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仍舊遲鈍(馬可福音6:30~5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一、上週回顧:被厭棄的基督徒

上次講道的題目為「被厭棄的基督徒」,提到美國心理學家陶德說的:「有一件事的力量比渴望歸屬更強大,那就是我們害怕被排擠。」(《集體錯覺:為什麼我們寧可欺騙自己,也不敢跟別人不一樣?》,陶德.羅斯(Todd Rose),p71)

我們每個人都害怕被排擠,如上週經文耶穌被故鄉的人厭棄、門徒傳福音會被拒絕、約翰對希律王說真話被砍頭。如果我們是耶穌、門徒或約翰的角色,我們希望被人討厭嗎?

因此提出兩個思考的問題:「教會在本鄉、本族、本家扮演什麼角色?」、「基督徒是否活出正直聖潔的生活?」

上次講道的重點:教會應該學習約翰正直聖潔的角色,在本鄉、本族、本家扮演信仰的良心,不能因為害怕被排擠而昧著良心。所以,教會及基督徒要扮演信仰的良心,並且勇敢活出正直聖潔的生活。

二、看見神蹟背後的意涵

今天的經文延續門徒傳道後(可6:12-13)回來向耶穌報告(可6:30)的故事。經文有三段神蹟:1.五餅二魚讓五千人吃飽。2.耶穌在水上行走。3.摸耶穌的衣角得到醫治。當我們閱讀神蹟的故事,我們看到什麼?是看到魔術的神蹟?還是看到神蹟的意義?

我覺得宗教信仰都有同樣的問題,重視物質的神蹟,大過信仰的意義。例:基督教追求神蹟,渴望病得醫治、看見異象。佛教追求神通,渴望有千里眼、知宿命。道教追求法術,渴望通靈、驅邪改運。

每一種宗教都有追求神蹟的傾向,但追求神蹟不一定是為了認識信仰,更多是追求物理世界的神蹟。例如五餅二魚讓五千人吃飽、耶穌在水面上行走、摸耶穌的衣角得醫治,這都超越物理學、生物學的想像。

如果只看神蹟,卻不看神蹟背後闡述的信仰意義,就會像經文說的:

「51他們又驚奇又困惑,52因為還沒有了解分餅這件事的意義;他們的思想仍舊遲鈍。」(可6:51-52,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門徒「思想仍舊遲鈍」,只看見五餅二魚的物理性神蹟,卻沒有透過神蹟認識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所以神學家加爾文才說:

攔阻我們認識神的遲鈍是出於我們自己。(《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約翰加爾文,p33)

日本經濟學思想家齋藤幸平說:

行銷產業是世界第三大產業,僅次於糧食與能源。(《人類世的「資本論」:決定人類命運的第四條路》,齋藤幸平,博客來電子書)

行銷很重要,店面裝潢費要高,才能吸引大家來店消費。商品的包裝費是商品價格的10%~40%。還要廣告費,請自媒體網紅藝人來拍影片,如果有錢贊助影集,影集中的演員會協助業配。簡言之,所有的行銷都是為了刺激購買慾,吸引購買的注意力。

前Google公司的設計倫理家崔斯坦.哈里斯(Tristan Harris)提到

「注意力經濟學」的想法,是「爭奪人們注意力的武器競賽。」(《跟耶穌學安靜:戒除空虛的忙碌,活出輕省負軛的人生》,約翰.馬克.寇默(John Mark Comer),博客來電子書)

誰能吸引最多注意力,誰就能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這就是現代社會的行銷學。所以畢德生牧師提出一個有趣的看法,他問:

為何耶穌不為自己打廣告呢?(《復活的操練》,畢德生,p104)

如果耶穌懂的行銷,祂有臉書、IG、推特、TikTok,拍一些水上行走的短影音,信主的人數會大大增加。但我們要思考的是:我們是追求行銷的耶穌,還是追求信仰的真理?

我們可能想說,先吸引人來信主,在教導他們認識真理。所以基督教的醫治特會,抓到人性的需求,利用神蹟的吸引力,但卻失去信仰的真理性。

我不是反對神蹟,而是反對用神蹟來行銷信仰。因此,我們在讀聖經的時候,不能只看魔術般的神蹟,應該去理解神蹟背後的信仰意涵。

三、從神蹟中看見生命的奧秘

耶穌的神蹟在表達一件事:生命的本身就是神蹟。

我們無法想像五餅二魚如何讓五千人吃飽?為什麽能在水面上行走?為什麼摸衣角就得醫治?如果將這三個神蹟代換為生活的例子:為什麼教會奉獻愈來愈少,但還有能力買福音車?為什麼水會結成冰,讓人在冰上行走?為什麼剩下半年生命的病患,放棄治療後卻多活了10年?

天主教神學家拉納(Karl Rahner)說:

我活著,憑的就是神蹟,沒有神蹟,我一天都過不下去。(《牧者的翱翔》,畢德生,p328)

最近地震造成許多災害,我們看見地殼的變化,發現人是多麽渺小。看著海岸山脈,我們思考著山是怎麼擠壓成這麼高?那要引起多大的地震?看著大海的潮汐,我們思考著海是如何運作,為何能引起海嘯?為何海水不會減少?

大自然的本身就是神蹟,有很多我們無法想像的事情,需要我們用心觀察。

神學家加爾文也說:

人本身充滿神蹟,值得我們終生思想,只要我們不抗拒這思想。(《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約翰加爾文,p20-21)

人的身體結構很特別,血液如何運作?吃下的食物如何成為身體的養分?人的大腦更複雜,為什麼可以發明文字、寫詩、欣賞文學、創作藝術、思考哲學?

更奇怪的,為什麼我們能理解上帝的話語?能創造許多不同的宗教?更誇張的,為什麼人能上太空?發明智慧型手機?

所以,生命的本身就是神蹟,生命的本身也是一種奧秘。尤其最特別的一點,就是人類有惻隱之心的靈魂。

四、從惻隱之心看見一切的美德

馬可福音6章34節說:

「耶穌一登岸,看見這一大群人,就動了惻隱之心,因為他們好像沒有牧人的羊群。他開始教導他們許多事。」(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我沒有給「惻隱之心」一個明確定義,所以當提起惻隱之心,可以理解成同理心、同情心、慈悲心,或台語聖經翻譯的憐憫心。

美國作家巴默爾(Parker J. Palmer)認為是耶穌「憐憫」的心,才有後來五餅二魚的神蹟。(《行動靈修學》,巴默爾(Parker J. Palmer),p202-203)

如果沒有憐憫的心,耶穌不會停下腳步教導這群人,也不會有五餅二魚的神蹟。所以最大的神蹟在於人的「憐憫之心」。

社會認知的神經科學家馬修研究認為:

同理心是社會認知的成就頂點,是社會腦的巔峰。(《社交天性:人類行為的起點,為什麼大腦天生愛社交?》,馬修.利伯曼(Matthew D. Lieberman),p202)

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同理心。因為有同理心,人類才能同心合力對抗野獸、天災。

英國公共哲學家羅曼·柯茲納里奇(Roman Krznaric)說:

禁得起時間考驗的核心技能:第一項是同理心等人際技能,人類在這方面遠遠勝過威脅我們就業機會的人工智慧。(《長思短想:當短視與速成正在摧毀社會,如何用長期思考締造更好的未來?》,羅曼·柯茲納里奇(Roman Krznaric),p255)

AI唯一不能取代的工作,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同理心技能。人與人互動的情感語言(生氣、哭泣、快樂),以及肢體語言(擁抱、眼神、味道),這是AI無法取代的。例如:線上禮拜與實體禮拜,哪種禮拜較能增進人與人的信任關係?

所以不要小看人類的惻隱之心,連佛教的佛陀都說:

哪樣東西你一旦具備,就等於也具備了其他所有美德?答案就是慈悲心。(《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道格拉斯.亞伯拉姆,博客來電子書)

所以當耶穌帶著門徒前往偏僻的地方休息時,看見一大群人,祂不是覺得很煩、很累,而是動了「惻隱之心」,看見他們好像沒有牧人的羊群。如果沒有惻隱之心(慈悲心),我們看到的是自私、競爭與慾望。

五、從犧牲奉獻看見群體的豐盛

例如經文的門徒發現天晚了,對耶穌說:

「35天晚了,這裡又是偏僻的地方,請叫大家散開,36讓他們自己到附近村莊買食物吃。」37耶穌說:「你們給他們吃吧。」他們問:「你要我們去買兩百塊銀子的餅來給他們吃嗎?」(可6:35-37,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首先,這一群人不算婦女與小孩至少有五千的男人。門徒想讓這群人分開,讓他們在偏僻的地方,為著自己的食物、生存去競爭、廝殺。但耶穌想的不一樣,祂想招聚大家,一起共享晚餐,所以才說:「你們給他們吃吧。」

但問題又來了,門徒說:「你要我們去買兩百塊銀子的餅來給他們吃嗎?」在當時的社會,兩百塊銀子等於一個工人兩百天的工資。(《聖經研讀本》,台灣聖經公會,p1113,註6:37)

我工作兩百天,不吃不喝才有兩百塊銀子,我捨得「」出去嗎?因此美國作家巴默爾認為耶穌這句話「你們給他們吃吧」包含這樣的認知:

當我們從「買」轉為「給」,從「讓眾人競爭」轉為「奉獻我們自己」,群體和豐盛就會產生。(《行動靈修學》,巴默爾(Parker J. Palmer),p208-209)

我們可以試著觀察,無論哪一種宗教信仰,如果只求物質神蹟的人,是否很少願意犧牲奉獻?因此基督徒所求的神蹟到底是什麼?是魔術的神蹟?還是信仰的意義?

一位有惻隱之心的人,他看到的是犧牲、奉獻和造就群體的豐盛。因此基督信仰的本質不是只求神蹟,而是在困難中找到信心的源頭。

六、在遲鈍中找到信心的源頭

馬可福音6章50節,門徒看見耶穌在水面上走,以為是鬼非常驚慌,然後耶穌對門徒說:

「放心,是我,不要怕!」(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或許我們像門徒一樣,思想遲鈍、或許我們遇到困難時,容易產生懷疑。雖然我們思想遲鈍、容易懷疑,但耶穌這句話,讓我們找到信心的源頭。

我很喜歡神學家齊克果的一個比喻,他說:

躺在七萬噚水深處的危險,以求在那裡找到上帝。」他還說:「若無風險,就無信仰。(《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J. L. Schellenberg,p175-177)

當我們思想遲鈍、信仰懷疑的時候,或許正是尋找上帝的契機。如果沒有經歷危險,我們如何知道上帝與我同在。如果信仰沒有經過火煉,我們如何爐火純青,找到信心的源頭。

最後,引用日內瓦神學家亨利.莫杜(Henry Mottu)的問題,作為回家思考的功課:

當上帝失去了祂在我們內心的深度,難道我們不會失喪了我們的人性嗎?(《冒險的上帝:20世紀12位偉大神學家與宗教哲學家之巡禮》,亨利.莫杜(Henry Mottu),p168)

盼望,我們的信仰能有深度,不是追求表面的神蹟,而是潛下七萬噚的深水處,去尋找信仰的意涵。

avatar-img
7會員
45內容數
每週講道篇,提供參考、複習用。 如有問題或引用錯誤,請不吝指教,協助我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馬的講章 的其他內容
杜克大學神學院教授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如果牧者是言說真理的先知,那麼他們將要面對極大的試探:說謊。」(《牧養,就是回到原點:再思牧養職事的召命(增訂版)》,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p264)
神學家畢德生是位有名的牧者,他曾經害怕失敗,用工作、事工來麻痺失敗的焦慮,但最後反省說: 「他認為自己必須放下,因為工作的是神,不是自己。神的工作,才是往後人生道路的中心。」(《牧者的翱翔》,畢德生,p52)
英國社會思想家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一艘輪船發生船難,其中一名乘客在船底被發現時,身上纏著裝了二百磅黃金的腰帶。這個人是沉下去淹死的,是他擁有這些黃金嗎?抑或黃金擁有他?」(《給後來者言》,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博客來電子書)
阿根廷諺語:「說者撒種,聽者收割。」(《歐洲演講比賽冠軍的德國式邏輯陳述法:使你的發言溫暖、有說服力又受歡迎》,賈誠柯(Wladislaw Jachtchenko),博客來電子書)
布仁南.曼寧(Brennan Manning):「信仰其實不是我們所信的總和,亦非說話或思考方式;信仰是一種生活方式,僅能透過生活的實踐,將它表達出來。」(《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德國哲學家尤瑟夫·皮柏(Josef Pieper):「完全工作是一種歷史上的邪惡勢力。······惡魔令人的價值混亂,導致我們不再為了生活而工作,反倒為了工作而活。」(《終結職業倦怠:工作為何將人榨乾,又該如何建造更優質的生活?》,喬納森.馬萊西克(Jonathan Malesic),博客來電子書)
杜克大學神學院教授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如果牧者是言說真理的先知,那麼他們將要面對極大的試探:說謊。」(《牧養,就是回到原點:再思牧養職事的召命(增訂版)》,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p264)
神學家畢德生是位有名的牧者,他曾經害怕失敗,用工作、事工來麻痺失敗的焦慮,但最後反省說: 「他認為自己必須放下,因為工作的是神,不是自己。神的工作,才是往後人生道路的中心。」(《牧者的翱翔》,畢德生,p52)
英國社會思想家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一艘輪船發生船難,其中一名乘客在船底被發現時,身上纏著裝了二百磅黃金的腰帶。這個人是沉下去淹死的,是他擁有這些黃金嗎?抑或黃金擁有他?」(《給後來者言》,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博客來電子書)
阿根廷諺語:「說者撒種,聽者收割。」(《歐洲演講比賽冠軍的德國式邏輯陳述法:使你的發言溫暖、有說服力又受歡迎》,賈誠柯(Wladislaw Jachtchenko),博客來電子書)
布仁南.曼寧(Brennan Manning):「信仰其實不是我們所信的總和,亦非說話或思考方式;信仰是一種生活方式,僅能透過生活的實踐,將它表達出來。」(《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德國哲學家尤瑟夫·皮柏(Josef Pieper):「完全工作是一種歷史上的邪惡勢力。······惡魔令人的價值混亂,導致我們不再為了生活而工作,反倒為了工作而活。」(《終結職業倦怠:工作為何將人榨乾,又該如何建造更優質的生活?》,喬納森.馬萊西克(Jonathan Malesic),博客來電子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篇文章談到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時的掙扎,以及對信仰的迷失與重新找回的過程。文章充滿著對自己與神之間的矛盾與掙扎,同時也充滿了對神的呼喚與渴望。透過個人的經歷,呼籲讀者不要被困難與挑戰所困擾,而是要靠著信仰尋求力量與勇氣。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耶和華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神的沒有。你們叫困苦人的謀算變為羞辱;然而耶和華是他的避難所。。。愚頑人心裡說:沒有神。他們都是邪惡,行了可憎惡的事;沒有一個人行善。。。
Thumbnail
如果你不是屬於感受型的慕道友,你需要許多聖經為基礎的真理初信造就,而正當你開始學習基要真理、立穩根基時,卻時不時聽見有所謂老基督徒常常把一句話掛嘴邊:『我聽到上帝跟我說⋯』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這句話不知道聽過幾百遍,但是我總是有自己很笨,所以變成「天下有難事,就怕人事難。」 真的要求神協助內在醫治,讓我覺得自己笨到什麼都學不起來的內在誓言可以斷開,因為我總是遇到沒把握或是學習新事物的時候,總是學得很消極,明明就是有人可以問,但是我就是不想問清楚。一方面是
Thumbnail
在第二天恢復閱讀聖經,作者分享了對於聖經的理解和信仰上的困惑。透過讀經的體悟,作者提倡對上帝的信仰需要培養,無論是關係或興趣,理解的真理需要在信仰中付出。透過適當的引用和闡述聖經章節,文章強調了對信仰的培養和理解的需要。
Thumbnail
深愛主的誠懇之心,找到無窮幫助;耶穌再臨揭示共產世界真理,呈現神國深處奇蹟。與神同行,非追求神蹟,而是走入神國深處,近神認識祂的道與秘,將天國之道助人過有秩序的生活。人作弄世界,將遭報應,數百年後人口減少,為貪慾的報應。在基督信仰中,成為真認識基督的基督徒,不僅信仰更學習,成為神永生冊上的得恩者。
Thumbnail
「為了淨化自我,人必須在一段時間裡遠離熟悉的外在環境,在避靜中向內探索,接受地、水、火、風的洗禮。在這種避靜內觀的過程中,人有時會面臨某種程度的虛無恐懼,這是因為欲望使人陷入肉體的局限中。 要知道,當一個靈魂開始步入自我實現的道途時,他會面臨一種充滿恐懼,以及一種與現實失去聯繫的感覺。然而這正
Thumbnail
這一章劈頭就是擷取榮格在【心理學與宗教】書中的一段文字:「我並非是…說給那些擁有信仰的幸福人士聽,而是說給許許多多生命不再有光、奧秘逐漸消散,以及對他而言上帝已死的人們聽的。」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篇文章談到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時的掙扎,以及對信仰的迷失與重新找回的過程。文章充滿著對自己與神之間的矛盾與掙扎,同時也充滿了對神的呼喚與渴望。透過個人的經歷,呼籲讀者不要被困難與挑戰所困擾,而是要靠著信仰尋求力量與勇氣。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耶和華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神的沒有。你們叫困苦人的謀算變為羞辱;然而耶和華是他的避難所。。。愚頑人心裡說:沒有神。他們都是邪惡,行了可憎惡的事;沒有一個人行善。。。
Thumbnail
如果你不是屬於感受型的慕道友,你需要許多聖經為基礎的真理初信造就,而正當你開始學習基要真理、立穩根基時,卻時不時聽見有所謂老基督徒常常把一句話掛嘴邊:『我聽到上帝跟我說⋯』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這句話不知道聽過幾百遍,但是我總是有自己很笨,所以變成「天下有難事,就怕人事難。」 真的要求神協助內在醫治,讓我覺得自己笨到什麼都學不起來的內在誓言可以斷開,因為我總是遇到沒把握或是學習新事物的時候,總是學得很消極,明明就是有人可以問,但是我就是不想問清楚。一方面是
Thumbnail
在第二天恢復閱讀聖經,作者分享了對於聖經的理解和信仰上的困惑。透過讀經的體悟,作者提倡對上帝的信仰需要培養,無論是關係或興趣,理解的真理需要在信仰中付出。透過適當的引用和闡述聖經章節,文章強調了對信仰的培養和理解的需要。
Thumbnail
深愛主的誠懇之心,找到無窮幫助;耶穌再臨揭示共產世界真理,呈現神國深處奇蹟。與神同行,非追求神蹟,而是走入神國深處,近神認識祂的道與秘,將天國之道助人過有秩序的生活。人作弄世界,將遭報應,數百年後人口減少,為貪慾的報應。在基督信仰中,成為真認識基督的基督徒,不僅信仰更學習,成為神永生冊上的得恩者。
Thumbnail
「為了淨化自我,人必須在一段時間裡遠離熟悉的外在環境,在避靜中向內探索,接受地、水、火、風的洗禮。在這種避靜內觀的過程中,人有時會面臨某種程度的虛無恐懼,這是因為欲望使人陷入肉體的局限中。 要知道,當一個靈魂開始步入自我實現的道途時,他會面臨一種充滿恐懼,以及一種與現實失去聯繫的感覺。然而這正
Thumbnail
這一章劈頭就是擷取榮格在【心理學與宗教】書中的一段文字:「我並非是…說給那些擁有信仰的幸福人士聽,而是說給許許多多生命不再有光、奧秘逐漸消散,以及對他而言上帝已死的人們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