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恨在耶穌面前站不住腳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隨著大罷免進入第三階段,世界局勢也跟著動盪不安,資訊戰也明顯提高層級……很多原先看似中立的中國網紅們全都轉成戰鬥紅到處亂咬,接著就看到有人問為何中共特愛收留過氣的、失寵的、沒實力又渴望權勢的人來為他們效力(我沒有存原文但大致上是這樣寫)……這時聖靈突然講了:「因為仇恨。」

嗯……所以這次就來寫【仇恨】吧。

仇恨,或說復仇,一直以來都是古今中外經典戲劇小說中熱門的故事主題,甚至舊約聖經中的《士師記》嚴格說起來就是上帝興起士師對迫害以色列人的族群進行復仇的事跡彙整。可是,《士師記》最後一則故事卻是以色列人內部煽動仇恨幾乎滅了便雅憫支族,為了彌補這場悲劇讓更多無辜的人喪命、強擄少女為妻,結尾再補上一句:「人人隨自己的意思行事。」即使是上帝的選民,憑著血氣做出來的事和不認識上帝的外邦人絲毫沒有差別。

再往前看《創世紀》4章1-16節提到人類史上第一件謀殺案,該隱殺害亞伯前上帝就有警告該隱不要被罪控制,只可惜他沒有做到。在神的眼中我們明明有能力制服心中的罪,大部分的人還是寧願拖更多人下水只為了出一口氣。

這也是為什麼天父上帝要派耶穌下來為我們贖罪,算是簡化這題的難度,我們來看看耶穌在路加福音6章27-36節是怎麼說的:

「但是,你們這些聽我話的,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善待恨惡你們的;為詛咒你們的人祝福,為侮辱你們的人禱告。有人打你一邊的臉,連另一邊也讓他打吧!有人拿走你的外衣,連內衣也讓他拿走吧!誰對你有所要求,就給他;有人拿走你的東西,不要去要回來。你們要別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他們。
假如你們只愛那些愛你們的人,有什麼功德呢?就連罪人也愛那些愛他們的人!假如你們只善待那些善待你們的人,有什麼功德呢?就連罪人也會這樣做的!假如你們只借錢給有希望償還的人,又有什麼功德呢?就連罪人也借錢給罪人,只是要如數收回!
不,你們要愛仇敵,善待他們;借錢給人,而不期望收回。那麼,你們將得到豐富的獎賞,而且將成為至高上帝的兒女,因為他也以仁慈待那些忘恩負義和邪惡的人。你們要仁慈,正像你們的天父是仁慈的。」

這段應該是剛接觸福音時耶穌最難理解的言論,華人圈所謂的【以德報怨】好像也做不到這種境界,完全是超脫世俗、來自全能天父上帝的理念。

可是,也是這樣偉大的理念才能吸引人來跟隨耶穌;一旦決定效法基督的樣式,仇恨是無庸置疑必須放棄的東西,我第一個交給耶穌處理掉的就是仇恨。

保羅也在哥林多前書13章4-8節談論過基督的愛是什麼樣子:

「愛是堅忍的,仁慈的;有愛就不嫉妒,不自誇,不驕傲,不做鹵莽的事,不自私,不輕易動怒,不記住別人的過錯,不喜歡不義,只喜愛真理。愛能包容一切,對一切有信心,對一切有盼望,能忍受一切。愛是永恆的。」

只要讀過這一段,相信不難理解為何仇恨是第一個交給耶穌處理的東西,畢竟耶穌也強調過愛是最大的誡命。而且正因為普通人做不到這種程度,所以勤讀聖經親近神、將基督的形象內化到心中格外重要;剛開始也許只是勉強自己要忍住、好像認輸了、覺得好難,慢慢的聖靈會引導你找出「什麼情境會讓你生氣」、「是什麼讓你在這種情境下會生氣」、「你真正在意的是什麼」……這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事,不過這些埋藏在心中的仇恨昇華的瞬間真的感受到從罪惡中得釋放的輕盈和喜悅。

雖然外在世界的紛爭很難憑一己之力平息下來,但是邀請耶穌坐鎮自己的內心世界就能遠離不安跟焦慮,從神而來的平安跟喜樂也會隨之進駐,這時耶穌說的為仇敵禱告就不是什麼很困難的事了,而是自然而然從內向外的行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耶穌餵養的浪浪
1會員
24內容數
原虛無主義者,認為人類是地球的癌症。信了耶穌開始認真讀經之後才發現這只算對一半,姑且算個混亂善良基督徒,發覺自己的恩賜是文筆所以出來磨練一下,對聖經的疑惑依然建議問牧師或傳道,希望每個人都自發性的來讀經、不要外包給別人。
耶穌餵養的浪浪的其他內容
2025/05/31
比起冒著成為邊緣人的風險抵制科技產品,我比較傾向限制自己接觸這些新奇玩意的時間,以確保使用它們的時間是維持在發明者的美好初衷上。
2025/05/31
比起冒著成為邊緣人的風險抵制科技產品,我比較傾向限制自己接觸這些新奇玩意的時間,以確保使用它們的時間是維持在發明者的美好初衷上。
2025/05/04
那當下雖然害怕,但我從沒後悔相信上帝存在、並選擇在長老教會生根。 這個信仰在我害怕的時候會給我勇氣、在我難過的時候會給我安慰、在我憂慮的時候會給我看到轉機。
2025/05/04
那當下雖然害怕,但我從沒後悔相信上帝存在、並選擇在長老教會生根。 這個信仰在我害怕的時候會給我勇氣、在我難過的時候會給我安慰、在我憂慮的時候會給我看到轉機。
2025/04/06
本來有一篇先寫了一部份要趁靈感爆發期完成,但是我的噗浪推特臉書現在滿滿的大罷免……我一階二階都簽了,覺得可以問的人也問過了,原先那篇也沒心情寫了,來替台灣禱告吧,我是基督徒我有義務為自己的國家禱告🙏
2025/04/06
本來有一篇先寫了一部份要趁靈感爆發期完成,但是我的噗浪推特臉書現在滿滿的大罷免……我一階二階都簽了,覺得可以問的人也問過了,原先那篇也沒心情寫了,來替台灣禱告吧,我是基督徒我有義務為自己的國家禱告🙏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神學家齊克果的比喻:「躺在七萬噚水深處的危險,以求在那裡找到上帝。」他還說:「若無風險,就無信仰。」(《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J. L. Schellenberg,p175-177)
Thumbnail
神學家齊克果的比喻:「躺在七萬噚水深處的危險,以求在那裡找到上帝。」他還說:「若無風險,就無信仰。」(《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J. L. Schellenberg,p175-177)
Thumbnail
神學家畢德生是位有名的牧者,他曾經害怕失敗,用工作、事工來麻痺失敗的焦慮,但最後反省說: 「他認為自己必須放下,因為工作的是神,不是自己。神的工作,才是往後人生道路的中心。」(《牧者的翱翔》,畢德生,p52)
Thumbnail
神學家畢德生是位有名的牧者,他曾經害怕失敗,用工作、事工來麻痺失敗的焦慮,但最後反省說: 「他認為自己必須放下,因為工作的是神,不是自己。神的工作,才是往後人生道路的中心。」(《牧者的翱翔》,畢德生,p52)
Thumbnail
德國哲學家尤瑟夫·皮柏(Josef Pieper):「完全工作是一種歷史上的邪惡勢力。······惡魔令人的價值混亂,導致我們不再為了生活而工作,反倒為了工作而活。」(《終結職業倦怠:工作為何將人榨乾,又該如何建造更優質的生活?》,喬納森.馬萊西克(Jonathan Malesic),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德國哲學家尤瑟夫·皮柏(Josef Pieper):「完全工作是一種歷史上的邪惡勢力。······惡魔令人的價值混亂,導致我們不再為了生活而工作,反倒為了工作而活。」(《終結職業倦怠:工作為何將人榨乾,又該如何建造更優質的生活?》,喬納森.馬萊西克(Jonathan Malesic),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當遭遇到苦難,好像全世界都背對著我們, 多次禱告卻覺得上帝「已讀不回」, 就是這樣心痛又孤寂的感覺啊!
Thumbnail
當遭遇到苦難,好像全世界都背對著我們, 多次禱告卻覺得上帝「已讀不回」, 就是這樣心痛又孤寂的感覺啊!
Thumbnail
奧伯格(John Ortberg):「成熟的偉大標記之一,就是接受這個事實:人人有其『瑕疵』。」(《褥子團契》,奧伯格(John Ortberg),p14)
Thumbnail
奧伯格(John Ortberg):「成熟的偉大標記之一,就是接受這個事實:人人有其『瑕疵』。」(《褥子團契》,奧伯格(John Ortberg),p14)
Thumbnail
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你認為人類先要生存下去,真相和名聲哪個比較重要?」(《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p118)
Thumbnail
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你認為人類先要生存下去,真相和名聲哪個比較重要?」(《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p118)
Thumbnail
在感受到上帝的安慰與保護時,即使敵人在一旁觀望,也無法觸及自己的經驗。同時提到重建心思意念的重要性,不饒恕可能是被攪擾的關鍵。
Thumbnail
在感受到上帝的安慰與保護時,即使敵人在一旁觀望,也無法觸及自己的經驗。同時提到重建心思意念的重要性,不饒恕可能是被攪擾的關鍵。
Thumbnail
我們這一生大半沉溺在世俗生活中,所奔忙的都無非和世間的享樂相關。如何賺到更多的金錢?如何使生活所需的財富取得更多?如何使自己及家人更有安全感?佔據了我們所有的心思。我們討厭被各階層的權柄掌管,也不想被神管教。
Thumbnail
我們這一生大半沉溺在世俗生活中,所奔忙的都無非和世間的享樂相關。如何賺到更多的金錢?如何使生活所需的財富取得更多?如何使自己及家人更有安全感?佔據了我們所有的心思。我們討厭被各階層的權柄掌管,也不想被神管教。
Thumbnail
神學家卡爾巴特說: 「『不順服上帝』指的是:不管我們是否相信上帝,我們將上帝置於一旁,在我們的內心、思想及生活上保留自身為所欲為的權利。或者在內心深處及外在的生活中,認為沒有上帝。」(《當代基督教講道學》,蔡慈倫,p46)
Thumbnail
神學家卡爾巴特說: 「『不順服上帝』指的是:不管我們是否相信上帝,我們將上帝置於一旁,在我們的內心、思想及生活上保留自身為所欲為的權利。或者在內心深處及外在的生活中,認為沒有上帝。」(《當代基督教講道學》,蔡慈倫,p46)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