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討論「買房好還是租屋好」、「該結婚還是單身」、「是一個人好,還是找個伴比較好」這些問題。
但我們很少真正思考: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麼?而自己又有多少條件能實現這些想要?
買房或租屋哪個比較好,從來不是最該優先考慮的問題。真正要問的是:你有多少資源?為了完成這件事,你願意付出多少心力?是否要進入婚姻,也不是因為「年紀到了」或「大家都這麼做」就該接受。關鍵在於:你自己有這個意願嗎?
是一個人的孤單,還是兩個人的寂寞?現實中,是否真的出現了那個對的人?還是你只是因為害怕孤獨,而勉強將就?寧缺勿濫,還是寧濫勿缺?
我們常活在別人的眼光中,很少靜下心來問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網路上充斥著各種「假議題」,讓我們不斷追尋那些看起來正確、其實空洞的方向。
回過頭來,反而忘了:自己為什麼出發?做這些事的意義又是什麼?
盲目跟風,或者接受過多的心靈雞湯,也許只是一種「讓自己感覺有在行動」的安慰劑。
但那真的是適合自己的方法嗎?還是,只是在逃避真正該面對的選擇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