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窮的挑戰、穿越的瞬間 《無窮的瞬間:台灣當代女性藝術 2002~2023》推介

Kang-Ywe Lyau
發佈於藝術生活 個房間
2024/02/2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沒趕上在書展期間推介這本書,委實有點愧疚。但是眾聲喧嘩的書展不見公知與出版人略一齒及這本不媚俗但又不宜忽視的著作,不免興起斯人獨憔悴的不平。何況這本燙手的新書,確有其出類拔萃之處。


在市面上鸛鵝成列的台灣OO史書冊中,陳明惠教授的這本書之鶴立雞群,不僅在其縱貫廿年,涵括137名女性藝術家作品,特別之處在其「體例」:這本書不是以編年時序分章節,不是以媒材、宗派來歸類藝術家,也不是以地域為準據,乃是依據全球女性主義思潮的演進趨勢,歸納出議題與風格的經緯來鋪排綱目。這樣的取捨,一來避免枯燥的流水帳紀錄,二來是務實的判斷-在當代藝術領域,多數藝術家習慣靈活使用各種媒材創作,即使是部分以單一媒材創作著稱的大師(如董陽孜)也雅不欲大眾冠以「書法家」、「畫家」等侷限性高的頭銜了。而所謂流派,從後現代時期以來,就被視為過於誤導化約的後設性虛構框架。身為藝術史與理論專家的陳教授揚棄以上習見的架構,是勇敢而成竹在胸的決定。


陳教授宣稱本書是繼承陸蓉之的《台灣當代女性藝術史 1945~2002》,很明顯不只是一個世代的傳承與省思,光從其三大議題設定:跨國女性主義與批判意識、日常生活與陰性美學、虛擬與真實之間的游移,就可了解其對台灣女性藝術家的關懷與創作,並沒有如諸多依然氾濫於主流媒體與文青所謂對第二波女性主義浪潮的沉湎,而是用具體的案例來證明:台灣的女性藝術家早就翻過了一頁、甚至兩頁了。舉例來說:第五章〔日常生活與女性特質〕開宗明義便聲稱廿一世紀的台灣女性藝術家已經不同於傳統女性藝術家對於性別二元論的批判,在追求女性主義慾望的同時,也不放棄追求女性特質的慾望,甚至對居家環境乃至女性身體的凝視欣賞,已經與所謂第二波白人中產階級女性主義者大相逕庭。諸如以上基於陳教授與同儕的多年第一手研究的闡發,值得台灣所有關切性別政治與社會議題的有心人反芻吸收。


本書是有洞見的編纂與判斷以外,也隱含了作者的偏好與感受。例如作者在第七章〔抽象藝術與精神探索〕的小結最後一段前半說台灣抽象藝術家如何開創自己獨特的語彙,是許多優秀的台灣抽象藝術家汲汲努力與經營的課題。然後一五一十描述了台灣藝術家面對的諸多弔詭與游移之後,忽然說「台灣女性藝術家若以抽象風格作為創作形式,因缺乏具體具象欲批判與闡述的議題,大多呈現對內在精神的昇華與轉譯,及對周遭空間自然與自然與那一股不可名狀的形而上力量之牽引,進而透過藝術創作展現藝術家的精神世界。」這種九彎十八拐,感覺作者是有深深的「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欲言又止。但翻到第八章〔後人類與數位女性主義〕,作者的自信與樂觀躍然紙上。作者對於電腦與女性工藝、數位空間與性別平等、賽博格與生理性別超越都表現出正向的理解與同情。在本章第二節〔女人、科技、藝術〕中不但疾呼「本章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及當今對此領域知識建立的需求」,第三節〔數位空間與性別神話〕內更熱情地吶喊「我認為更切合數位文化的後殖民女性主義論述將會在數位時代被重新更新」(p.395)如此的「筆端常帶感情」使得本書帶有人性與趣味,迥異於維基百科或ChatGPT式的簡報。


本書作者陳明惠教授除了是知名學者與策展人,身兼國立成功大學藝術中心視覺與藝術表演總監,亦曾任台灣女性藝術協會理事長。因此本書收羅的藝術家與作品展覽,女藝會員與南台灣的展覽的比例相當高。而本書標題《無窮的瞬間》亦緣自陳教授在2021年在成大所策的當代女性藝術展。無論是巧合還是計劃,對較熟悉北台灣的藝術市場來說,作者這樣的取材角度毋寧是一種平衡。


本書的參考文獻與索引整理得非常清楚。未有中譯本的英文引文,作者的翻譯也沒有台式英文的呆板拗口。總體來說,非常適合作為藝術專業科系以及社會學系的參考書。處於當今以生產論文才能積點升等的學術界,作者這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令人敬佩!


為做為教材與研究文獻之用,除了希望本書的電子書早日問世,書中引證的作品與展覽圖文資料,自宜於電子書內具備超連結等檢索方式,俾讀者能更深入體會欣賞。但這樣說,似乎就要提到迄今殘缺停更的台灣當代藝術家線上資料庫了。看看國外民間成立的Asian Artist Archive昂然名列Art Review Power 100全球前10 名,此間官民似乎對花燈煙火蜂炮的執迷是始終如一。但是,小自逆風寫一本當代女性藝術史,擴及提倡燒腦且深刻的藝術鑑賞視野,大到催化恢弘的性別平等社會,無一不是挑戰,也無一不需穿越屏障與禁制。陳明惠教授這本新書的問世,無疑是這場挑戰裡的最新戰果!


書籍資訊如後:

書名:無窮的瞬間:臺灣當代女性藝術2003-2023

作者:陳明惠

出版社:五南

ISBN:978-626-366-988-8


17會員
69內容數
「藝術生活」發掘生活中的藝術,將藝術導入生活,富厚生計,充實生趣的諸般面向。綜合感性與理性深入藝術生態鏈與創作鑒賞收藏。期望能不落入現今藝評與新聞報導的俗套,坦誠面對作品,展覽,市場,以及最重要的,人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