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只是訊息太多,其實已經在慢慢毀掉你的專注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上一次清理訊息是什麼時候?

很多人家裡會整理、辦公桌會整理,但手機訊息、社群私訊卻往往一放就是好幾年。

等到有一天突然發現,未讀訊息、無用對話、早就不需要的照片,早已佔滿了儲存空間。

其實,這種「數位雜亂」和實體空間的雜亂沒有兩樣。

剛開始我們覺得「先放著沒差」,結果越堆越多,最後變得不想面對,讓自己變得焦慮了起來。


為什麼數位雜亂會讓你更焦慮?

  1. 訊息混亂 → 容易漏回覆
    訊息太多卻沒有分類工具,就會變成雜亂無章的一大串訊息。當中有些需要回覆,有些只是通知,最後我們常常「已讀不回」並不是故意的,而是根本忘了。
  2. 照片影片爆量 → 容量爆滿
    手機拍照太方便,結果手機相簿塞滿了模糊照、連拍照,還有已經上傳過社群的照片。當容量爆滿時,你才發現要整理變得很痛苦。
  3. 桌面檔案堆積 → 找不到東西
    電腦桌面放滿零散檔案,當下覺得「先放這裡比較快」,但時間一久,突然要找重要文件卻完全沒印象放在哪裡。

5分鐘就能開始的數位斷捨離

不用一次清完所有東西,那只會讓你更想逃避。不妨先試試「五分鐘原則」,設定計時器,先清掉一小部分,動起來就成功了一半。

1.清理簡訊/通訊軟體

  • 刪掉已完成、不需回覆的對話
  • 把重要的地址、連結抄到備忘錄
  • 想留的照片影片先存到相簿再刪除對話

2.整理社群訊息(如FB Messenger)

  • 已結束的對話直接封存或刪除
  • 找到被埋沒的資訊,像是活動邀約或推薦名單

3.相簿瘦身

  • 模糊照、重複照直接刪
  • 已上傳社群的照片不用再存兩份
  • 想要做成相簿的,先移到電腦或交給製作App

4.電腦桌面

  • 建立「大分類資料夾」:例如「工作📂」、「個人📂」
  • 把所有散落的檔案先歸到分類裡,再慢慢細分

小習慣帶來大效果

當你只保留「待處理」或「真正重要」的數位訊息時:

  • 你不會再因為訊息太多而錯過重要回覆
  • 手機與電腦速度更快,不再整天提醒你空間不足
  • 找檔案、找照片的時間大幅減少,心情更輕鬆

這不只是整理,而是一種生活掌控感的回歸。


別等到雜亂壓到喘不過氣才動手,立馬開始行動,你就會發現,原來數位生活也能變得輕鬆自在。


今日重點

📍 數位雜亂和實體雜亂一樣造成焦慮
📍 五分鐘原則能快速開始數位斷捨離
📍 保留重要訊息能提升效率與生活掌控感


📝經驗分享

你上一次清理訊息是什麼時候?很多人家裡會整理、桌面會整理,但手機訊息和社群私訊往往一放就是好幾年。等到有一天突然發現,未讀訊息爆炸、無用對話堆積、照片影片塞滿容量,焦慮感就湧上來了。其實,數位雜亂和實體雜亂一樣,越放越多,最後只會讓人更逃避。

訊息混亂容易發生忘記回覆的情況。當對話沒有分類,重要訊息被通知淹沒,常常不是故意已讀不回,而是根本忘了。照片影片更是罪魁禍首,模糊照、重複照、上傳過的照片全塞在相簿,等容量滿了才發現整理變得痛苦。電腦桌面也是如此,檔案隨手一放,最後要找重要資料卻完全沒印象放哪裡。

其實改善並不難,與其一次清完,不如先用五分鐘開始。簡訊和通訊軟體可以刪掉已結束的對話,把重要地址、連結另存。社群訊息則封存不需要的對話,常常還會意外找到有用資訊。

在這個訊息爆炸的年代,每天都有大量通知充斥眼前,看著小紅點的數字不斷增加,很容易陷入拖延,最後乾脆不回。但只要願意開始,數位雜亂其實能慢慢被清理掉,掌握住訊息,也就重新掌握了自己的生活。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啟發,請按下「♥︎」鼓勵我繼續創作
希望各位讀者能夠留言建議和回饋,讓小弟能產出更有價值的優質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NFPの幻想國度
26會員
93內容數
天馬行空、隨心所欲、胡思亂想
INFPの幻想國度的其他內容
2025/08/18
很多人談到「自我原諒」時,第一個疑問往往是— 這樣是不是代表在替自己開脫? 是不是就不需要承擔責任了? 又或者,如果真的原諒自己,是否代表自己不再有任何愧疚或悔意?
Thumbnail
2025/08/18
很多人談到「自我原諒」時,第一個疑問往往是— 這樣是不是代表在替自己開脫? 是不是就不需要承擔責任了? 又或者,如果真的原諒自己,是否代表自己不再有任何愧疚或悔意?
Thumbnail
2025/08/17
你是否也有這種感覺?心情低落、壓力大時,只要來一小塊巧克力,彷彿全世界都變得好一點。
Thumbnail
2025/08/17
你是否也有這種感覺?心情低落、壓力大時,只要來一小塊巧克力,彷彿全世界都變得好一點。
Thumbnail
2025/08/16
現代人多數時間都在電腦前工作,長時間久坐已經成為辦公室一族最常見的健康隱憂。 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會導致背部、肩頸、腰椎甚至眼睛承受過大壓力。
Thumbnail
2025/08/16
現代人多數時間都在電腦前工作,長時間久坐已經成為辦公室一族最常見的健康隱憂。 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會導致背部、肩頸、腰椎甚至眼睛承受過大壓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於生活中遺留的習慣、記憶和物品的反思和回憶。作者選擇以網路書寫的方式來重新梳理和分享這些記憶。從筆記的撕下到數位工具的使用,都展現了作者對於記憶整理的執著和努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於生活中遺留的習慣、記憶和物品的反思和回憶。作者選擇以網路書寫的方式來重新梳理和分享這些記憶。從筆記的撕下到數位工具的使用,都展現了作者對於記憶整理的執著和努力。
Thumbnail
整理物品其實是在整理人生,關係的斷捨離與界線的界定,如何捨掉「執著」?如何透過斷捨離讓生活重新流動?讓人生更自覺、自在!
Thumbnail
整理物品其實是在整理人生,關係的斷捨離與界線的界定,如何捨掉「執著」?如何透過斷捨離讓生活重新流動?讓人生更自覺、自在!
Thumbnail
以前有一段時間,見不得Line有未讀訊息,常常沒有一個一個讀好讀滿,就直接按〔一鍵已讀〕,讓未讀數歸零。 但不知從何開始,Line的未讀訊息一直都是999+的狀態,除了一定要看跟想看的,大多數的訊息是連點下已讀都發懶。 這是強迫症默默治好了?還是另一種懶惰症?(笑) 為了不讓訊息量被洗到居
Thumbnail
以前有一段時間,見不得Line有未讀訊息,常常沒有一個一個讀好讀滿,就直接按〔一鍵已讀〕,讓未讀數歸零。 但不知從何開始,Line的未讀訊息一直都是999+的狀態,除了一定要看跟想看的,大多數的訊息是連點下已讀都發懶。 這是強迫症默默治好了?還是另一種懶惰症?(笑) 為了不讓訊息量被洗到居
Thumbnail
上一集中我們講到通訊錄的應用,恰巧結合「整理新生活運動」中的社交斷捨離,而本集要來探討整理新生活運動中的「親情」、「愛情」可以用什麼數位收納的方式來整理。
Thumbnail
上一集中我們講到通訊錄的應用,恰巧結合「整理新生活運動」中的社交斷捨離,而本集要來探討整理新生活運動中的「親情」、「愛情」可以用什麼數位收納的方式來整理。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清理雜物的習慣?對於清理雜物,說實話我都難以下手。總想着雜物之所以成為我的物品、被我帶回家一定有它的理由,可能可以在某些時候助我一把。或者是記載了一段回憶,物品令我回想起當時經歷了愉快時光,即使不會常拿出來,也不捨得掉丟。今次想說一下我放棄了放置四年的追星應援物。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清理雜物的習慣?對於清理雜物,說實話我都難以下手。總想着雜物之所以成為我的物品、被我帶回家一定有它的理由,可能可以在某些時候助我一把。或者是記載了一段回憶,物品令我回想起當時經歷了愉快時光,即使不會常拿出來,也不捨得掉丟。今次想說一下我放棄了放置四年的追星應援物。
Thumbnail
去年3月搬完家之後,除了想跟想環境熟悉之外,我也想重新認識自己。於是我開始著手整理在疫情期間,隨手寫的童年,回當時的IG限動找感覺。每天起床先對著電腦冥想2小時,再出門工作⋯ 忘記這樣的日子多久了,我開始不再是對著電腦冥想,而是開始打字,打打刪刪⋯電腦的垃圾桶堆滿了我的胡言亂語。 七個月之後,我
Thumbnail
去年3月搬完家之後,除了想跟想環境熟悉之外,我也想重新認識自己。於是我開始著手整理在疫情期間,隨手寫的童年,回當時的IG限動找感覺。每天起床先對著電腦冥想2小時,再出門工作⋯ 忘記這樣的日子多久了,我開始不再是對著電腦冥想,而是開始打字,打打刪刪⋯電腦的垃圾桶堆滿了我的胡言亂語。 七個月之後,我
Thumbnail
剛剛跳脫的原因為何
Thumbnail
剛剛跳脫的原因為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