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是橡樹資本公司董事長暨共同創辦人霍華 馬克斯(Howard Marks),書中有關他關於投資心得備忘錄之彙集之作。為什麼他的書吸引股神巴菲特讀了兩遍呢? 我想是因為他的論述很有哲理,與巴菲特之投資理論相似,更重要的是1995年成立的橡樹資本公司在2016年管理資產超過1000億美元,這家公司曾在過去26年平均 複合報酬率高達19%(股神巴菲特約20%),相較之下同期的標普500指數表現只有10.1%,MSCI全球指數約是4.9%。複合報酬率高達19%是怎麼的概念呢? 可以讓100萬元變成一億七千萬元的身價。(編按: 要長期間達到年化報酬率20%有多難?那是神人級的表現,台灣股市從2009~2023年才5.7%。)
這本書我自己看過三遍。不過,這本書並不好讀、有點枯燥;沒有劇情,只有理性與哲理。不過,沒有關係,就讓我用淺顯的白話摘要與說明本書的重點。
這本書的核心思想就是投資不能躁進,不能看到獵物就急著開槍,要深一層的反向思考,再進一步想?例如這檔股票真的有那麼好嗎?市場有沒有過熱?或者市場是不是被過度解讀悲觀?有沒有什麼因素還沒被想到?未來可能產生的結果會落在哪些範圍?我的看法正確的機率有多高?我的預期與市場共識有多大的差異?等等。 如同查理蒙格(已故,是巴菲特最敬重的合夥人)一樣要有思維,要檢查清單。所以作者建議投資思考必須與眾不同。*************************************
書名:投資最重要的事(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lluminated~ Uncommon Sense for the Thougtful Investor) 2013
作者:霍華 馬克斯(Howard Marks)
出版社:城邦文化 2021/6
*************************************

這本書提供給思考型投資人一些非典型的看法(Uncommon Sense for the Thougtful Investor)。所以這本書內都充滿了一些投資哲理,例如對技術分析的看法、心理層面會影響價格、泡沫來自於幾分真實,慢慢地變大中、又例如承擔風險不代表會同步帶來報酬、投資人的情緒(貪婪、恐懼、從眾、自負等)會帶來負面影響等等。
準確估計實質價值,就算市場否定,也要勇於堅持
作者主張價值不應該看無形資產。要去研究創造盈餘、現金流量、股利、有形資產等,價值的計算當然不容易,但要找更多資訊去支撐你的看法。對價值投資人而言,如果能買進低估的資產,即便不斷向下攤平,當分析正確就能獲得最大收益。在下跌市場中,獲利有兩個基本要素:必須對實質價值有自己的看法,而且要堅定不移,即使價格仍不斷下跌暗示你是錯的,也要勇於買進。當然,還有第三個要素,那就是你的看法必須是正確的。(編按:這當然是最難的,一定要有紮實的基本分析才行,才能堅持下去)
成功的投資不是買到好東西,而是東西買的好。
霍華 馬克斯非常在乎風險,本書中用了非常多的篇幅描述風險的重要,包括定義、如何確認,當然最重要是如何控制風險。傳統學術對風險的定義泛指統計標準差波動度的機率,而作者認為學術上風險指標是見仁見智,很難量化評估,因此投資會被風險值誤導。所以在他想法很直觀:就是「資產長期虧損的可能性」,虧損就是價格的絕對值。所以在霍華 馬克斯的認知下,就要有評估資產價值的能力!成功的投資不是買到好東西,而是東西買的好。白話一點來說,什麼是好東西,例如台積電(2330-TPE)、 聯發科(2454-TPE)、輝達(NVDA-US)、谷歌(GOOGL-US)、蘋果(AAPL-US)等等都是體質很好的公司。什麼是東西買的好?就是要等股價偏離合理價過多,股價夠便宜。例如輝達的股價修正,它是否跌的夠深了?又例如台積電的未來展望是否在AI修正雜音中仍可以持續創高更多盈餘? 。總之,「買的好,就等於成功賣出一半」。
再談東西買的好。要耐心等待時機
因為大家都知道效率市場,一般而言股市存在效率市場。但是,往往應該將精力放在相對無效率的市場中,辛勤努力,增進技術,一定可以得到最好的回報。東西買的好代表買到 便宜的資產,所以在橡樹資本公司的投資組合中有蠻高的比重在不良債券、可轉債、重整公司的股權,在當下被市場厭惡的行情中找到更便宜的機會,才能創造高投資率的原因。
談預測與運氣
對霍華 馬克斯而言,不太想像專家有預測能力,老實說,所有預測都是建立在錨定現象,依現有資訊去推估未來。以台灣股市為例,每到年底時,很多投顧公司都會預測下一個年度的指數空間大概在幾點到幾點,依我的多年觀察,都不會準。例如去年底台灣投顧都預測今年指數大約在21000~24000點之間,甚有人看到26000點。但就很多意料外的變數會在市場出現,例如今年的川普政策搞得市場雞飛狗跳。
又對一個市場老手而言,所謂股市裡某資交易賺到大錢,很有可能只是運氣就好而已,他引用塔雷伯所寫的《隨機騙局》這本書的論點,相信很多時侯成功是隨機運作的結果,只是運氣好而已,咱們看到的都只是僥倖者效應而已。所以霍華 馬克斯才一直強調要反市場操作,人棄我取,人取我棄的策略,耐心等待標的的便宜價出現,言樣不就規避了預測與運氣了嗎?
專業的投資者應該是怎樣的?
就霍華 馬克斯的觀點,專業的投資人,其投報率=Alpha + Beta X 市場報酬。
Alpha與Beta都是投資學上的專有名詞。其中Alpha是主動攻擊贏過大盤指數的超額績效,而Beta是大盤指數的波動度,被定義為1。現在被主推的被動式基金(ETF)就是符合Beta=1。就霍華 馬克斯主持的橡樹資本公司,就是要想辦法賺到Alpha主動報酬。所以他的想法是:「在多頭市場時,績效表現要跟市場一樣好;但在空頭市場時,績效表現就要表現比市場更好」,換句話說:多頭市場大家都很容易賺到錢,但空頭市場時要不輸給大盤很不容易啊,一定要打敗大盤,那肯定要嚴格式考驗操盤人的能耐了。
結語:
本書作者霍華 馬克斯先生,跟巴菲特一樣都是價值派投資人,他主張價值浮現的安全邊際,注意景氛循環,用反過來想,為什麼這檔股票會一直漲?為什麼這檔股票會一直跌?難道有它的價值是別人看不到的嗎?用理性的態度分析,在風險可承擔的程度下,找到便宜標的,耐心等待出手時機,贏在空頭市場裡大多數人虧錢時反而能獲利。
-----------------------------------------------------------------------------------
後記~我個人覺得這本書的章節安排的很好,分門別類說明投資應注意的重點,所以抄寫如下:
第1章: 學習第二層思考
第2章:了解效率市場與局限
第3章:準確估計實質價值
第4~7章:理解風險、確認風險、控制風險
第8章:注意景氣循環
第9章:意識到鐘擺效應
第10章:對抗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
第11章:反向投資
第12章:找出便宜標的
第13章:耐心等待時機
第14章:認清預測的局限
第15章:察覺所在的景氣循環
第16章:認識運氣扮演的角色
第17章:採取防禦型投資策略
第18章:避開投資限阱
第19章:增加價值
第20章:合理預期
第21章:把所有重要的事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