氣,生氣時會捶牆壁,甚至還會會摔東西。印象中我曾經看過他在外面大吼大叫,包括百貨公司。

父子關係持續惡化,甚至越演越烈

忘了從甚麼時候開始,我跟父親的關係越來越差。可能是在我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吧?現在想想,或許是隨著我的年紀越來越大,我越來越不能接受他的那些言行舉止。

說起來也很悲哀,現在回想過去跟父親的相處的記憶,只能依稀記得父親脾氣暴躁的模樣。如果要認真撕開傷疤往裡面看,大概我被打、躲在房間哭泣、怨恨我父親、甚至想要輕生的各種零碎記憶會佔據99.99%吧?

在我模糊的印象中,記得有一次我甚至很大聲的跟他說「我根本就不敢跟我同學介紹我爸爸,因為他們都覺得我爸爸很可怕,你就像是惡魔一樣。」記得那一次他也是很大聲的罵我。然後,可能就沒有然後了吧?畢竟我也不記得了。

就這樣,我跟父親的關係越來越冷淡,我們之間的互動也越來越少,剩下非常爾偶地會一起吃個晚餐。

這樣的父親,給別人也沒關係

記得在小學畢業之前,母親朋友的小孩剛滿周歲。父親覺得那個小孩很可愛,因此時常就會抱著那個小孩,也會買東西送給他。

當時母親曾跟我說「你不跟你爸爸關係好一點,他都買東西給別人不給你了,有一天他就不要你了。」

記得我回覆她的是「沒關係,那就給人家好了,我不需要爸爸也沒關係。」

到底是多糟糕的父子關係,才會讓還在念小學的我,不想要這樣的父親呢?

父子關係停止惡化,也沒辦法再惡化了

然而,就在我剛升上國中的某一天,有位老師突然走到我們教室來,問說我在不在。老師跟我確認我舅舅是不是這個名字?說我們家裡出了點事情,等等舅舅會來載我。

當時我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情,只記得舅舅在車上跟我說「你爸爸現在人在高雄的醫院,我來載你過去。」

就這樣,我被舅舅載到高雄的長庚醫院。看到父親的時候,他已經昏迷,躺在急診的病床上了。母親在病床旁邊忍不住一直哭,一直哭。過了沒多久,我又被舅舅接回來台南,然後就在舅舅家待了大約一個禮拜。

再回到家的時候,母親和小阿姨都已經在家裡了,兩個人在我的電腦前不知道在做甚麼。只記得小阿姨抱著我說,「阿姨知道你很堅強,沒關係還有阿姨陪你。」

那個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我父親過世了。

但說真的,我其實並不難過,甚至從父親離開到現在已經超過20年了,我從未有一次突然想起他過。

最後的記憶,不是道別,是道歉

記得最後一次看到清醒的父親,應該是他昏迷的前一天晚上。

當時父親因為身體不舒服,請假在家裡休息。母親一直問他要不要去看醫生,他堅持不要,說休息一下就好。

母親來我的房間,跟我說讓我去看看我父親,或許那個時候母親早有預感吧?

我進到房間,跟我父親打了招呼,擁抱了他一下。他輕碰我,然後將我推開,跟我說他生病了,要我不要靠近他。

臥病在床的父親,用看起來很勉強的模樣跟我道歉。我已經不記得道歉的內容了,甚至我對於這段記憶都很模糊,也有可能是我幻想出來的吧?但這應該是我最後一次跟他說話。

在更早之前,還有一段模糊的記憶。印象中是父親有一天下班回家,說要去買晚餐給我,我還記得他要去買臭臭鍋。但當我再次接到電話的時候,是父親在走回家的路上被機車撞了的消息。母親載我到台南的某間醫院,父親躺在病床上跟我道歉,說他對不起我了,但內容我也忘記了。

當痛苦持續,分別或許是種解脫

時間回到我在舅舅家住的那段時間,嚴格來說其實也沒幾天。父親的死因是猛爆性肝炎,在父親昏迷後,我查詢了一些關於猛爆性肝炎的介紹。查詢到的資訊都是說,猛爆性肝炎通常發病後很快就會過世,當病人昏迷之後,能醒來就是奇蹟。

好吧,沒有奇蹟。

雖然當時我每天晚上都很認真地祈求父親活下來,記得我那段時間在睡前都會跪在地上祈禱,希望父親的病情能夠好轉,但等到父親真的過世後,我好像也沒有難過的感覺。

現在想想,當時會做那些行為,大概只次因為還在念國中的我,並不想要失去一個父親而已。即便後來發現,好像沒有這個父親,我過得比較輕鬆自在。

父親過世的時候,我還在念國中一年級的上學期。當時母親很排斥讓別人知道父親過世的事情,只要有人問起來,都會說父親被調派去離島出差了,可能不會太快回來。當時我一直不明白母親為什麼要這麼做,直到我二十幾歲的某一天,我跟她聊起父親的事情。

她告訴我說「我也不知道那個時候為什麼我會這麼做。」

所以這個問題,也沒有答案了。或許她答案在她心裡,但她不想說。

雖然傷疤會留下,但痛苦會被遺忘

對於父親的記憶,也並不全是負面的。

我還能講出來的,大概有:他跑了很多間店,就為了買一個我想要的東西模樣。他開車、騎車載我上下學的模樣。我們一家人去九族文化村玩,在離開的時候他模仿路口裝飾物的模樣。以及他堅持要騎腳踏車接我下課,讓我坐的屁股很痛的模樣。

雖然父親在我國一的時候就過世了,但把幼稚園三年,小學六年,國中半年全部加起來,他在我的人生中也就十年吧?雖然十年好像很短暫,甚至已經不足我現在人生的三分之一了,並且還在持續減少。

但那終究是陪伴了我人生最開始的十年,即便後半段都相當糟糕,我仍然由衷地感謝他。感謝我的父親,感謝他讓我來到這個世界,也感謝他教會了我很多事情,以及感謝他對我的愛。

雷諾瓦曾說「La douleur passe, la beauté reste.」,中文翻譯我記得是「痛苦會過去,美會留下。」

但我想,痛苦不是過去,而是隨著時間被我們遺忘。留下來的或許也不是美,而是那一道道的傷疤。

人是很健忘的,我已經不記得我父親多壞了,但我總記得他是壞的。

所以我想,更好的說法或許是:雖然傷疤會留下,但痛苦會被遺忘。

不要成為你討厭的那種大人

因為這些記憶,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給自己的要求就是:不想要成為跟我父親一樣,那種討厭的大人

但我也不得不承認,我同樣沒有學會如何去愛人。沒有人告訴我怎麼跟人互動,沒人教我怎麼控制情緒,所以當我生氣的時候我會破口大罵,我也曾經大吼大叫,甚至打壞過忘了甚麼東西。

所以我總是用「逃避」來穩定我的情緒,避開那些會讓我生氣的人、事、物。當我知道我會對這個人的言行舉止感到生氣,我就會遠離他。就像我看到某個人要點菸了,為了不想吸到那個二手菸,我會選擇直接離開一樣。

但隨著年紀漸增,人生路途上有太多的前輩、長輩的引導,我的脾氣也在職場中被磨得越來越平。

畢竟為了要解決問題,就要先學會解決人際關係。總不能總想要解決製造問題的人吧?就算不能解決問題,那至少也不要成為那個製造問題的人。

📌如果你有耐心看到這裡,那希望這段話能稍微影響到你。如果你還沒長大,希望你在未來,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那種大人。但如果你已經是個大人了,那希望你可以想一下,你是不是變成了自己討厭的那種大人呢?

後記:可惜沒辦法將封面闔上

這篇文章刪刪改改,來來回回應該有一兩萬字了。為了維持文章的閱讀品質,我將部分內容拿掉,字數也盡量精簡,但仍然超過五千字。

雖然是一個文字工作者,但每次在打這些東西的時候,我都覺得很可惜。因為這類型的電子檔案,沒辦法讓我像是在寫日記一樣,盡情地抒發,然後將封面闔上。

把這些記憶記錄下來,保存起來,等我有天想到的時候,或是留給我的後輩們去翻閱。

曾經我是這樣活過來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曾經看過「記下是為了忘記」這句話,願意開箱的你很勇敢,希望你以後會有更多美好的記憶~
窩4枇杷-avatar-img
發文者
5 天前
格編☄️豆棗 也祝福豆棗編你能存放美好的記憶~~
avatar-img
枇杷的3C產品開箱介紹&行銷碎碎念
10會員
35內容數
HI,歡迎來到枇杷的 3C產品開箱介紹&行銷碎碎念。枇杷先前是 3C品牌聘用的SEO文章寫手,兼顧網站 SEO優化、Google廣告投放、Meta廣告投放等項目,現在是裸辭養生經營部落格的休閒寫手。部落格主要圍繞在 3C產品相關的開箱、介紹、或者知識性內容,如果對相關內容有興趣,或者有其他合作機會,歡迎與我聯繫。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最近特別喜歡「時間」這個概念,它再再提醒我,一切都急不得,踏實走好每一步,自己正走在成為自己的路上,我們終其一生不就是在尋找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嗎?我何其幸運,在50+的現在即能順心順勢生活著。
Thumbnail
最近特別喜歡「時間」這個概念,它再再提醒我,一切都急不得,踏實走好每一步,自己正走在成為自己的路上,我們終其一生不就是在尋找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嗎?我何其幸運,在50+的現在即能順心順勢生活著。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三十歲之前,我的人生哲學是及時行樂。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到。既然如此,更不要讓自己帶有任何遺憾,盡情享受生活才是王道。不過,隨著年紀持續增長,心態也隨著環境與時間而有時不同。 過了四十之後,漸漸發現身邊朋友陸續加入投資行列,一向自傲「月光族」的我也開始思考
Thumbnail
三十歲之前,我的人生哲學是及時行樂。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到。既然如此,更不要讓自己帶有任何遺憾,盡情享受生活才是王道。不過,隨著年紀持續增長,心態也隨著環境與時間而有時不同。 過了四十之後,漸漸發現身邊朋友陸續加入投資行列,一向自傲「月光族」的我也開始思考
Thumbnail
過去的美好是真實存在著,已曾經。 現在的時間是秒分在滴答,請把握。 未來的日子是莫測且深幻,請祝福。 唯求長智慧將所歷之際遇,處泰然。 人生曲折常變化寧靜處之,歸本心。 ~婷薰113.07.16
Thumbnail
過去的美好是真實存在著,已曾經。 現在的時間是秒分在滴答,請把握。 未來的日子是莫測且深幻,請祝福。 唯求長智慧將所歷之際遇,處泰然。 人生曲折常變化寧靜處之,歸本心。 ~婷薰113.07.16
Thumbnail
迎接4字頭的人生,總是會回頭看一下這幾年完成了什麼事情,很難避免的會和世俗的觀念比較,買房、結婚、升官、存款...各種40歲該有的成就,我都沒有!
Thumbnail
迎接4字頭的人生,總是會回頭看一下這幾年完成了什麼事情,很難避免的會和世俗的觀念比較,買房、結婚、升官、存款...各種40歲該有的成就,我都沒有!
Thumbnail
其實,我沒有想要活很久,這個我好像也說過了,不是新的話題。我只是常想,如果只剩下那幾年,最終在床榻上還可以想起的是什麼?
Thumbnail
其實,我沒有想要活很久,這個我好像也說過了,不是新的話題。我只是常想,如果只剩下那幾年,最終在床榻上還可以想起的是什麼?
Thumbnail
也許這也是生命對我的一種提醒,提醒我好好把握能吃能喝、能走能跳的現在,以前常聽到「把每一天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這句話很無感,但到了這個年紀,就覺得很實在,覺得該好好把握目前這段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不要讓生命留下遺憾。
Thumbnail
也許這也是生命對我的一種提醒,提醒我好好把握能吃能喝、能走能跳的現在,以前常聽到「把每一天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這句話很無感,但到了這個年紀,就覺得很實在,覺得該好好把握目前這段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不要讓生命留下遺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