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特別的一天,我一早踏進康家的時候,就感覺氣氛和往常不太一樣。因為我們迎來了一位新的住民——水獺奶奶。她年紀偏大,身形瘦小,看起來相當慈祥,但她有黃昏症候群,也伴隨一些輕度的失智症狀。這意味著,她可能在傍晚時會特別焦躁不安,甚至出現一些記憶錯亂的情形,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和細心照顧。
早上的早餐結束後,正好迎來了康家第一次舉辦的「住民生活自治會議」。這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因為它代表我們大家不只是被動接受安排,而是可以一起討論生活裡的大小事,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表達想法,為共同的生活做決定。
主席由邊境牧羊犬小風來擔任,他一向動作敏捷,腦筋也靈活,帶點領導的氣勢,很適合擔任這個角色。而會議的記錄則交給小刺,也就是那個愛記細節的刺蝟。他雖然有點慢條斯理,但寫字工整,條理清楚,大家都放心把這個重責大任交給他。
會議一開始,小風先把大家召集在客廳,把桌子排好,像模像樣地宣布:「今天是我們康家第一次生活自治會議,大家可以把心裡的想法和建議都提出來,我們會一起討論。」大家聽了都很期待,有人甚至偷偷竊笑,覺得自己突然像回到學校的班會一樣。
討論的項目很多,從食衣住行到育樂,每個環節都有人發表意見。像是食的部分,母孔雀立刻高舉雙手說:「我覺得早餐要多一點水果,這樣比較健康。」旁邊的河馬阿胖則笑著附和:「對啊對啊,不過我還是希望偶爾有肉包。」一邊說還一邊摸肚子,引來一陣笑聲。
衣的部分,有人提到洗衣機的使用要更公平,不能老是有人占用太久。住的方面,刺蝟特別提議要定期檢查每個房間的電燈和插座,避免壞掉了卻沒人報修。小刺聽完後,馬上低頭在筆記上寫得密密麻麻,生怕漏掉任何細節。
行的部分則是關於外出活動安排,有人希望能多安排去公園散步,有人則想要參加社區的手工藝課。育樂方面更是熱烈,卡拉OK活動再次被點名,希望能增加舉辦的頻率,甚至有人提議成立「康家歌唱比賽」。聽到這裡,連新來的水獺奶奶也抬起頭來,雖然她一時有點跟不上大家的節奏,但看到大家笑聲連連,她也跟著微笑點頭。
最讓我感動的是,雖然這是第一次會議,但大家的參與度很高,意見雖然各式各樣,有時候甚至七嘴八舌,但小風一直努力把討論拉回重點,最後還能總結出幾個可行的方案。例如早餐會加入輪流的水果供應、洗衣機使用時間會貼出公告表、外出活動將先安排一次「公園健走日」,再視情況增加更多活動。
會議結束後,大家臉上都有種小小的成就感,因為自己的聲音被聽見,生活也能因為大家的努力而改變。這樣的「自治感」其實很珍貴,也讓我們更像一個大家庭。
午休過後,根據上午的討論,大家馬上展開新的任務——重新分配大掃除的工作區域。過去有時候清潔責任不明確,常常有人掃了重複的地方,也有人不小心漏掉。這次大家把公共空間仔細劃分,誰負責客廳,誰負責廚房,誰去打掃院子,全都分得清清楚楚。
河馬阿胖雖然行動比較慢,但他主動說要負責廚房,因為「可以順便偷看有沒有剩下的零食」,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母孔雀則選擇了客廳,因為她最在意地板的整潔,一根灰塵都容不下。小風和刺蝟分到院子,他們一個動作快,一個細心,剛好能互補。至於新來的水獺奶奶,因為身體瘦小,行動又不太方便,就安排她幫忙摺一些毛巾和抹布,讓她也能參與其中,但不會太辛苦。
當大家各就各位開始打掃時,整個康家充滿了忙碌的身影。有人拖地,有人擦桌子,有人整理櫃子。雖然一開始還有點混亂,但漸漸地就步上正軌。最有趣的是,大家邊打掃邊哼歌,有人甚至把昨天的卡拉OK歌曲搬出來唱,工作氣氛一下子就輕鬆了起來。
我在一旁看著,心裡很踏實。因為我知道,這些小小的努力,不僅讓環境變乾淨,也讓大家更有凝聚力。打掃過後,康家煥然一新,空氣裡都有種清新的味道,讓人心情格外舒暢。
晚餐時間,廚房端出來的是大家最喜歡的料理——香噴噴的咖哩飯,搭配熱騰騰的味噌湯,最後還有一碗冰涼的綠豆湯當甜點。一端上桌,大家的眼睛都亮了起來。河馬阿胖更是忍不住大喊:「咖哩飯!太棒了!」然後夾了滿滿一大盤。
水獺奶奶今天雖然還有點陌生,但在大家的陪伴下,她也安靜地坐下來慢慢吃。我注意到,她吃咖哩飯時露出一種滿足的表情,彷彿找回了一點熟悉的味道。旁邊的母袋鼠小心翼翼地照顧她,幫她添湯,輕聲提醒她慢慢吃,場面看起來很溫馨。
吃到最後的綠豆湯時,大家邊喝邊閒聊,會議上討論過的那些提議又被拿出來開玩笑。有人說卡拉OK比賽要設冠軍獎杯,有人說健走日一定要準備飲料補給。笑聲此起彼落,讓這個夜晚格外熱鬧。
今天的一切,從新住民的加入,到第一次自治會議,再到重新分工的大掃除,最後以美味的咖哩飯作結,我覺得康家更像一個真正的家了。雖然水獺奶奶的情況需要更多耐心和照顧,但我相信,在這樣溫暖的氛圍裡,她一定能慢慢安定下來,找到自己的位置。
而我們每一個人,也因為這樣的參與和互助,讓生活更加有序,更加有意義。康家,不只是照護機構,它是一個充滿笑聲和溫情的家園。這,就是我今天最大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