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Q是什麼
QQQ是由Invesco(景順)於1999年3月所發行的一檔ETF基金,該基金投資在納斯達克市值100大的非金融類股票,也就是NASDAQ100指數,這跟平常聽到的那斯達克指數(超過三千檔股票),差別就類似台灣的0050跟加權指數一樣。QQQ目前是規模最大(3600億美金),發行時間也最久的科技相關ETF基金,每日交易量大,流動性極高,費用0.2%也算低。
下圖列出持有的主要成分股與產業分布,可以看到QQQ持有的都是偏好大型成長/科技股為主。QQQ 為處於變革性主題的公司提供曝光機會,例如人工智慧、雲端運算、大數據、行動支付、串流媒體服務、電動車、擴增實境等。前十大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輝達、微軟、蘋果、博通、亞馬遜、臉書、谷哥、特斯拉這些超夯科技股,加起來佔比約52%。
但仔細看QQQ也不是純100%科技基金,裡面大概有二成非科技,包含零售股(好市多Cosco/百事可樂Pepsi),生技醫藥,工業,日常消費和電信公司。該基金每年會重新篩選一次成分股,所以前景好的科技公司,每年都有機會被納入投資名單內。

QQQ的報酬表現
科技概念股大約是1990年代隨著PC與網路興起後才開始發燒至今,所以過去30年若長期投資科技股,到現在一定缽滿盆滿。統計2001/1/1開始至2025/9/5,持有QQQ累積報酬1064%,年化10.5%。若持有SPY(追蹤標普500的ETF)累積報酬則僅 671%,年化約8.6%。
其實二者績效在2015前都差不多,甚至QQQ因為2000年科技泡沫導致復原時間更久。但2016開始(川皇當選,巧合?),QQQ就踩油門突飛猛進至今,就算中間遇到2020世紀疫情,2022大升息,2024 AI評價過高,2025 川普關稅等利空,科技股依舊大甩標普500指數。

QQQ的投資風險
QQQ因為聚焦於科技與創新驅動的大型公司,儘管長期(持有5年以上)回報潛力大,但短期(一年內)波動有時也會較劇烈,比起道瓊指數或標普500還大。2008遇到金融海嘯最大跌幅51%;2018升息+貿易戰,三個月跌24%;2020新冠疫情,一個月崩盤29%;2022暴力升息,一年跌36%;2025關稅戰,二月到四月最深跌26%。
持有QQQ的投資人必須認知有時候市場短線一定會出現很大的修正風險,不管是經濟因素還是非經濟因素。理性投資人該做的是如何去應對這個波動的市場,而不是去預測市場的走向,因為預測是神做的事。從長期經驗裡告訴我,遇到這種短期崩盤的股市,就是該繼續投資的好時機,當然沒人知道底部在哪,所以建議閒置資金分批投入才比較安全。
QQQ的本益比
下圖是QQQ的本益比(P/未來一年EPS)走勢,目前27倍左右,以20年來看的確算偏高。不過現在成分股結構已跟十幾年前差異很大,科技股的獲利與成長呈現大者恆大趨勢,市場資金集中追捧在幾檔明星科技股上,如果市場氛圍還未明顯改變下,PE就不容易出現大幅下修。若想要進場可以等25倍以下會相對便宜(股市大概較目前回檔10%左右)。不過老話一句,長期投資者是不大在意這些短期波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