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更新 發佈閱讀 12 分鐘

吹來何處桂花香,恰今日,平分秋色。-- 清 ‧ 顧太清

分者,半也、一分為二。秋分、秋分,平分了秋天,平分了晝夜,平分了秋色。

這一日,陰陽相半,白天與黑夜一樣長,秋天已走了一半。過了秋分日,晝漸短、夜漸長,一場秋雨一場寒,梧桐葉落芭蕉老。


八月桂花香,秋分三物候。一候雷始收聲:古人以陰陽來解釋氣候的寒暑變化,而雷是陽氣的代表。雷始收聲意謂陰氣將蓋過陽氣,不會再聽到像夏天轟隆隆的雷聲。體現在氣候變化上,秋意漸濃,一天涼似一天。二候蟄蟲坯戶:春分出土活動的小蟲,秋分過後陸陸續續回到土裡、準備過冬。三候水始枯:大地進入少雨期,秋高氣爽,晴空萬里。


中國嶺南一帶,有秋分「吃秋菜」的習俗。秋菜,一種野莧菜,田野中採得。當地稱之為秋碧蒿,鮮翠嫩綠。採回後與魚片熬成湯,名曰秋湯,飲之有保平安健康之意。與春分一樣,秋分也有「立蛋」之俗,找一個光滑匀稱的新鮮雞蛋,在桌上將之竪起來。因為這一天晝夜平分,陰陽各半,地球地軸與其公轉的軌道平面,處於相對平衡狀態,讓雞蛋立起來,來得相對容易。農耕時代,還有「送秋牛」之俗。剛開始是揑塑的土牛,後改為紙扎和畫牛,挨家挨戶地送。擔任此任務者稱為「秋官」,會說唱些與豐收有關的吉利話,討得主人歡心了,還能有賞錢。


秋分恰秋收時節,樹上果子壘壘,田裡稻穀飄香。為了感謝大地,古代有祭祀土地神的社日,春社祈豐收,秋社酬神明。《東京夢華錄》記載,彼時大宋,秋社乃萬民狂歡日,做社糕、喝社酒、唱社戲、停針線、回娘家等習俗。據信喝社酒可以治耳聾,社鼔咚咚聲中,你吆一杯我喝一盞,杯盞交錯暢懷飲。


楊無咎《柳梢青 ‧ 癸未秋社有懷故山》:家家人醉

一年秋社日,正鴻雁南飛時節,南宋詞人楊無咎獨在異鄉。觸景傷情,想念起故里秋社日的熱鬧風情。天氣已涼未寒,婦女們放下了針線活,或回娘家、或相偕看賽神。金風細細,吹得簾子、窗紗兒,曳曳生姿。詞人獨自喝了幾杯酒,頭一枕、就夢回山中家園。只見家家扶老擕幼,雞肉香、豬肉美,有吃有喝樂呵呵。直喝到夕陽山外山,桑樹柘樹影子斜斜,家家扶得醉人歸。

送雁迎鴻,未寒時節,已涼天氣。針線倦拈,簾幃低卷,別般風味。  

欹眠夢到山中,共老幼、扶攜笑喜。桑柘影深,雞豚香美,家家人醉。

欹:(ㄑㄧ,qī)傾斜、倚靠。此處意指欹枕,古詩詞裡經常出現,即斜倚枕頭上。

桑柘:桑樹與柘樹,其葉皆可用來養蠶。柘,(ㄓㄜˋ ,zhè)。

楊無咎(公元1097 – 1169),南宋著名畫家。因不滿宋高宗趙構、秦檜之對外妥協苟安,屢辭官職不就。一生生活於民間,秦檜曾向他求畫不成。


吃社飯、分社肉,也是八月秋社的重頭戲。《東京夢華錄》載,社飯以「豬羊肉、腰子、奶房、肚肺、鴨餅、瓜薑之屬,切作棋子片樣,滋味調和,鋪於飯上。」社肉,春社日和秋社日,村民相聚,屠宰牲口以祭社神。祭祀完畢,分給參加祭祀的每一戶人家。南宋詞人辛棄疾一生力主抗金,但不為朝廷所容。長年閒散江西上饒時,漸放下積鬱之氣。秋社日,半百老翁盡享有酒有肉的快意瀟灑。


辛棄疾《清平樂 ‧ 檢校山園書所見》:拄扙東家分社肉

連雲松竹,萬事從今足。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牀頭初熟。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閒看。

社:傳說中的土地神;春社和秋社則為祭祀土地神的節日。

白酒:家釀之酒。

西風:秋風。五行之中,秋屬金,其色白;秋風又稱金風、西風。

山園裡,一望無際的松林翠竹,鬱鬱蔥蔥。蔥蔥鬱鬱連著天上白雲,雲悠悠、人悠悠。如許靜謐如許和諧,能與世無爭隱於此,萬事萬物唯知足。知足則富,知足者樂。每逢秋社日,我也同鄰里老翁一樣,拄著蔾杖去主持祭祀的東家,歡歡喜喜地分一塊社肉回來。一路走回家一路想著,牀頭的那甕酒剛剛釀成,正好痛痛快快地喝一場。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快哉!快哉!

金風送爽,山園裡梨子飄香棗子熟,樹樹果實纍纍,流動著豐收氣象。一羣嘴饞貪吃的兒童,手握着長長的竹竿,偷偷地撲打着樹上的梨子、棗子。一邊撲打一邊東張西望,提防著一被發現,隨時準備拔腿就跑。看他們那心虛膽怯,唯恐被抓個正著的模樣,實在可愛又有趣。別叫大人驚動了這群孩童,就讓我躲在靜處、閒閒地看他們的一舉一動。恰天真無邪樂無窮,人生靜好,歲月靜好!

通篇簡淡如同家常語,人物勾勒卻活靈活現,畫面生動溫馨有趣。

辛棄疾(公元1140 – 1207年),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被譽為豪放派集大成者,與蘇軾並稱「蘇辛」。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中秋節則由「祭月節」而來。最初「祭月」定於「秋分」這一天,但因這天不一定月圓,後漸漸演變為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唐書》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之記載,長安一帶中秋賞月風俗極盛。至北宋,已是全國性的民俗節日。京都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絲篁鼎沸,…宛若雲外。」家家飲酒、賞月、拜月,兒童徹夜玩耍,嬉戲至天亮。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金風送爽,丹桂飄香。蘇軾因與當權的王安石變法政見不合,自請外放已輾轉地方數年。其間曾要求到與弟弟蘇轍相近處為官,以便兄弟相聚,未能如願。一轉眼,人隔千里,七年未見。中秋夜,銀蟾光滿,玉露生涼;蘇子酒酣意興濃,思念綿綿。情到深處一揮毫,萬頃波光灑下來,釀成了千古絕唱。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丙辰:指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這一年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太守。

子由:蘇軾弟弟蘇轍,字子由。

瓊樓玉宇:美玉砌成的樓宇,想像中的月宮。

朱閣、綺戶:雕飾華麗的樓閣、門窗。

嬋娟:本意指婦女姿態美好的樣子,這裡以嫦娥代指明月。

丙辰年中秋夜,皓月當空,銀光瀉地。蘇軾一邊賞月一邊暢快飲酒,通宵達旦地喝,喝得醺醺然大醉。舉杯望明月,良辰美景若斯,獨不見弟弟子由。頃刻間,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湧上心頭。揮也揮不去的思念,唯有蘸成墨、寫做詞。

月光澄澈明淨,勾起無限遐思。不禁端起一杯酒,問問這朗朗青天。不知這皎皎明月,何時開始高高掛天邊?亦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何月?月華如水,我心蕩漾,脈脈思緒飄向遙遙的天上。我想乘清風而上,上去那流光溢彩的月宮。又深恐一旦身處瓊樓玉宇,獨自一人哪禁得住漫漫孤寒。倒不如月光下翩翩起舞,細細賞玩弄清影的況味。此情此景,我心悠然。天上再美好,哪比得過在人間!

夜沉沉,月色悄悄灑在朱紅樓閣上,低低地射入雕花門窗裡,照在窗下不眠的人身上。惹得人兒不禁問道:月亮呀月亮,你是無情還是太多情?為何偏偏在人們兩地阻隔時,來得這麼團團圓,似有心若無意地撩起離人滿腹愁思。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蘇子一轉念,自古以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世事本就如此。既然離別難免,唯願所有人俱安康。只要親人長健在,縱然相隔千里,也能共賞明月光。

蘇軾(公元1037 – 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


農曆八月又稱桂月,恰桂花爛漫時節。花朵細細碎碎,是仲秋之花,獨秉秋氣,向月而開。因其葉脈形如圭而稱之為「桂」,又因其材質紋理像犀牛角,故又名木犀、木樨。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香氣馥鬱,可製為香料、桂花酒、桂花糕、桂花茶。 宋朝女詞人李清照鍾情桂花,誇她「自是花中第一流」,讚道「風度精神如彥甫」。


李清照《攤破浣溪沙》:剪成碧玉葉層層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甫,太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薰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

彥甫:西晉名士樂廣,字彥甫。《晉書》載:「此、人之水鏡,見之瑩然,若披雲霧而睹青天也。」樂廣就像是水一般的鏡子,令人一見為之神清氣爽,猶如撥開了雲霧,看到了朗朗青天。

是誰將黃金揉成了點點星星,輕輕地輕輕地,飛入枝頭樹梢萬點花。是誰將碧玉剪成層層疊疊,一葉葉翠綠、一葉葉秋美。其風度精神如彥甫般灑脫飄逸,見之瑩瑩然,如長空萬里、秋高氣爽,澄澈明朗。

梅花傲雪凌霜,丁香花團團簇簇,皆不若桂花樹長青;縱歷經風霜,依然片片也青翠!花瓣兒更不及桂花清新優雅,梅花失諸俗,丁香似小家碧玉。只是這桂花香趁著秋風陣陣飄來,驚擾了愁人遠在千里之外的故國夢。亭台樓閣、香車寶馬、賭書潑茶,當時只道是尋常。桂花飄香人夢醒,大嘆幾聲太無情!

李清照(公元1084 – 1055年),號易安居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出身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少不了飲酒賦詩說閒愁。歷經靖康之難,南渡後、摯愛趙明誠隨即而逝。才女飄零又孤苦,詞風變悽惋悲愴。

此詞當作於南渡之後,故國千里,唯南方的秋天,依然飄著桂花香,依然撲鼻清新,恰與故國桂花同。詠花而志不在花,實則寄寓了詞人一己品格與氣操之颯爽鮮明,如桂花、似彥甫。

易安居士早期一首《鷓鴣天》,同樣以桂花言志。更嗔怪《離騷》裡多載草木名稱,獨獨不見桂花。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暗淡輕黃:形容桂花顏色是暗黃、淡黃、輕黃。

疏:疏放、無拘無束。跡遠:桂樹多生於深山之中,與同類為林,間無雜樹,亭亭長青。

騷人:指屈原。

淺淺幽幽的黃色小花蕊,一簇簇灑在層層翠葉叢中。不以明艷照人,不以濃麗取勝。秉性恬淡嫻雅,不張不揚自有動人處。桂樹生於高山而獨秀,情韻疏放,遠跡深林,唯將馥郁芳香長留人間。有令人銷魂芬芳如此,哪需要以淺碧深紅諸色相來吸引人?就算花兒不夠美,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

疏影橫斜,暗香浮動,可梅花沒有桂花香氣濃鬱。我花開後百花殺,菊花可謂秋花翹楚,但香氣和桂花比起來,過於淺淡。桂花啊桂花,怎能不教梅花妒、菊花慚?盛開於中秋時節,濃濃一縷香,飄入庭院裡,附在華麗欄杆邊,飛上高高月宮中。只是,可嘆當年屈原不解桂花,無桂花情思。《離騷》裡讚賞諸多奇花異草,為何獨獨了情疏跡遠只香留的桂花?


杜牧《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

秋天的夜晚,透著颯爽的溫柔。庭院中,柳風輕拂,桂花飄香,飄進了屋裡搖曳著的燭光。燭光冷冷灑在畫著淡煙流水的屏風上,透著幾分幽幽寂寂。屋裡那值荳蔻年華的少女,不甘為靜寂所縛,拿起一把團扇款款走出屋外。到了花園一看,已有幾個小姑娘手執小扇,追撲著飛來飛去的螢火蟲。少女見之心喜,跟著她們一起撲流螢。冷露無聲溼桂花,夜漸地沉了下去。幾位少女嬌喘微微地坐在台階上,一邊輕聲細語,一邊仰頭觀看天上的牽牛織女星。涼風習習,夜色如水,星空如水!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銀燭:精美的銀色蠟燭。

輕羅小扇:輕巧的絲質團扇。

天階:露天的石階。

坐看:一作「臥看」。

杜牧(公元803 – 852年),晚唐傑出詩人,二十三歲即以《阿房宮賦》贏得文名。性情剛直,不拘小節,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以有別於李白、杜甫之「李杜」。


秋分,金風細細,天光如水,明月如鏡。採把秋碧蒿,放點蔥,加點蒜,灑幾滴清露,添幾分舊情懷,熬一鍋秋水湯,歲月靜好!


2025/09/23 秋分:住家巷口一戶人家後院,有參天柳樹一棵,每次外出散步必經過。節氣之始,以汝為證。

2025/09/23 秋分:住家巷口一戶人家後院,有參天柳樹一棵,每次外出散步必經過。節氣之始,以汝為證。


By Sappho

By Sappho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ppho 一丘一壑也風流的沙龍
82會員
131內容數
來自前現代的靈魂,誤闖入後現代的肉體。碰來撞去,都是密碼。心悸,卻又無可奈何。不合時宜,又跟不上時代,只好活在自己的小小時代。
2025/09/06
白露,送走了暑氣,捎來了涼意,輕輕地、悄悄地。花草上掛著晨露,剔透如玉;樹上一顆顆果子,紅橙黃綠。仍是舊時月色,只是歲月輾過。喝一盞白露茶,啖百來顆龍眼,懷想秋水伊人,在水一方。
Thumbnail
2025/09/06
白露,送走了暑氣,捎來了涼意,輕輕地、悄悄地。花草上掛著晨露,剔透如玉;樹上一顆顆果子,紅橙黃綠。仍是舊時月色,只是歲月輾過。喝一盞白露茶,啖百來顆龍眼,懷想秋水伊人,在水一方。
Thumbnail
2025/08/21
處暑、初秋,芭蕉葉褪去夏日的繁華,樹上寒蟬少了幾分喧嘩。向晚黃昏一陣雨來,暑氣褪去,涼風裊裊。拿一本書,泡一杯茶,聽溪水潺潺,看夕照晚霞。
Thumbnail
2025/08/21
處暑、初秋,芭蕉葉褪去夏日的繁華,樹上寒蟬少了幾分喧嘩。向晚黃昏一陣雨來,暑氣褪去,涼風裊裊。拿一本書,泡一杯茶,聽溪水潺潺,看夕照晚霞。
Thumbnail
2025/08/06
秋來,枝頭樹梢尋黃葉,清晨破曉覓露珠。清風裊裊,賦秋水,詠涼天。寒蟬三兩聲,思華年,懷故人。點點滴滴,釀成酒、碾做詩!
Thumbnail
2025/08/06
秋來,枝頭樹梢尋黃葉,清晨破曉覓露珠。清風裊裊,賦秋水,詠涼天。寒蟬三兩聲,思華年,懷故人。點點滴滴,釀成酒、碾做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夏去秋來,秋風颯爽、清風拂面 🌬️ 立秋之際,花兒隨風搖曳,正是秋遊好時節, 放慢腳步,一同來欣賞佛館的美麗景色吧, 願大家在秋風中感受清涼與寧靜,收穫幸福與滿足 🥰
Thumbnail
夏去秋來,秋風颯爽、清風拂面 🌬️ 立秋之際,花兒隨風搖曳,正是秋遊好時節, 放慢腳步,一同來欣賞佛館的美麗景色吧, 願大家在秋風中感受清涼與寧靜,收穫幸福與滿足 🥰
Thumbnail
今日立秋! 晨起,燥氣降三分! 古人對節氣的變化,極為敏銳! 而位於南方溫熱帶的我們,其實是,有些後知後覺的! 立秋 唐•劉言史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king。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sing。 作者將陽極而陰生的意境,用戒,驚,收,動,四個字,形象的點出幽微曖昧的天候變化,戒未斷
Thumbnail
今日立秋! 晨起,燥氣降三分! 古人對節氣的變化,極為敏銳! 而位於南方溫熱帶的我們,其實是,有些後知後覺的! 立秋 唐•劉言史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king。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sing。 作者將陽極而陰生的意境,用戒,驚,收,動,四個字,形象的點出幽微曖昧的天候變化,戒未斷
Thumbnail
金黃葉片紛紛落, 秋風微涼,思緒飄搖。 銀月之下, 狼聲遠鳴,鴨聲近喚, 輕風送來, 陣陣秋水香, 而甘露時聚時散。 枝頭黃了,深了, 秋風染了林木, 一片金黃。 日落時分的你, 定格在金色的餘暉中, 臉頰泛起的紅暈, 如楓葉般半紅, 是你我的情
Thumbnail
金黃葉片紛紛落, 秋風微涼,思緒飄搖。 銀月之下, 狼聲遠鳴,鴨聲近喚, 輕風送來, 陣陣秋水香, 而甘露時聚時散。 枝頭黃了,深了, 秋風染了林木, 一片金黃。 日落時分的你, 定格在金色的餘暉中, 臉頰泛起的紅暈, 如楓葉般半紅, 是你我的情
Thumbnail
秋戀楓紅桂花香 多情長恨惱風涼 一夕愁思心徨徨 何苦無事惹秋香 學庸95.08.31/09:03
Thumbnail
秋戀楓紅桂花香 多情長恨惱風涼 一夕愁思心徨徨 何苦無事惹秋香 學庸95.08.31/09:03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