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爾蘭詩人—葉慈在《二次降臨》)中寫道:「事物分崩離析,中心無法維繫,純粹的混亂已釋放到人間。」
似乎正精準形容我們當前世代所面臨的矛盾,當資訊量不斷膨脹,遠方的戰火從未停歇,我們卻更深陷於個人內在那無聊透頂的抗爭,而在光線無法照線進入的渾沌下,壓抑而緊張的社會氛圍裡滿是集體焦慮與失落,來自香港的樂團—不平靜水域將這些情緒一步步轉化成歌,趁人毫無防備踏入水中之時,像一股暗流將你纏繞,大聲在耳邊狂躁喧囂。
不平靜水域於 2023 年由吉他手張臻善 Jason(香港噪音樂團 David Boring 成員、急診重症醫師、廠牌「明日未知」成員)、主唱 Lilly Gato(黑窗里/小本生燈/明日未知成員,以粵語口語詩歌探索社會與情感)、與鼓手龢 wo4(聲音即興表演者、跨媒介藝術小組《書寫作為方法》成員)組成,三位資深樂手以原始直率為聲音與理念核心,逐漸孕育出獨特風格。
2024 年,因 Lilly 與 Brian 前往台灣演出,Jason 提議於台北 112F Recording Studio 完成首張 EP,並邀請長期合作的聲音藝術家 Wilmer(大提琴、Bass、錄音與後製)客座,樂團在無預錄剪輯的條件下直接錄製,兩日內完成大功告成。

不平靜水域的音樂風格如同漩渦的生成,從最初的 Jam 開始是水流的落差,帶動整體旋動;吉他與鼓的不和諧交錯代表流速差異,在邊界處激起旋轉勾勒出氛圍;貝斯與人聲則如同補充進來的水體,持續推動中心的下沉與擴散,團員各自的特色猶如水流遇上障礙物,激起新的渦動,使聲音不斷被牽引重組。最終,音樂並不急於被定義,而是依附著循環的原始能量持續生成,在曖昧不明的流動中閃爍其輪廓。
沒有任何費解的詞彙和故弄玄虛,〈高純度愛〉像一把四處彈跳的利刃直接劃開序幕,個人情緒、網路暴力、失業家庭與跨代戰爭等畫面交織轟炸,氣氛是如此潮濕鼓噪,彷彿甚至能嗅到人群中的汗水與悸動,在反覆的副歌裡承認自己「好不完美,好多瑕疵」,卻又偏執追尋那條綻露微光的小路,困境中仍緊握希望,強烈的掙扎濃縮成一支高純度的箭,筆直向那厚重的枷鎖射去,就算無法完全破壞,但也足以造成裂痕。
〈不安之墓〉則一掃方才的快活,拖沓滿是淤泥的骯髒吉他樂句讓人難以呼吸,像是對現實環境的抗拒一路被拖行拷打,數字零到一百的循環,情緒如儀表盤般起伏不定,太多失去、冷語與疏離,內心與外界的落差讓不安全感滋長全身,直到最終失序潰堤,一陣吶喊過後:「不安終究會過去」這樣的自我安慰即焦躁靈魂的寫照,我們究竟失去什麼?又該如何尋找救贖?今後又該何去何從?
〈吞吞吐吐〉像是夜半獨處的喃喃自語,在毫無防備的脆弱狀態下,思緒同器樂像是水滴不斷匯聚成為一首深情的告白,似乎暗指在成長過程與親密關係中,那種既渴望依靠又害怕失去的心情不斷重演,反覆俳句形成巨大對比,自卑與自信僅有一字之差,在擁抱與哭喊之中,留下真誠而觸動的餘韻,直到一切歸於平靜之時,期許自己一蓑煙雨任平生。
到了〈內在天使控訴〉時,樂團再次重振旗鼓,變化莫測的旋律線時而充滿嘲諷,時而沉重控訴,歇斯底里地來回折返跑令人汗流浹背,完美呈現歌詞中那既看透世界的崩壞與娛樂至死的荒涼,卻又無法放下對平庸幸福的幻想,像是一種自嘲的祈禱,承認自身的挫敗,卻仍願意送上善意,或許你我都是象徵時代邊緣人的黑色馬路天使,在矛盾裡成長,在麻醉與清醒之間掙扎,仍試圖尋找前行的理由。
最後〈回應與發問〉以戲謔與質問的口吻,討論膽怯、恐懼、誤解與權威,並透過救世主的形象反映人類對愛與自由的渴望與迷惘,展現對個體掌控與解放的追求。音樂上以即興與隨機性為基礎,讓衝動的聲音不斷匯集,搭配即時性的文字書寫帶來強烈的直覺衝擊。聲音傳入腦海後的第一聯想被立即捕捉並展現,形成一場對即興、感性與思辨的實驗狂歡。

《不平靜水域》像是一面倒影,將當下世代的躁動、焦慮與渴望完整折射,猛烈直擊,到壓抑與撕裂,最後拋出對愛與自由的追問,這些歌曲像是一道又一道的浪潮,層層推進,最終將所有人吞沒其中,成為集體情緒的一次釋放燃料,以最原始直率的方式將社會現實與內在掙扎交織,逼使聽眾在混沌中尋找自身的出口。這是一張關於時代、關於自我、也關於抵抗與希望的作品,即使在暗流中沉浮,仍能在音樂裡找到短暫卻真切的一大口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