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的女兒,今年四月飛去了美國加州。不是去旅遊、不是短暫打工度假,而是直接落地生根。女婿在 Google 上班,聽起來很厲害,我們這些同輩人只能「恭喜恭喜」,心裡默默想——好吧,這是下一代的江湖,我們只能遠觀,不能插手,尊重就對了。
這趟我們沒有「觀光模式」,沒有去排什麼網紅景點,也沒有拚命拍照發朋友圈。朋友說:「我們是來看女兒的,不是來比誰拍的日落比較美。」我很懂,那種心情就像放在冰箱最裡面的蛋糕——你早就想吃,只是等一個適合的時機。白天的加州陽光燦爛又不曬得你滿頭大汗,短袖+太陽眼鏡+薄外套是標配。晚上氣溫一掉,就要換厚一點的外套。這跟台灣很不一樣——台灣的夏天是汗水加黏膩,冬天是濕冷加風鑽骨頭;加州的天氣倒像精修過的照片,乾淨又舒服。
女婿帶我們進 Google 餐廳,咖啡、點心隨便拿,氣氛輕鬆得像在咖啡廳開會。我想起台灣辦公室的咖啡,多半苦到讓你懷疑人生,下午茶還得趁主管沒注意偷偷去買。這邊的員工大概想喝就喝、想吃就吃,還能在戶外草地上邊曬太陽邊敲鍵盤——簡直像在拍形象廣告。
Apple Park 像一枚巨型銀戒指安安靜靜躺在陽光下。附近的 mall 沒有人潮推擠,海邊的風溫柔得像化妝水抹在臉上,不像基隆海風那樣一吹就幫你去角質。晚餐吃龍蝦海鮮,很新鮮,但我看朋友眼裡,其實女兒的笑才是當天最甜的料理。
明天要去舊金山,還要坐 Waymo——就是那種沒有人開的車。在台灣,這種車還是新聞焦點;在這裡,它就像你家附近的計程車一樣隨叫隨到。聽說舊金山更冷,朋友的厚外套早已準備妥當。
看著下一代在地球另一端生活,他們的世界跟我們不一樣,可能更自由、更數位、更國際。我們呢?只能學會尊重,偶爾偷笑一下——畢竟,不管科技怎麼進步,對父母來說,女兒過得好,就是地球上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