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風險》:婚姻可以選,手足不能挑──手足差距,真的無所謂嗎?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書名:手足風險:當我們慢慢變老,兄弟姐妹究竟是我的資產,還是負債?找回親情與現實的平衡點

作者:平山亮, 古川雅子

推薦度:★★★★ 4/ 5

購書平台:博客來




《手足風險》|當我們開始擔心誰來照顧誰的老後

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市面上關於長照遺囑信託的書越來越多。討論「老後人生」時,往往浮現出來的是幅自主、優雅、健康的老年圖像。

本書反其道而行,從家庭結構出發,直指:「兄弟姊妹,在彼此步入老年後,會成為支撐,還是壓力來源?」


我曾參加一場高齡議題研討會,席間專家們談養老村意定監護延緩失智,每個領域都有各自老後的想像藍圖。

輪到資深社工發言:

「各位談的老後,好像都很美好。跟我們現場看到似乎有很大的落差,我們現場看到的,都是臥床、被家人當人球推來推去、下流老人無人聞問的悽慘狀況。各位先進,可以針對這塊給我們多點建議嗎?」

的確。我們想像自己的老年,是自由、有選擇權的。但當資源有限,當手足之間差距愈拉愈大,我們還能彼此照應嗎?


手足之間,誰來照顧誰?

「理論上,不論是經濟或是精神支柱層面,手足應當成為互助的角色,但『手足差距』造成重擔放在比較有經濟能力的一方,當照顧父母、手足和自己婚姻家庭壓力一齊湧來,此時你還願意『扶養』年近半百卻仍無業的手足嗎?在手足情誼因成年而疏遠之後,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當手足差距拉大,那個「比較有餘裕的孩子」,真的能夠無怨無悔嗎?


最哀傷的結婚故事

這讓我想到一位年近五旬的客戶。

客戶年近五旬,悠悠且堅定的口吻,一字一字吐出:「我決定把自己嫁出去了」。

趕忙獻上我們的祝福。

客戶平靜無喜,道:

「謝謝祝福,原以為這輩子沒有『婚姻』這功課,沒想到最後我還是去求了這門課。」

怎麼滿滿昭君出塞的蒼涼感?沒有半點結婚喜慶的味道?好詭異~

原來,客戶是家中唯一還沒結婚的孩子,其他手足都各自成家立業了。人生路上,各有其志,各自努力,倒也沒啥大礙。

只不過父母終究會病會老。

一開始的老去,兄弟姐妹還能齊心出力,但談到長期照護,每個已婚的子女藉口一堆,忙工作忙子女忙婆家忙娘家忙東忙西忙南又忙北的,歸根到底,似乎就只有未出嫁的女兒沒家累,也就這麼似乎地想當然爾,一肩挑起。

久了,未婚的,把屎把尿灰頭土臉,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做的要死要活沒人感激,倒是那些已婚手足總是一派悠閒指手畫腳嫌東嫌西,站著說話不腰疼,反正全世界就他們最懂最孝順。

客戶說,一忍再忍,她想通了。如果她再不找機會把自己嫁掉,就沒有籌碼跟手足談判。嫁人以後,你有家累我也有,你有老公老婆小孩要應付我也有,你有公公婆婆岳父岳母要侍奉我也有,大家都有,局面重新來,才有機會公平。

講到最後,邊講邊掉淚:

「可憐我的老父母,把自己嫁掉的我好對不起他們,但我真的好累好累好累。」

聽到讓人眼眶紅紅心酸酸。

也是我們聽過最哀傷的結婚故事。

手足到底在照護上可以負擔哪些?作者書中也分析到這個現象:

手足當中,最容易被要求扶養或照護年邁雙親的,就是『長子/長女』。其他還包括沒有『正當理由』的手足、沒有配偶所以『行動較不受限』的手足,或是沒工作、工時短,所以『好像很閒』的手足。

⬛不願正視「手足差距」的理由

 但我們很少正視這些「手足差距」所帶來的失衡——

「事實上,直到現在都還沒有人討論過『手足差距』這個問題,就證明我們傾向於把家庭和社會切割開來。日本人這十年來明明經常討論差距的問題,但多半是在和別人家或別人比較,卻沒想到隨處可見的差距問題也會/已經發生在『自己家』,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我們下意識認為『自己家』和社會的層級不同。

我們總認為自己的「家」與「別人家」是不同的,這些是別人家才會發生的事。


不能選的手足,更需要好好安排

面對手足風險,沒有標準答案。

作者不諱言:

「比如夫妻之間有時不得不接下對方扔過來的燙手山芋,這時只能無奈地說:『結婚對象是自己選的,沒辦法。』相形之下,兄弟姐妹是一生下來就決定好的,自己無法選擇,這是兩者間最大的差異。」

婚姻可以選,手足無法選。正因如此,我們更應該提前預想:

  • 如果有天父母需要照顧,手足間該怎麼分工?
  • 我們願意為手足付出到什麼程度?
  • 家族裡的失衡,要如何用彌補或平衡?

問題,不美,也不溫柔,但跟老後,息息相關,不可忽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這本真的好好看|選書交給我,閱讀交給你
11會員
91內容數
選書時光,翻開每一頁的驚喜。 這裡有: ✦ 中、英、日三語選書 ✦ 小說、散文、非小說、Audible有聲書 ✦ 精選書摘與心得 選書交給我們,閱讀交給你。 如果你也喜歡靜靜讀書、慢慢生活,歡迎追蹤我們,一起翻開每一頁的驚喜。
2025/08/01
一本關於礦工阿嬤的生命史,也是一段跨世代情感與記憶的考掘。書寫不僅為勞工發聲,更喚醒了讀者對父母人生的重新凝視與理解。在閱讀礦工故事的同時,照見了階級翻身的斷裂與沉默,以及對故鄉與家庭的深刻省思。
Thumbnail
2025/08/01
一本關於礦工阿嬤的生命史,也是一段跨世代情感與記憶的考掘。書寫不僅為勞工發聲,更喚醒了讀者對父母人生的重新凝視與理解。在閱讀礦工故事的同時,照見了階級翻身的斷裂與沉默,以及對故鄉與家庭的深刻省思。
Thumbnail
2025/07/31
十多年前我們警覺「網路讓人變笨」,如今,《失控的焦慮世代》與《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揭示:手機與科技正在系統性掠奪我們的注意力。這不只是個人自制力的問題,而是被設計好的商業邏輯。書中深入剖析資訊過載、碎片化工作與社群成癮,提醒我們:重建專注力,就是奪回對人生的主控權。
Thumbnail
2025/07/31
十多年前我們警覺「網路讓人變笨」,如今,《失控的焦慮世代》與《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揭示:手機與科技正在系統性掠奪我們的注意力。這不只是個人自制力的問題,而是被設計好的商業邏輯。書中深入剖析資訊過載、碎片化工作與社群成癮,提醒我們:重建專注力,就是奪回對人生的主控權。
Thumbnail
2025/07/28
《重構二二八》以國際政治與中國統治模式雙重視角,重新解讀二二八事件,打破內部衝突的舊敘事。透過美中角力、權鬥與話術交織的歷史現場,本書揭示臺灣如何在戰後秩序中被牽動,政治深度與敘事張力兼具,是理解臺灣定位不可錯過的重磅之作。
Thumbnail
2025/07/28
《重構二二八》以國際政治與中國統治模式雙重視角,重新解讀二二八事件,打破內部衝突的舊敘事。透過美中角力、權鬥與話術交織的歷史現場,本書揭示臺灣如何在戰後秩序中被牽動,政治深度與敘事張力兼具,是理解臺灣定位不可錯過的重磅之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兄弟姊妹之間,有競爭有較勁有關懷也有互相幫襯。手足同血脈,若是善緣就會惺惺相惜,若是不善緣就會時有爭執,不管是善緣還是不善緣,血脈永遠是血脈,因為斷不了,所以也稱機會,有機會彼此重修舊好、重新來過。 有一對姊妹,妹妹婚後跟先生攜手創業,開了一間規模不小的鋁鐵製造工廠,每天穿梭高溫的工作環境,相
Thumbnail
兄弟姊妹之間,有競爭有較勁有關懷也有互相幫襯。手足同血脈,若是善緣就會惺惺相惜,若是不善緣就會時有爭執,不管是善緣還是不善緣,血脈永遠是血脈,因為斷不了,所以也稱機會,有機會彼此重修舊好、重新來過。 有一對姊妹,妹妹婚後跟先生攜手創業,開了一間規模不小的鋁鐵製造工廠,每天穿梭高溫的工作環境,相
Thumbnail
某次聊天,玲說,「有時候會想:其實沒兄弟姐妹也好。」 「為什麼?之前不還說好想要有個哥哥。只是,哥哥我沒法生給妳了。」 「就看你們吵架,媽媽、阿嬤心情都不好,就覺得有兄弟姐妹好像也沒啥好的。」 「很抱歉讓妳有這樣的感覺,不過,也不是每個家庭的手足都會這樣子的。」
Thumbnail
某次聊天,玲說,「有時候會想:其實沒兄弟姐妹也好。」 「為什麼?之前不還說好想要有個哥哥。只是,哥哥我沒法生給妳了。」 「就看你們吵架,媽媽、阿嬤心情都不好,就覺得有兄弟姐妹好像也沒啥好的。」 「很抱歉讓妳有這樣的感覺,不過,也不是每個家庭的手足都會這樣子的。」
Thumbnail
  ◎案例一:以下為網路請示資料:   我跟我雙胞胎弟弟兩個被我媽家裡借卡負債幾百萬,我弟最近又因工作手臂斷掉,我媽個性太硬、愛喝酒,結婚又離婚好幾次,我這幾年也很不順,也感覺好像有個無形女人跟在我身邊好幾年,身體越來越差!想問師兄是有冤親債主,還是祖先有事想講或前世是什麼因果.....
Thumbnail
  ◎案例一:以下為網路請示資料:   我跟我雙胞胎弟弟兩個被我媽家裡借卡負債幾百萬,我弟最近又因工作手臂斷掉,我媽個性太硬、愛喝酒,結婚又離婚好幾次,我這幾年也很不順,也感覺好像有個無形女人跟在我身邊好幾年,身體越來越差!想問師兄是有冤親債主,還是祖先有事想講或前世是什麼因果.....
Thumbnail
在親子關係中,雙方都會面臨時間與距離的抉擇,尤其當父母日漸老去時,孩子們也需要思考如何照顧他們。透過敘述父女間的愛與關懷,讓讀者深思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親子關係中,雙方都會面臨時間與距離的抉擇,尤其當父母日漸老去時,孩子們也需要思考如何照顧他們。透過敘述父女間的愛與關懷,讓讀者深思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能夠有手足,是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現在的人,孩子愈生愈少,我們常有著各種不同的理由。 但是,身為4個手足之長的我,時時刻刻都覺得,有手足是萬幸之事。 尤其是父母生病的時候,你更能體會,有人與你分憂是件多麼幸福的事。 是故,重述2006年的回憶,借此分享手足親情之彌足珍貴。 那年,我29 /
Thumbnail
能夠有手足,是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現在的人,孩子愈生愈少,我們常有著各種不同的理由。 但是,身為4個手足之長的我,時時刻刻都覺得,有手足是萬幸之事。 尤其是父母生病的時候,你更能體會,有人與你分憂是件多麼幸福的事。 是故,重述2006年的回憶,借此分享手足親情之彌足珍貴。 那年,我29 /
Thumbnail
回憶在母親生病時的心情及手足之間的親情和支持。這種親情的溫暖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顯得尤為珍貴。
Thumbnail
回憶在母親生病時的心情及手足之間的親情和支持。這種親情的溫暖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顯得尤為珍貴。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Thumbnail
  夫妻感情問題很複雜,尤其是有生孩子的狀況,在安頓好孩子往後生活前,不敢貿然離婚,只能先暫時分居。但這麼一來會出現另一個問題,那便是拖到最後越來越難離婚,只能繼續憋著分居生活。但即便當事人沒有任何意見,身邊的長輩卻看不下去,先動手搶了孩子。   如果說父母其中一方(無論離婚與否)在未經同意之下把
Thumbnail
  夫妻感情問題很複雜,尤其是有生孩子的狀況,在安頓好孩子往後生活前,不敢貿然離婚,只能先暫時分居。但這麼一來會出現另一個問題,那便是拖到最後越來越難離婚,只能繼續憋著分居生活。但即便當事人沒有任何意見,身邊的長輩卻看不下去,先動手搶了孩子。   如果說父母其中一方(無論離婚與否)在未經同意之下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