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百年產業興衰:從鋼鐵到AI,如何選擇下一個十年週期?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美股從1900年開始到現在一百多年間,每個時期都有流行的新興產業最後變成獨霸市場的大型股,而市值Top 10集中度也隨著市場廣度與投資人愛好而高高低低。
raw-image

長江後浪推前浪

1900年開始最流行的就是鋼鐵/石油/鐵路股再加金融,當時美國經濟正值大成長爆發期,基礎建設大舉出台,到處蓋鐵路,煉鋼,挖石油和跟銀行借錢,因此造就出世界首富-石油大王洛克斐勒,鋼鐵大王-卡內基,金融大亨-摩根等人物。

1930年美國經濟面臨大蕭條後,製造業佔市值比重開始興起,電氣GE與汽車GM變成新寵,當然原本的能源與電信股也還是很大,標準石油因壟斷而強制分拆(後來AT&T也面臨一樣命運)。

1950年二次大戰剛結束,流行類股還是大型電器/汽車/石油股,不過科技電腦股IBM開始登場,也開啟稱霸早期科技股年代。股市進入百花爭鳴年代,消費產業與IPO公司越來越多,股市集中度開始逐年下降,前十大公司市值佔比從四成逐年一路下降到90年代初期剩16%。

1980年石油危機剛結束,消費電子與日常消費公司-可口可樂/製菸公司陸續上榜,老牌大型股開始不受青睞,1990個人電腦革命,資金大量轉進電子網路股,也開始推升股市集中度。

2000年網路泡沫,NASDAQ幾年間大漲數倍,科技股首次稱霸,Top10集中度推升到26%。當年Wintel叱吒風雲,對比現在看僅存微軟轉型成功,intel卻沒落已久。

2010年金融海嘯剛結束,美國印鈔QE推動股市,殺手級科技品-手機正式出場,將蘋果推上市值寶座,也開始帶動網路-谷哥/臉書水漲船高。

2020年疫情橫掃全球,科技股受惠遠端工作與生活而全面爆發,FAANG火紅佔榜,僅剩巴菲特的波克夏持續在榜上。

2025 NOW,依舊以科技為主,但轉向AI題材,輝達和幾家雲端大廠再加特斯拉等七雄,將市值拱到極致,Top10集中度也創下近40%的高點。市場資金完全流向特定個股上,因為只有這幾家公司最賺錢,成長最快。錢會自己找出路,是否會繼續 ? 短期內或許,但長期總是有新的產業或公司會出現,能顛覆舊有的行業與市場規則。

raw-image

所以該如何選產業?從AI興起後,的確帶動起新的應用與製造,也是目前看來最有持續力的,重點是現在僅是初期,未來想像空間極大。

未來投資方向

歷史學家哈拉瑞在人類大命運中描述到未來人類的三件大事,追求長生不老/幸福快樂/神格化。若轉成投資概念就是生命科學相關(不是要不死,是如何能年輕化,降低器官老化或更新器官),有意義的快樂(虛擬休閒概念),說起來有點偏科幻,不過大方向是靠著AI進化與應用,讓這些過去太貴或找不出方法的事成真。

總之,要10年前就預測出AI將出現而買輝達,難。就像電動車特斯拉也是苦撐多年才爆發。個人投資建議還是將大資金部位放ETF,跟著市場一起成長,雖然無法大賺數倍,但八成不會看錯,而且不用怕沒跟到。若要選下一個十至二十年週期來看,科技(QQQ ETF)相關應該還是主流,只是裡面公司變動更替一定很劇烈。目前的Mega7(七雄),彼此各據一方,但高處不勝寒,潮起潮落,看看一二十年後還剩下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認真孝的沙龍
7會員
31內容數
閱讀心得隨筆,金融市場發想,休閒娛樂日誌,親子互動樂趣
認真孝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19
這本書將物理學原理融入人生哲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複雜的科學概念,並分享作者自身經驗,啟發讀者用科學方法思考人生決策。內容涵蓋各種力學、原子核、能量守恆、熱力學等,並提供趣味物理題目。作者強調運用科學方法驗證假設、善用槓桿原理、以及正視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混亂。推薦給對物理學與人生哲理感興趣的讀者。
Thumbnail
2025/08/19
這本書將物理學原理融入人生哲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複雜的科學概念,並分享作者自身經驗,啟發讀者用科學方法思考人生決策。內容涵蓋各種力學、原子核、能量守恆、熱力學等,並提供趣味物理題目。作者強調運用科學方法驗證假設、善用槓桿原理、以及正視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混亂。推薦給對物理學與人生哲理感興趣的讀者。
Thumbnail
2025/08/17
約翰·史坦貝克以簡潔的篇幅,深刻描寫了大蕭條時期美國農場工人的悲慘生活,以及他們對美國夢的追求與最終的幻滅。本文將分享閱讀心得,並探討小說中人物的困境與掙扎,以及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批判。
Thumbnail
2025/08/17
約翰·史坦貝克以簡潔的篇幅,深刻描寫了大蕭條時期美國農場工人的悲慘生活,以及他們對美國夢的追求與最終的幻滅。本文將分享閱讀心得,並探討小說中人物的困境與掙扎,以及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批判。
Thumbnail
2025/08/08
本文分享作者20年投資經驗,從年輕時網路泡沫的慘痛教訓到領悟時間複利的重要性,並以標普500指數為例,說明長期被動投資的優勢,以及如何讓100萬在百年後滾成8.7億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5/08/08
本文分享作者20年投資經驗,從年輕時網路泡沫的慘痛教訓到領悟時間複利的重要性,並以標普500指數為例,說明長期被動投資的優勢,以及如何讓100萬在百年後滾成8.7億的可能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新手媽媽,育兒生活讓你無法逛街?別擔心!本文精選多款網購必備母嬰用品,包含寶寶粥、尿布、玩具、童書、衣物和育成椅,並分享實用的省錢購物技巧,讓你輕鬆購得好物,享受聰明網購樂趣。另有蝦皮雙11購物節與分潤計畫介紹,幫助你省荷包,開創斜槓收入。
Thumbnail
身為新手媽媽,育兒生活讓你無法逛街?別擔心!本文精選多款網購必備母嬰用品,包含寶寶粥、尿布、玩具、童書、衣物和育成椅,並分享實用的省錢購物技巧,讓你輕鬆購得好物,享受聰明網購樂趣。另有蝦皮雙11購物節與分潤計畫介紹,幫助你省荷包,開創斜槓收入。
Thumbnail
眾所皆知美股長牛急熊 , 排除疫情和金融風暴這類突發事件後可大筆押注的機會不多 , 才剛墜入悲觀情緒美股就往上了!預判只是技術反彈其實是認真上攻 , 回頭望才發現當初是長期投資布建的好時機 , 但心態上已買不下手 , 週遭朋友都有這種感觸 我的投資理念是自由經濟環境只要人類文明持續進步 , 那股市
Thumbnail
眾所皆知美股長牛急熊 , 排除疫情和金融風暴這類突發事件後可大筆押注的機會不多 , 才剛墜入悲觀情緒美股就往上了!預判只是技術反彈其實是認真上攻 , 回頭望才發現當初是長期投資布建的好時機 , 但心態上已買不下手 , 週遭朋友都有這種感觸 我的投資理念是自由經濟環境只要人類文明持續進步 , 那股市
Thumbnail
MU盤後才報顯示資料中心需求續帶動收入增長,但AI技術在終端消費品尚未能帶動打破既有出貨與收入周期,整體AI題材轉趨中性看待,仍須留意短線市場輪動震盪,本週五美國公布5月個人消費支出與物價數據,昨日市場維持產業輪動、震盪,市場在中性震盪尋求支撐或突破,靜待市場表態格局。
Thumbnail
MU盤後才報顯示資料中心需求續帶動收入增長,但AI技術在終端消費品尚未能帶動打破既有出貨與收入周期,整體AI題材轉趨中性看待,仍須留意短線市場輪動震盪,本週五美國公布5月個人消費支出與物價數據,昨日市場維持產業輪動、震盪,市場在中性震盪尋求支撐或突破,靜待市場表態格局。
Thumbnail
市場關注地緣政治與中國需求、馬斯克的xAI可能加大建立算力有晶片需求助漲,短線上造成產業輪動、個股差異表現,市場維持中性仍須留意震盪調節。
Thumbnail
市場關注地緣政治與中國需求、馬斯克的xAI可能加大建立算力有晶片需求助漲,短線上造成產業輪動、個股差異表現,市場維持中性仍須留意震盪調節。
Thumbnail
美股陣亡將士紀念日休市,五月美股的走勢雖然波折,但仍是牛氣沖天,從S&P500及NQ的成分股走勢來看,AI無疑是重要的題材,但是AI衍生出了電力穩定、強固電網及散熱的議題,都反應在個股走勢上,AI算力中心的開發,基礎建設缺任一個條件都沒辦法,...
Thumbnail
美股陣亡將士紀念日休市,五月美股的走勢雖然波折,但仍是牛氣沖天,從S&P500及NQ的成分股走勢來看,AI無疑是重要的題材,但是AI衍生出了電力穩定、強固電網及散熱的議題,都反應在個股走勢上,AI算力中心的開發,基礎建設缺任一個條件都沒辦法,...
Thumbnail
自去年FED利率政策轉向開始,自去年10月下旬以來,美股整體市值上漲12兆美元,主要在經濟維持強勁而通膨有所抑制,美國經濟朝軟著陸發展,市場投資人押注Fed最快今年進入降息循環,而AI話題不斷吸引資金投入,AI晶片龍頭Nvidia獨力推升S&P500上漲了約25%...
Thumbnail
自去年FED利率政策轉向開始,自去年10月下旬以來,美股整體市值上漲12兆美元,主要在經濟維持強勁而通膨有所抑制,美國經濟朝軟著陸發展,市場投資人押注Fed最快今年進入降息循環,而AI話題不斷吸引資金投入,AI晶片龍頭Nvidia獨力推升S&P500上漲了約25%...
Thumbnail
市場關注AI應用更多的進展與言論,並關注週五ADBE財報,市場維持由產業資金輪動帶動的多頭震盪整理、仍有多頭突破與落後補漲表現。
Thumbnail
市場關注AI應用更多的進展與言論,並關注週五ADBE財報,市場維持由產業資金輪動帶動的多頭震盪整理、仍有多頭突破與落後補漲表現。
Thumbnail
即便是相似的東西,卻因年代不同,因物價膨脹、或因買家購買能力強而產生較高的價格,而科技力生產的東西與時俱進,當然其股價能成交更高的價格。
Thumbnail
即便是相似的東西,卻因年代不同,因物價膨脹、或因買家購買能力強而產生較高的價格,而科技力生產的東西與時俱進,當然其股價能成交更高的價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