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女礦工:海山煤礦,與一位社會學者對礦工阿嬤的生命考掘》:數不清沒被記錄的礦工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書名:末代女礦工:海山煤礦,與一位社會學者對礦工阿嬤的生命考掘

作者:戴伯芬 

推薦度:★★★★★ 5/ 5

購書平台:博客來




看到這本《末代女礦工:海山煤礦,與一位社會學者對礦工阿嬤的生命考掘》。

⬛讀好名為「父親」的這本書

看完,好奇問媽媽:家族中有人做過礦工嗎?

媽還沒回答,
爸就默默飄出一句:「恁老爸以前就是在做礦工啊。」

老實說,我真真嚇了好大好大一跳。

早聽膩爸爸的講古,什麼餐餐吃發霉的蕃薯籤、九歲失怙扛生計、十二歲到地主家當長工,後來就北上一直在工地做連續壁捆鐵,爸的人生史,我自以為已倒背如流了。

結果,搞了半天,還是落得個無知。

一個年閱讀量上百本,什麼哩哩扣扣亂七八糟的東西都看的人類,竟然沒有好好讀名為「父親」的這本書,超慚愧的。


⬛書裡寫的不只是上一代人的故事,同時也是寫自己

作者帶著社會學的筆觸,文字溫暖而不煽情,但不知為什麼,閱讀時,好幾處眼睛都紅紅,心底酸酸的。

書裡寫的不只是上一代人的故事,同時也是寫自己,寫我們這一代人如何看待上一代人的情感與記憶。

作者寫她阿嬤的故事,但實際上更像是所有基層勞工的縮影,在字裡行間中,恍惚中看到小時候記憶裡的爸爸,一早得先在臉上塗滿高係數防曬乳,晚上回家,臉黑曬傷又脫皮,脫下工地雨鞋,反轉一倒,就倒出滿盆的汗水,並帶回一身的鐵銹味。


⬛原來階級翻身是一種斷絕

作者在序言裡寫著:

「父母結婚之後移民城市,我在臺北市出生、成長,不但和滯留礦場的親人疏離,距離祖父母過去的生命經驗更遠,原來階級翻身是一種斷絕,和自己的生長土地離得愈遠,靠都市菁英之路愈近,和底層貧困的家人愈疏離,愈有機會躋身上流。」

這種斷絕,心有戚戚焉。

爸的做牛做馬,換來的是我講著一口會讓人中風的破臺語、對故鄉雲林的陌生與疏離,還有兩代間生命經驗巨大落差帶來的永恆沉默。

就算偶開金口,也因為一切太遠古太超現實,很難吸引我們的注意。這就好比他演他的布袋戲,但實際上我們只想看Netflix那樣,完全搭不上線。

於是乎,爸永遠一個人默默飄去陽台抽煙,對著外頭陽光和空氣吐納他所有的心事。

這本書讓我更想瞭解自己的父母,還有他們是一路怎麼走過來的,然後,才有今日的我。

除了感激,還是感激。


⬛本書更是一本地方誌

另外,這本書除了是家族史以外,某程度應該也是一本地方誌。

搬來新北市已經五年了,這本談了好多板橋事,原本海山頂埔永寧之於我,就只是地理名詞而已。而河濱騎腳踏車必經之地—媽祖田,還詫異這到底是什麼奇怪的地名。現在這些地名都不只是地名了。

回首自己家人的史詩,耙梳腳下土地的歷史,每個生命都是獨特的,都是有尊嚴的人,沒有誰尊誰又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這本真的好好看|選書交給我,閱讀交給你
10會員
57內容數
選書時光,翻開每一頁的驚喜。 這裡有: ✦ 中、英、日三語選書 ✦ 小說、散文、非小說、Audible有聲書 ✦ 精選書摘與心得 選書交給我們,閱讀交給你。 如果你也喜歡靜靜讀書、慢慢生活,歡迎追蹤我們,一起翻開每一頁的驚喜。
2025/07/31
十多年前我們警覺「網路讓人變笨」,如今,《失控的焦慮世代》與《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揭示:手機與科技正在系統性掠奪我們的注意力。這不只是個人自制力的問題,而是被設計好的商業邏輯。書中深入剖析資訊過載、碎片化工作與社群成癮,提醒我們:重建專注力,就是奪回對人生的主控權。
Thumbnail
2025/07/31
十多年前我們警覺「網路讓人變笨」,如今,《失控的焦慮世代》與《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揭示:手機與科技正在系統性掠奪我們的注意力。這不只是個人自制力的問題,而是被設計好的商業邏輯。書中深入剖析資訊過載、碎片化工作與社群成癮,提醒我們:重建專注力,就是奪回對人生的主控權。
Thumbnail
2025/07/28
《重構二二八》以國際政治與中國統治模式雙重視角,重新解讀二二八事件,打破內部衝突的舊敘事。透過美中角力、權鬥與話術交織的歷史現場,本書揭示臺灣如何在戰後秩序中被牽動,政治深度與敘事張力兼具,是理解臺灣定位不可錯過的重磅之作。
Thumbnail
2025/07/28
《重構二二八》以國際政治與中國統治模式雙重視角,重新解讀二二八事件,打破內部衝突的舊敘事。透過美中角力、權鬥與話術交織的歷史現場,本書揭示臺灣如何在戰後秩序中被牽動,政治深度與敘事張力兼具,是理解臺灣定位不可錯過的重磅之作。
Thumbnail
2025/07/22
《間諜靜靜執起琴弓》以小說形式重現日本音樂教室著作權訴訟,揉合法律、音樂與間諜懸疑,生動探討「公開演出」的界線與集管制度爭議。它讓抽象的著作權概念具象化,既適合作為法律入門讀物,也為專業法律人提供制度反思的契機。一本既輕鬆又富啟發性的小說。
Thumbnail
2025/07/22
《間諜靜靜執起琴弓》以小說形式重現日本音樂教室著作權訴訟,揉合法律、音樂與間諜懸疑,生動探討「公開演出」的界線與集管制度爭議。它讓抽象的著作權概念具象化,既適合作為法律入門讀物,也為專業法律人提供制度反思的契機。一本既輕鬆又富啟發性的小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阿嬤剛結婚的時候經濟很困難,為了貼補家用,她開始靠裁縫撐起大部份的家計,孩子一個一個出生,阿嬤也越來越晚睡,忙完家務和孩子,幾乎其他時間都在那台縫紉機上不眠不休。那時候的阿嬤很苦悶,很少笑,壓力沒有出口,痛苦沒有解方,人生沒有方向。直到有一天,阿嬤去聽了一場演講,那場演講竟然化解她多年的心裡疑問,讓
Thumbnail
阿嬤剛結婚的時候經濟很困難,為了貼補家用,她開始靠裁縫撐起大部份的家計,孩子一個一個出生,阿嬤也越來越晚睡,忙完家務和孩子,幾乎其他時間都在那台縫紉機上不眠不休。那時候的阿嬤很苦悶,很少笑,壓力沒有出口,痛苦沒有解方,人生沒有方向。直到有一天,阿嬤去聽了一場演講,那場演講竟然化解她多年的心裡疑問,讓
Thumbnail
  本書作者出身小資產階級勞工的家庭,這是一本關於她父母親生命軌跡的紀錄,包括他們的經歷、認知、習性與社會關係。書中包括〈位置〉與〈一個女人〉兩篇故事,內容透過人物及其生活的再現,描繪了我們日常的階級/階層關係。
Thumbnail
  本書作者出身小資產階級勞工的家庭,這是一本關於她父母親生命軌跡的紀錄,包括他們的經歷、認知、習性與社會關係。書中包括〈位置〉與〈一個女人〉兩篇故事,內容透過人物及其生活的再現,描繪了我們日常的階級/階層關係。
Thumbnail
你希望父母退休後,還能持續為社會做出貢獻嗎? 這天我在中區就業博覽會宣導職務再設計,遇到了一位退休的阿姨,她跟我聊了許多關於退休後的生活。
Thumbnail
你希望父母退休後,還能持續為社會做出貢獻嗎? 這天我在中區就業博覽會宣導職務再設計,遇到了一位退休的阿姨,她跟我聊了許多關於退休後的生活。
Thumbnail
感慨年長的阿嬤曾經照顧我,如今我長大了,換我來照顧她。在年老的阿嬤身上看到了偉大的女性形象。
Thumbnail
感慨年長的阿嬤曾經照顧我,如今我長大了,換我來照顧她。在年老的阿嬤身上看到了偉大的女性形象。
Thumbnail
故事主人是我阿婆,她是廣東客家人,客家人的稱謂阿婆等於嫲嫲。她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兒時有婢女服事,婚姻都是門當戶對,我阿婆是識字的,她有受過教育,在她的時代,女子接受教育不容易,可能是大戶人家的女兒才有這種機會。 後來因為政局動盪,侵華、內戰、政權更替,導致家道中落,亦因丈夫早逝,她本來是千金之驅,
Thumbnail
故事主人是我阿婆,她是廣東客家人,客家人的稱謂阿婆等於嫲嫲。她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兒時有婢女服事,婚姻都是門當戶對,我阿婆是識字的,她有受過教育,在她的時代,女子接受教育不容易,可能是大戶人家的女兒才有這種機會。 後來因為政局動盪,侵華、內戰、政權更替,導致家道中落,亦因丈夫早逝,她本來是千金之驅,
Thumbnail
這是我在書上看到的一則故事.... 阿玲是個在農村長大的女孩,在她18歲生日的那天,老農夫夫婦決定告訴阿玲的生世。 「其實,妳並不是我們親生的!」 「當年,妳母親生下妳後就過世了,你父親把妳托付給我們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不過我還記得妳父親的名字。」 當阿玲知道自己的生世後覺得很驚訝,
Thumbnail
這是我在書上看到的一則故事.... 阿玲是個在農村長大的女孩,在她18歲生日的那天,老農夫夫婦決定告訴阿玲的生世。 「其實,妳並不是我們親生的!」 「當年,妳母親生下妳後就過世了,你父親把妳托付給我們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不過我還記得妳父親的名字。」 當阿玲知道自己的生世後覺得很驚訝,
Thumbnail
回到高坑的家鄉,懷念阿嬤並分享家鄉美好回憶的文章。
Thumbnail
回到高坑的家鄉,懷念阿嬤並分享家鄉美好回憶的文章。
Thumbnail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礦工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嫁給礦工、自己也在礦區做充電工的吳阿姨說,那個年代的礦工都會穿得很帥出門,到了礦場才換工作服,因為他們心裡清楚,每次出門跟家人告別的畫面,都可能是家人最後一次見到自己。吳阿姨說,每當她見到工人帥氣地來到礦區,心裡就忍不住酸楚。
Thumbnail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礦工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嫁給礦工、自己也在礦區做充電工的吳阿姨說,那個年代的礦工都會穿得很帥出門,到了礦場才換工作服,因為他們心裡清楚,每次出門跟家人告別的畫面,都可能是家人最後一次見到自己。吳阿姨說,每當她見到工人帥氣地來到礦區,心裡就忍不住酸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