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被現實弄得傷痕累累,但正是因為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所以才會在受傷之後仍選擇繼續為夢想拚搏吧?」
▏在眾聲喧嘩中打造屬於自己的獨特性▕
還記得在學時期,只要有空時,就會迫不及待跑到光南、墊腳石、誠品、金石堂等有書出沒的店家,想看看陳列新書的平台會出現哪些類型的書籍,以及正在舉辦哪些有趣的活動。
當然,前提是那間店的空間夠大、夠寬敞,否則裡頭的新書擺放方式通常很像一個專門標榜79折的小型特賣會,而且會是一眼就能望盡的等級。
不過,這點在獨立書店中就會出現不一樣的風景,除了新書曝光的位置之外,其他地方的陳列通常會有一個有趣的主題——或許正是因為空間十分有限,所以反而能促使人們必須想辦法變幻出各種新玩法吧。
在我的心目中,逗點一直是很特別的存在,它不僅讓我意識到原來做書可以很酷、很有趣,也見識到書本這個載體竟然擁有無窮可能性,甚至能夠打破媒介的限制來進行跨界合作。
▏這是一部關於經營獨立出版社的血淚奮鬥史▕
如果想對出版業有進一步的認識,或者好奇陳夏民創立逗點的過程,不妨翻一翻這部作品,文庫本的大小不僅相當適合在捷運或公車上來一場閱讀之旅,也可以放在床頭當作睡前讀物,你會發現這個產業確實早已過了它最輝煌的時期,人人皆能感受到何謂慘不忍睹。
這部作品記錄了陳夏民於2010年至2012年經營出版社的熱血與辛酸,並在2022年推出了十周年紀念版(這算是紀念版吧?),雖然十年後的陳夏民在新版的前言中說覺得當年的自己還是太天真了,但我認為或許正是因為有這股傻勁與執著,所以才有機會成就今日的逗點。
大家都知道出版業就是一個低薪、高工時的夕陽產業,如今願意待著的人基本上都是靠燃燒熱情來支撐,畢竟人活著就是得吃飯、得燒錢,在肚子填不飽的情況下自然無法談論夢想——偏偏這本書的作者一直讓自己處於痛苦卻快樂地活著的狀態。
或許,這就是出版人在夢想與現實互相拉扯之後、不得不苦中作樂的一種浪漫吧。
時至今日,如果有人問我「臺灣哪一間出版社最有創意?」,我依舊會回答「逗點」,因為它確實刷新了我對出版業的認知,而我也仍記得當初它帶給我的感動與震撼。
不得不說,我相當喜歡封底出現的這一句話——「請你不要放棄。如果可以,不一定要變成外界認可的大人,能夠稍微任性地活著,也是一種祝福吧。」
(老實說,其實我是讀了這本書之後才知道原來出版社的全名是「逗點文創結社」,我和身邊的友人都太常以「逗點」出版社來稱呼了)
(前陣子看見作者發文說有不少庫存必須打掉的消息,這不禁讓人感到有些感慨,期許自己能夠在有生之年用自身微薄的力量為出版業貢獻一份心力)
☉☉☉
║書名:《飛踢,醜哭,白鼻毛:第一次開出版社就大賣(騙你的)【十周年啾咪文庫本】》
║作者:陳夏民
║出版社:逗點文創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