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我大學時期的好室友之前在噗浪上轉貼《大罷免宣傳MV:做功課篇》就稍微跟他聊了一下,他提到現在的網友連自己查一下維基都不會、直接問ChatGPT就當作自己查過了……讓當年在大學寫報告若是直接複製網路文章會被當、必須去圖書館找資料附註出處的我深感不安啊。
所以這次就來寫寫太過依賴科技會帶來什麼危害吧,身在這個數位3C時代沒人能逃過這些影響,基督徒也不例外、不得不探討如何從信仰的角度看待科技。
先講演算法。在我受洗之前,正好有看過《秘密》的影片版——就是講【吸引力法則】的那本暢銷書,主要論點為「思想有頻率」、「情緒是佔據腦海的念頭是否適合自己的重要指標」……老實說看完之後對情緒如何運作不熟的話其實幫助不大。
但是近年問世的【演算法】不論你信不信、已經全方位結合網路、個人手機與電腦,現在要找沒有演算法的東西反而很難。
它的運作原理差不多是吸引力法則的數位致敬版本,但這是為了精確下廣告給使用者而設計出來的東西,後來甚至發現對言論控管具有奇效,被有心人士拿來進行網路認知作戰。
吸引力法則讓人類有很高的機率陷入負面思考,因為人類的生存本能在原始狩獵環境中過得開心舒適的話本來就不利於生存;演算法更加強化了這一點,而且若能引發消費者的恐慌、更能有效提升買氣跟商品銷量。
更可怕的是演算法可以人為操控,大幅降低管理者不想給人看到的東西的機率,使用者甚至無法感受到自己正被帶風向。
再來講【生成式AI】,文字我不太熟、但AI生成的圖片對於讀過多媒體跟插畫科系的我來說不算太難。
大致上的原理就是先教AI分析資料庫中成千上萬的圖片並分解成碎片,再依照使用者的指令按照圖片的規律重新生出一張【拼貼畫】。
是的,拼貼畫。即使看起來有模有樣,但是對有在畫圖的人來說——這是半成品,可以當作靈感的參考、不適合當作完成品。
現在的問題就出在太多人直接拿AI生成圖片當成自己的作品,我可以接受【AI詠唱師】是一項專業,宣稱這是自己畫的東西我就真的沒辦法接受,本質上這是AI產物、使用者只負責寫指令跟篩選結果。
在這之前繪師若是未經授權盜用、墊描別人的作品被逮到會被網路鄉民燒、被當事人告侵權,所有可能引起爭議的事項都要避免或是事先取得同意;可是AI問世後彷彿這些顧忌全都消失了,可以省略這一切滿足自己想看美圖的慾望,卻完全忽略了那些美圖就是拿創作者們的心血拚出來的產物。
「所有最新最尖端的科技都會優先投入戰爭。」是我家開始使用ADSL上網時偶然看到的一句話,數十年來在網路上見識過各種糾紛更加驗證這句話的真實性,絕大多數的科技產品問世初期都帶給世人一片光明,卻很快被人拿來濫用、原本的光明淪為全球的災難。
然而,比起冒著成為邊緣人的風險抵制科技產品,我比較傾向限制自己接觸這些新奇玩意的時間,以確保使用它們的時間是維持在發明者的美好初衷上。
創世紀1:26-28就有提到人類是依照上帝自己的形象及樣式創造出來的,雖然人類後來犯了罪被逐出伊甸園,人類身上仍有神當初創造的形象;接受耶穌、相信上帝存在的人們理應為了活出上帝美好的樣式而努力。
科技產品的用途當然也需要以同樣的標準檢視,所有的發明都是為了改善人們的生活才研發出來再推廣到各地,我們有義務防範這些東西被用在邪惡的事情上、並譴責這樣濫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