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就是 Apple 發表會,新產品要來了!
在這個充滿期待的時刻,這週我想分享一個最近工作中的小故事。這個故事不只是關於技術問題的解決,更是關於 AI 時代如何改變了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
兩分鐘解決的問題,背後的思維革命
這兩天在工作中遇到了一個 XIB 檔案內的元件 module 指定錯誤的問題。如果是以前的我,應該會手動一個個點進 XIB 檔案修改,可能需要花上半小時甚至更久。
但這次我只花了大概 2 分鐘,就透過 Terminal 指令替換掉全部有問題的檔案:
# 找出所有包含錯誤 module 設定的 XIB 檔案
find . -name "*.xib" -exec grep -l "customModule=\"OldModule\"" {} \;
# 替換錯誤的設定
find . -name "*.xib" -exec sed -i '' 's/customModule="OldModule"/customModule="NewModule"/g' {} \;
完成修復之後,我開始思索這次腦內的決策流程和以往的差別。
AI 時代的思維轉變
過去遇到這類問題時,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
- 打開 Xcode
- 一個個檢查 XIB 檔案
- 手動修改每一個錯誤的設定
- 重複這個過程直到全部修完
但現在,AI 輔助的思維模式讓我本能地想到:
- 這是一個重複性的問題
- 可以用指令行工具批量處理
- 透過
find
+grep
+sed
的組合來解決 - 讓電腦做重複工作,人腦專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這不只是工具使用習慣的改變,更是思維模式的根本性轉變。
跳脫 Xcode 的圍牆
AI 時代的到來,開啟了 Xcode 以外 IDE 的豐富生態。iOS 開發者們更不容易被困在 Xcode 裡,多了很多開發工具可以協作使用,也讓思考更加靈活。
從單一工具到工具生態
以前,iOS 開發基本上就是 Xcode 的世界,你最常跳出去使用 terminal
執行的指令,十之八九是 pod install
。但隨著工具生態的豐富,我們開始重新發現 CLI 的威力。
很多現代 IDE 都內建了 Terminal(如我目前最常使用的 Cursor),更讓開發者的思緒得以跳脫 Xcode 的限制,進入更廣闊的工具宇宙。
AI 輔助開發的新範式
從問題到解決方案的加速
過去我們遇到問題的流程:
問題 → 思考 → Google 搜尋 → Stack Overflow → 嘗試 → 驗證 → 解決
現在的流程:
問題 → AI 諮詢 → 直接獲得解決方案 → 理解原理 → 執行 → 解決
這不是說我們變懶了,而是把時間從「尋找解決方案」轉移到「理解和優化解決方案」上。
開放性思維
過去:「怎麼在 Xcode 裡做這件事?」
現在:「什麼工具最適合做這件事?」
這種思維轉變讓我們:
- 更願意學習新工具
- 更容易接受不同的工作流程
- 更能跳出框架思考問題
- 更擅長整合各種工具的優勢
未來:更加開放的開發生態
隨著 AI 技術的發展和工具生態的成熟,iOS 開發正在經歷一場靜悄悄的革命:
技能要求的變化
- 從工具熟練度到問題解決能力
- 從記憶 API 到理解設計模式
- 從單打獨鬥到工具協作
- 從被動學習到主動探索
開發效率的提升
不只是寫程式碼更快,而是:
- 思考問題更全面
- 解決問題更有創意
- 學習新技術更高效
- 團隊協作更順暢
擁抱變化的勇氣
Apple 產品發表會即將到來,新的系統、新的工具又將湧現,甚至最新版本的 Xcode Beta 也已經和 Claude 整合。但我們已經學會了最重要的技能:適應變化的能力。
在這個 AI 與傳統開發工具共舞的時代,我們不需要放棄任何一方。相反地,我們要學會在不同的工具之間靈活切換,讓每個工具都發揮最大的價值。
握緊拳頭,抱緊蘋果——我們依然是 iOS 開發者,依然深愛著這個生態系,依然為能參與 Apple 的創新而感到驕傲。
張開雙手,擁抱宇宙——但我們也要保持開放的心態,接納新工具、新思維、新可能性,在更廣闊的開發宇宙中自由翱翔。
因為最終,工具只是工具,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創造出來的價值,和我們為這個世界帶來的改變。
你最近有什麼新的開發工具發現嗎?或者在 AI 輔助開發上有什麼有趣的經驗?歡迎留言分享!
本篇文章程式碼部分由 AI 輔助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