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介紹了塔魚手札開發的魚用飼料添加物「菇菇益」,並深入探討了其成分(冬蟲夏草與牛樟芝)的特性、天然產品的不穩定性、以及營養添加物在水產養殖上的應用與觀賞魚飼養現況。
「菇菇益」產品介紹與超級食物概念
「菇菇益」是一款由塔魚手札開發的飼料添加物,主要功能是讓魚更健康、更有活力 。與一般維生素和礦物質不同,「菇菇益」的概念是讓魚吃到平常不會吃到的,但對魚體有益的物質 。開發者將其比喻為人類的「超級食物」或「保健食品」,意指含有一般食物所沒有的特殊營養素,對人體有益,例如綠茶、橄欖油、發酵食品(納豆、味噌)、黑巧克力、紅酒等 。
然而,超級食物與藥物的最大區別在於藥效的穩定性 。藥物藥效強烈且穩定,而超級食物則可能有用,也可能沒有用,效果不穩定 。這主要歸因於其天然來源,成分會因產地、炮製方式、採收手法而異 。中草藥也存在同樣的問題,這解釋了為何許多天然產品的成分與療效難以保證 。
牛樟芝與冬蟲夏草的應用與品質控管
「菇菇益」的成分是人食用的北冬蟲夏草和牛樟芝 。儘管開發者身為獸醫師,過去不喜歡天然產品的不確定性,但她強調「菇菇益」使用的牛樟芝和冬蟲夏草是來自人工飼養環境的,且上游廠商每年定期檢驗,確保成分穩定性 。由於是供人食用的標準,安全性也較高,不易混入不健康的物質 。
文中提到真菌類(如牛樟芝、冬蟲夏草、黃麴毒素)會產生多種複雜化合物,若變種或變調,可能產生大量毒素,甚至在短時間內導致肝臟壞掉 。此外,細菌、病毒、細胞等快速分裂的物種也容易突變,若未定期鑑定種源,長期使用可能會變調 。因此,人工飼養並定期檢驗對於確保天然產品的品質與安全性至關重要 。
儘管關於牛樟芝和冬蟲夏草的論文研究多集中在中國和台灣(牛樟芝為台灣特有種,冬蟲夏草為中國特有) ,但作者也提醒,由於中國和台灣在論文可信度方面被列為三大不可信國家之二,因此論文結果仍需審慎看待 。此外,天然產物的效果會因廠商而異,例如欖仁葉雖有研究,但各家效果不一 。昆蟲蛋白(如黑水虻粉)也因其食物內容而影響營養素含量,導致不同廠商產品效果差異大 。中草藥更為複雜,其功能是多種化學物質交互作用的結果,單獨萃取某些成分可能產生毒性,但整體食用則無 。
因此,儘管參考論文可以了解濃度範圍和效果,但仍需透過長期測試來驗證產品的實際效果 。開發者表示,她從研究所時期就開始測試牛樟芝和冬蟲夏草,直到去年才正式販售,因為測試後發現效果不錯 。
牛樟芝與冬蟲夏草對魚隻的效果
中草藥在水產養殖中已有悠久歷史,尤其在中國,許多水產飼料都添加中草藥 。這是因為中國政府規定不能使用抗生素,因此需尋找具抗菌能力且便宜的替代品 。養殖業最重視成本效益,即使中草藥本身不便宜,但萃取後的殘渣仍可再利用,成本不高,且對魚隻的抗病能力有幫助 。
水產養殖業應盡量避免使用抗生素,北歐的養殖業已幾乎達到無抗生素養殖,透過精準的飼養管理和添加營養物質來提升魚隻免疫力 。在養殖漁業中,除了免疫力,飼料換肉率也是重要考量 。營養添加物質主要用於增強免疫力以預防疾病,以及提升飼料換肉率,減少飼料用量,同時保持水質清潔 。
然而,觀賞魚業界對於飼料添加劑的觀念似乎不夠流行,這讓開發者感到納悶 。她認為觀賞魚業界雖然喜歡模仿經濟魚的養殖方式(如使用消化細菌、光合細菌、經濟魚飼料),卻未引入營養添加物的概念 。
事實上,冬蟲夏草和牛樟芝在經濟魚的研究中已證實能改善免疫力並提升飼料換肉率 。開發者認為,觀賞魚的動物福利理論上應優於經濟魚,但現實卻相反 。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常高於經濟魚,且飼料品質可能較差,導致觀賞魚的健康狀況不佳 。
「菇菇益」的實際效果與觀賞魚飼養的省思
開發者坦言,過去的營養添加劑效果不明顯,需要長期餵食才能看出差異 。然而,「菇菇益」的效果讓她感到驚訝,僅餵食兩三天就發現魚隻活力明顯提升,原本縮在角落的魚開始不怕人,脊椎歪斜的魚似乎變正,燈魚顏色也變得更亮 。即使停止餵食,活力雖略有恢復,但再餵食後又恢復健康狀態 。
開發者在澎湖水族館時期也曾偷偷使用,發現能讓生病用藥後不再長大的魚重新長大 。她認為「菇菇益」無法完全讓魚不生病,但能加速魚隻在生病或受傷後的修復速度 。她發現即使自以為健康的魚,在使用了「菇菇益」後,健康程度也有顯著提升,例如原本在31度水溫會出事的魚,在33度水溫下也能安然無恙,抗壓能力變強 。
開發者甚至表示,過去連自己也會懶得使用的飼料添加劑,現在為了「菇菇益」的效果,願意每天努力使用 。她發現使用後,魚隻的排便更順暢,顏色更亮麗,受傷後復原速度也更快,連慢性感染的老魚壽命也得以延長 。
她指出,過去學到的魚病知識主要以經濟魚為重點,但經濟魚的「健康」僅限於長大和活著 。真正的健康魚應活力強烈、顏色漂亮 。觀賞魚玩家通常希望魚隻漂亮、有活力,而「菇菇益」正好能達到這些效果,例如燈魚和短鯛的鰭會變得更長,紅色系魚的顏色會更鮮豔 。雖然無法完全解釋,但北冬蟲夏草本身含有與蝦紅素結構相似的類胡蘿蔔素,可能是魚隻顏色變紅的原因之一 。此外,鬥魚的鰭也可能因營養充足而完全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