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面對上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24-02-25主日講章(創世記17:1-14)。


一、真知識、熱心?

上禮拜我們用羅馬書10章2節,保羅說:

「我可以證明他們對上帝確實很熱心,可是他們的熱心並不是以真知識為基礎。」(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以色列人很熱心在信仰上,不過,他們是用自己的方法尋找救恩。例如,他們用外在的形式、禮儀、傳統來取代上帝的話語。因此,常被稱為「自以為義」的宗教信仰,有外在的禮儀,但無上帝的實存。

保羅說要以「真知識為基礎」。「真知識」是回到上帝的話,透過聖經、祈禱、反省,用上帝的方法尋找救恩。「真知識的基礎」指的是順服上帝的義,而不是自以為義。

所以上禮拜有兩個功課給大家。

第一,我們是否以真知識為基礎,順服上帝的義?

我們容易用自己的價值觀,取代上帝教導的話語。上禮拜舉的例子,有的牧師就像民間信仰的「乩童」,你找牧師祈禱,透過上帝給牧師的異象,再傳達給你。這很危險,有可能牧師心術不正,扭曲上帝的話。

第二,我們在信仰上是否心口合一,相信耶穌復活?

羅馬書10章9節,保羅說:

「如果你口裡宣認耶穌為主,心裡信上帝使他從死裡復活,你就會得救。」(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但我們可能口裡說的一口好道,但內心半信半疑或完全不相信。心裡想的跟口裡說的,往往不一樣,這是人性。所以,我們在信仰上,真的有心口合一嗎?

今天的經文延續這兩個問題,幫助我們好好思考:「我是否誠實面對我的上帝?」

二、立約、堅守?

今天的經文核心是「立約」,可分成三段經文來看。

第一段是1~2節,上帝找亞伯拉罕立約,使他有「許多子孫」。

第二段是3~8節,上帝繼續說立約的內容。亞伯蘭的名字要改成亞伯拉罕,要成為許多民族之父;子孫中會有君王,有自己的國家;現在住的迦南地,要賞賜給你和你的子孫。然後說:

17:7「我要堅守我與你和你世世代代子孫立的約;這是永遠的約。」(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第三段是9~14節,上帝接著說立約的條件。條件是

17:11-12「從現在起,你們所有的男嬰,包括那些你們家裡出生和向外國人買來的奴隸,在出生後第八天,都必須接受割禮,以此作為我與你們立約的記號。」(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如果男人不遵守割禮,聖經說

17:14「不受割禮的男子必須從我的子民中除名,因為他沒有堅守我的約。」(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這段經文是上帝主動與人立約,這是很大的祝福與恩典。問題是,人有沒有向上帝守約?

所以經文一個重要的關鍵字:「堅守」。

大家是否有被人放鴿子的經驗?跟朋友約好10點要去打球,時間到了,我也到了,朋友爽約不見了。現在有手機很方便,直接打電話說不要來;有的更糟,連電話都不打了。工作上也一樣,有的人「應好」但是沒來的也不少。教會也一樣,排好的服事、要幾點練歌,不是遲到就是不來。

以前屏東有位牧師很嚴格,禮拜時間一到,禮拜堂的門就關起來,遲到的人在外面罰站。為什麼他這麼嚴格?他解釋說,來朝見上帝豈可遲到,不將上帝放在眼裡、不尊重上帝。

所以,我們對人、對事都不遵守約定,對上帝更不可能守約。

三、割禮、洗禮?

舊約時代,割禮是與上帝立約的記號。現代,洗禮是與上帝立約的記號。割禮、洗禮的記號是一種象徵,象徵我是信上帝的人,願意遵守上帝的教導與約定。

早期要證明是不是偤太人,最快的方法是「脫褲子」,看他是否行割禮。不過,現代要證明是不是基督徒,請問要怎麼證明?

所以我們會發現,宗教的禮儀,「割禮」或「洗禮」,只是一個象徵。但內心有沒有真的相信上帝,我們無法知道。有可能我們立志洗禮的時候,我們真的相信上帝。

不過時間久了,當我們習慣了,我們就開始會違背上帝、離開上帝、忘記上帝。以色列人雖然割禮,但內心沒有上帝;基督徒雖然洗禮,但內心一樣沒有上帝。

所以,基督教為什麼要舉行聖餐?就是提醒我們與「上帝有立約」,提醒我們要回到耶穌的救恩,重新找回信仰的熱心。

昨天是元宵節,大家有吃元宵嗎?

元宵與湯圓製作的方法不一樣。元宵是一個內餡,撒上糯米粉,然後由內而外慢慢搖出來的。湯圓是由外而內,將內餡包在糯米麵團裡面。

有些人的信仰就像元宵,由內而外慢慢搖出來,經過反省、讀經、祈禱、禮拜、生命經驗,愈來愈成熟。

有些人的信仰就像湯圓,由外而內被硬擠進去,被父母壓著上禮拜堂、先洗禮再說、先服事再說,在強迫的過程中,慢慢體會信仰,愈來愈成熟。

我覺得不同個性的人,面對信仰的方法不同。

有些人需要像元宵式的信仰,要慢慢來,信仰才會成熟。如果強迫像湯圓,要求服事、讀經、禮拜,他馬上翻臉,不要來。

有些人需要像湯圓式的信仰,直接來,信仰才會成長。如果像元宵慢慢來,太累、功課多、睡不好,會有很多藉口不要來教會。

無論你是「元宵式」或「湯圓式」,都要回到一個中心。也就是「割禮」、「洗禮」,都是一種象徵,重要的是,我們的內心是否真的相信上帝?遵守上帝的約?

耶利米書9章26節,先知耶利米說:

「他們在肉體上都受過割禮,但他們和以色列人在心靈上都沒有受割禮,不遵守割禮所象徵的約。」(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真正的割禮,不是外表的割禮,是內心的割禮。

哥林多後書1章22節,保羅說:

「在我們身上蓋上了他的印記,並且賜下聖靈在我們心裡,作為他為我們所預備的一切的擔保。」(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真正的洗禮,不是用水的洗禮,而是聖靈有沒有在我們心裡。

所以,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我們的心有誠實面對上帝嗎?」、「我們的心有沒有割禮?」、「有沒有聖靈在我們心裡?」

四、誠實、服從?

創世記17章1節,上帝對亞伯拉罕說:

「我是全能的上帝。你要服從我,要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上帝要求亞伯拉罕要「服從」、要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要注意「誠實」、「服從」這兩個關鍵字。先來看「誠實」這個字,台語漢字的版本是「完全」的意思。不過我想用「誠實」這個字讓大家思考。

神經科學家研究發現:

「誠實與虔誠並無相關性。」(《改變大腦的靈性力量:神經學者的科學實證大發現》,安德魯紐柏格(Andrew Newberg)、馬克瓦德門(Mark Robert Waldman),p181)

誠實與虔誠的信仰沒關聯,這是很弔詭的事情。意思是說,信仰無法使人更誠實,牧師與賣中古車的一樣,可能都不老實。

所以我們成為基督徒,固定上教堂、讀經、祈禱,無法幫助我們愈來愈誠實。

美國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教授丹.艾瑞利(Dan Ariely)在《誰說人是理性的!》:

「機會來的時候,許多誠實的人就會欺騙。其實,不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是大多數人都會騙人,而且只是稍微騙一點點。」(《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p136)

我想到一個例子,當神明要決定你我的個性,祂打算丟硬幣決定。丟到正面,你一輩子誠實公正,可是會惹人厭,被人當成無賴。丟到反面,你為了自己的好處會說謊言,可是周遭的人喜歡你,認為你是道德模範生。

如果讓你選擇,你會希望神明丟到正面還是反面?

我相信沒有人喜歡惹人厭,寧願說個小謊,也不願被當成無賴。

我很喜歡社會心理學實驗,有一個實驗發現:

「有眼睛的海報讓人在誠實箱投錢的比例增加276%。」(《社交天性:人類行為的起點,為什麼大腦天生愛社交?》,馬修利伯曼(Matthew D. Lieberman),p285)

為什麼會這樣?

當有人盯著的時候,我們會很誠實、不敢做壞,不希望被人說話。當沒人盯著的時候,沒有社會壓力,我們會投機取巧,反正沒人知道。

例如,老闆在旁邊盯著員工,請問員工會不會認真工作?

因著社會心理學實驗,我在新港教會放垃圾桶的牆壁及蓋子上,故意印上眼睛,提醒丟垃圾的人要做好分類。

所以,我一直在想,為什麼虔誠的信仰與誠實無相關性?

最大的原因,我們不覺得上帝在看,不覺得上帝會管事情,會給予懲罰。所以,當基督徒沒有意識到上帝的存在,我們的信仰不會成長。

接下來,進入第二個關鍵字:「服從」(順服)。

神學家卡爾巴特說:

「『不順服上帝』指的是:不管我們是否相信上帝,我們將上帝置於一旁,在我們的內心、思想及生活上保留自身為所欲為的權利。或者在內心深處及外在的生活中,認為沒有上帝。」(《當代基督教講道學》,蔡慈倫,p46)

卡爾巴特這句話是很大的提醒。

我們不是不相信上帝存在,只是在我們的內心、思想與生活上,我們將上帝至於一旁,不認為上帝在看。信仰是信仰、生活是生活、上帝是上帝、我是我,信仰與生活無關,上帝與我也無關。

第二句更直接,有可能我們「內心深處及外在生活」根本不相信上帝的存在。

今天的題目「誠實面對上帝」,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我是否已經卸下面具、毫不虛假,誠實的面對上帝?」

「卸下面具」是指放下自我,全然順服上帝;「毫不虛假」是指不要欺騙自己,也不要欺騙上帝。

這禮拜給大家的的功課,回去好好想想:

「我是否卸下面具、毫不虛假,誠實的面對上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馬哥的部落格
10會員
60內容數
人稱「後山的後山」,我小馬哥在台東新港長老教會牧會。平時講話直白不囉嗦,細心溫柔愛聆聽,歡迎你來關注我!
小馬哥的部落格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盧雲:「靈性的生命就是一個讓聖靈住在我們裡面的生命,這生命將釋放我們,使我們在軟弱時仍能剛強、被擄中仍能得自由、痛苦中有喜樂、貧困中有富足,在一切都要往上走的世界裡,走在那條向下的救恩之路。」(《向下的移動:基督的捨己之路》,盧雲(Henri Nouwen),應仁祥譯,台北:校園,2013,p49)
Thumbnail
2025/04/26
盧雲:「靈性的生命就是一個讓聖靈住在我們裡面的生命,這生命將釋放我們,使我們在軟弱時仍能剛強、被擄中仍能得自由、痛苦中有喜樂、貧困中有富足,在一切都要往上走的世界裡,走在那條向下的救恩之路。」(《向下的移動:基督的捨己之路》,盧雲(Henri Nouwen),應仁祥譯,台北:校園,2013,p49)
Thumbnail
2025/04/19
宋泉盛牧師:「死亡可以是最大的醫治,它可以是最奧秘的慶典。死亡終止舊的生命,而使新的生命得以開始。死亡終結舊的關係,讓新的關係可以進行。死亡為舊的時代劃上句號,讓新的時代能夠啟動。如果這是死亡做的事情,我們不應該慶祝嗎?」(《生死大事》,宋泉盛,林明貞譯,台南:教會公報,2007,p195)
Thumbnail
2025/04/19
宋泉盛牧師:「死亡可以是最大的醫治,它可以是最奧秘的慶典。死亡終止舊的生命,而使新的生命得以開始。死亡終結舊的關係,讓新的關係可以進行。死亡為舊的時代劃上句號,讓新的時代能夠啟動。如果這是死亡做的事情,我們不應該慶祝嗎?」(《生死大事》,宋泉盛,林明貞譯,台南:教會公報,2007,p195)
Thumbnail
2025/04/12
黃彰輝牧師:「一個人的母語是他(她)所以生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強制禁止母語,就等同磨滅一個人的人格認同。那幾乎像把人當物品、隨意將它塑造成別人的形狀······」 (《從宗教到政治:黃彰輝牧師普世神學的實踐》,蔡榮芳,出版社:玉山社,2003,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2025/04/12
黃彰輝牧師:「一個人的母語是他(她)所以生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強制禁止母語,就等同磨滅一個人的人格認同。那幾乎像把人當物品、隨意將它塑造成別人的形狀······」 (《從宗教到政治:黃彰輝牧師普世神學的實踐》,蔡榮芳,出版社:玉山社,2003,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仰頭遠眺天花板,依稀記起當年那些對上帝的質問。如今,他終於找到了一個答案——不是每一個質問都有答案。上帝也好,信仰也罷,不過都是個體對他者的投射。畢竟無論頭抬得再高,天花板上沒有上帝,沒有人,沒有希望,什麼都沒有。
Thumbnail
仰頭遠眺天花板,依稀記起當年那些對上帝的質問。如今,他終於找到了一個答案——不是每一個質問都有答案。上帝也好,信仰也罷,不過都是個體對他者的投射。畢竟無論頭抬得再高,天花板上沒有上帝,沒有人,沒有希望,什麼都沒有。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好啦!雖然我寫過超多神學文章,很多都涉及各種邏輯辯證或科學解釋、歷史因緣與文化背景,但這其實更多是出於我個人興趣,而且我非常清楚這是絕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做的研究,而且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其他事情會佔據我們的時間,很多人連要三餐溫飽都有困難,哪有時間思想這些宇宙真理之類的遙遠議題。 對,真的是這樣,我相
Thumbnail
好啦!雖然我寫過超多神學文章,很多都涉及各種邏輯辯證或科學解釋、歷史因緣與文化背景,但這其實更多是出於我個人興趣,而且我非常清楚這是絕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做的研究,而且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其他事情會佔據我們的時間,很多人連要三餐溫飽都有困難,哪有時間思想這些宇宙真理之類的遙遠議題。 對,真的是這樣,我相
Thumbnail
如果你不是屬於感受型的慕道友,你需要許多聖經為基礎的真理初信造就,而正當你開始學習基要真理、立穩根基時,卻時不時聽見有所謂老基督徒常常把一句話掛嘴邊:『我聽到上帝跟我說⋯』
Thumbnail
如果你不是屬於感受型的慕道友,你需要許多聖經為基礎的真理初信造就,而正當你開始學習基要真理、立穩根基時,卻時不時聽見有所謂老基督徒常常把一句話掛嘴邊:『我聽到上帝跟我說⋯』
Thumbnail
神是什麼?我們怎樣信祂? 在系統神學(倫理神學以及信理神學)之中,你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答案,不同的教派 也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是,這樣對嗎?讓別人來告訴你,你的神是什麼樣子的?
Thumbnail
神是什麼?我們怎樣信祂? 在系統神學(倫理神學以及信理神學)之中,你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答案,不同的教派 也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是,這樣對嗎?讓別人來告訴你,你的神是什麼樣子的?
Thumbnail
很難!真的很難!旨意常被人的意識曲解扭曲,打著上帝之名行自我意識實現,造成分別對立分裂。
Thumbnail
很難!真的很難!旨意常被人的意識曲解扭曲,打著上帝之名行自我意識實現,造成分別對立分裂。
Thumbnail
神學家卡爾巴特說: 「『不順服上帝』指的是:不管我們是否相信上帝,我們將上帝置於一旁,在我們的內心、思想及生活上保留自身為所欲為的權利。或者在內心深處及外在的生活中,認為沒有上帝。」(《當代基督教講道學》,蔡慈倫,p46)
Thumbnail
神學家卡爾巴特說: 「『不順服上帝』指的是:不管我們是否相信上帝,我們將上帝置於一旁,在我們的內心、思想及生活上保留自身為所欲為的權利。或者在內心深處及外在的生活中,認為沒有上帝。」(《當代基督教講道學》,蔡慈倫,p46)
Thumbnail
自古到今確實有很多人在追求真理,探討真理,認識真理,因為沒有追到底,沒有探到底,也沒有認識到底,就沒有找到真裡的「真」和「實」,真理是什麼,一直沒有一個確定的定論,耶穌在新約裡說,真理就是神的道,卻沒有進一步的註解,今天神告訴我們,真理就是「真」,就是「正」,神說我就是真理
Thumbnail
自古到今確實有很多人在追求真理,探討真理,認識真理,因為沒有追到底,沒有探到底,也沒有認識到底,就沒有找到真裡的「真」和「實」,真理是什麼,一直沒有一個確定的定論,耶穌在新約裡說,真理就是神的道,卻沒有進一步的註解,今天神告訴我們,真理就是「真」,就是「正」,神說我就是真理
Thumbnail
深愛主的誠懇之心,找到無窮幫助;耶穌再臨揭示共產世界真理,呈現神國深處奇蹟。與神同行,非追求神蹟,而是走入神國深處,近神認識祂的道與秘,將天國之道助人過有秩序的生活。人作弄世界,將遭報應,數百年後人口減少,為貪慾的報應。在基督信仰中,成為真認識基督的基督徒,不僅信仰更學習,成為神永生冊上的得恩者。
Thumbnail
深愛主的誠懇之心,找到無窮幫助;耶穌再臨揭示共產世界真理,呈現神國深處奇蹟。與神同行,非追求神蹟,而是走入神國深處,近神認識祂的道與秘,將天國之道助人過有秩序的生活。人作弄世界,將遭報應,數百年後人口減少,為貪慾的報應。在基督信仰中,成為真認識基督的基督徒,不僅信仰更學習,成為神永生冊上的得恩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