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泡咖啡時,我看到新聞標題——「米倫提全球貿易重構策略」。米倫是誰我不太清楚,但那些詞聽起來好像離我很遠。
我本來想關掉電視,可那句「美元走弱、關稅調整」卡在我腦子裡。因為我突然想到,上個月去超市,老公愛的進口咖啡豆漲了三成;我打算換的手機,老闆悄悄跟我說:「這批賣完,價格可能就要調高了。」
原來,這些遙遠的國際政策,早就敲到我家門口了。我開始想,如果世界像一片海,那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就是漂在海上的葉子。浪一來,我們就上下起伏;如果風向變了,我們可能就飄到另一個地方去。那我要怎麼辦呢?
我決定從今天起,試試五件事:
- 每天花10分鐘讀懂一則國際新聞,不只是看標題,而是想想背後的原因與可能的影響。
- 學會分散風險——存款不要只放台幣,投資也不要只壓在同一種商品上。
- 物價敏感度升級——如果某樣生活必需品可能漲價,就提前準備,不等到它變成奢侈品。
- 安定自己——每天早上咖啡時,寫下三行觀察與感受,讓自己在混亂中有一點秩序。
- 找同好討論——我打算和幾個朋友成立「世界風向群」,互相分享新聞解讀與應對方法。
其實,我還是有點怕。怕戰爭、怕匯率亂跳、怕物價飛漲。
但我忽然覺得,或許比起怕,我更該去學——學怎麼在風浪裡游泳,甚至,偶爾可以划向自己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